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

2020-12-18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第三小学陈晶晶

亚太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德育班级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第三小学 陈晶晶

班主任负责统筹管理全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说责任重大。班主任不仅要负责所教授学科的日常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负有重大的教育责任。因此,研究分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在德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激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德育教育缺乏实践性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德育教育的现实价值,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德育知识,很少有能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的德育教育方式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是在实践中未必能够将其付诸行动。很多学生在学校里积极表现,争取小红花奖励或者教师的表扬,但是到了家里又懒散起来,导致小学德育教育缺乏实践土壤。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班主任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传统的领导者变成了引导者。德育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德育知识,了解正确的是非观,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自觉观念,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但是有关数据表明,大部分小学班主任都没有采取合理策略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得德育教育停留在表面,德育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措施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措施

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想能够让学生自觉遵守德育规则,就要采取一些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措施,从而让学生在情感上和德育观念保持一致,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德育教育对自己人生成长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学习德育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促进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水平的提高。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社会性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体会德育是如何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也可以与家长联手合作,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的意见,制订合理的激励方案,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肯定。这种肯定往往会对学生形成激励作用,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将德育的实践坚持下去。

(二)实施因材施教的激励措施

班级中的学生有着各自的特色,由于兴趣爱好和成长经历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一些独特的地方。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德育教育。例如,对于学习能力和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的激励目标应当是促使他们实现更大的进步;对于学习能力和活动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的目标应当是激励他们达到基本标准。如果教师对班级学生采用统一标准,就会使得能力较好的学生感到没有挑战性,从而失去了对德育的兴趣;而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基本标准的完成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可能会认为目标过高自己无法完成,从而丧失信心,打击学生对德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综合考量所有学生的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德育教育方案,因材施教。

(三)实施促进学生自律的激励措施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将其应用在生活中。德育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制订方案,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因此要实施促进学生自律的激励措施,让学生自觉主动将德育付诸实践,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德育规范。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是一蹴而就养成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分配一些班级内的管理任务,让每个学生轮流进行管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实践中加深对德育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投票选出表现较好的学生,在班级内进行表扬。轮流班级小干部的德育工作激励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律性的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热爱班级,重视集体荣誉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德育工作贯穿于小学班主任整个日常工作当中,需要班主任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与生活相结合,采用触动心灵的激励措施来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同时,小学班主任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规划不同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只有学生充分地发挥主动性,才能促进德育教育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不称心的新班级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