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教材背景下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2020-12-18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亭小学

亚太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书籍课外阅读教材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亭小学 张 琦

课外阅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也明确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着力凸显“读书意识”,旗帜鲜明地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设置了“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和“和大人一起读”等特色栏目,将课外阅读全面课程化,引导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良好习惯。有鉴于此,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用好部编语文教材,用好课外阅读指导,进而帮助学生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概念及作用

广义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通常是指学生在课堂外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其不仅包括课堂内外的非语文教科书阅读,同时也包括课堂外的语文教科书阅读。狭义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则仅仅包括课堂外的自主阅读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广义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认知水平有限、自我约束较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应针对学生这些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接触除语文教材之外的其他读物,消除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抵触心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并且从阅读中收获快乐,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为接下去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目前,有不少学生家长片面地认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是简单地阅读一些学习辅导类的书籍,显然这种观点是不够全面的。课外书籍都是作者在自身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创作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生活性,尤其是童话寓言故事更是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而编排的,是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素材,可以不断丰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想象、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汉字和语句之外,更主要的在于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其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可以透过文字去了解蕴藏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同时使学生视野得以开阔,从而实现陶冶情操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学目的。

二、当前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本应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同高尔基所讲的那样,读书的乐趣就如同口渴的人漂浮在湖水上一样。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存在一定的误解,不愿意主动进行课外阅读,而是喜欢玩游戏、打球等其他活动。与此同时,许多小学生之所以进行课外阅读,都是在教师、家长的硬性要求下,纯粹是应付式阅读,没有发自内心真正喜欢上课外阅读,自然难以真正提升课外阅读质量。

(二)缺乏课外阅读时间

一方面,随着社会日益重视素质文化,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为小学生报了各种文艺、体育兴趣班。另一方面,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强诱小学生的“玩心”,使他们难以静心开展课外阅读。与此同时,由于许多家长仍然停留于应试教育理念,对课外阅读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缺乏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利于提升课外阅读效果。

(三)缺乏课外阅读指导

目前,市面上的儿童书籍数量繁多,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由于小学生阅读水平不高,他们难以科学选择合适的书读。因此,这就需要来自家长和教师的科学指导,充分发挥课外读物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启蒙与引领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教师仍然以课内教学为主,难以具体、贴近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家长虽然有时间,但受限于文化程度而普遍不具备良好的课外阅读指导意识和技能,这都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

三、部编教材背景下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认真研读部编教材,科学推荐阅读书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不断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认真研读部编语文教材,合理利用课堂拓展环节,为学生科学推荐课外阅读书籍,以便使学生开展更高质量的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9 课《牛郎织女(一)》课堂教学时,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学生纷纷表示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说:“孩子们,其实我们福建就有很多有趣的民间故事,比如《保生大帝》《妈祖》《猫仔粥》等,你们可以在课后和自己家人共同阅读。”这样,学生的内心自然而然会认同课外阅读,并且将课外阅读在行动上有效落实。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相互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并且互通有无。例如,教师可以指定周二的早会课为好书推荐时间,按学号组织三到五个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喜欢阅读的课外书籍,同时和同学们互相分享阅读体会。

(二)创设温馨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阅读兴趣对于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个体之间有着不同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并不是全部学生都喜欢课外阅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力措施以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鉴于此,教师可以创设温馨阅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首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班级设立一个小型的“微笑图书馆”。教师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出符合不同年段学生认知水平的书籍,也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带到“微笑图书馆”进行共享。每天早上、中午,学生到达教室之后,可以在“微笑图书馆”里借阅图书看;每周可以安排固定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到“微笑图书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进而在班级营造一个温馨的阅读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读书节、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比赛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热情,让浓浓书香弥漫整个校园。

(三)传授课外阅读方法,课内指导课外延伸

课堂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阵地,课外阅读指导必须立足于课堂,针对中高段学生的具体学情和心理特点,向学生讲解精读、略读、批注等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使课内外阅读有机融合起来,以巩固方法指导。例如,教师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6 课《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共同提炼出文本的阅读技巧,认识和掌握对话表达技巧。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尝试运用课堂所学习的阅读技巧阅读同类文本《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引导学生有效运用对话表达技巧,从而实现学法迁移。此外,不同文本,其阅读策略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文本,开展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进而实现课内指导课外延伸的效果,引导学生顺利实现技法迁移。例如,教师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 课《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学会科普文本阅读方法之后,可以鼓励他们自主阅读《高士其科普作品精选》《变幻多彩的地球》等科普阅读书目,通过大胆想象、角色对话、朗读演绎等形式不断提升学生想象力,进而有效巩固科普文本的阅读方法。

(四)开展阅读小组学习,强化课外阅读氛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强调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合作来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恰好和新课程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日益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有鉴于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小组学习,营造课外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小组交流中加深理解,更好地提升课外阅读质量。例如,教师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 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教学时,可以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与交流,进而推动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思考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应用为课外阅读指导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必须坚持新课程教育理念,深入研讨部编语文教材,不断创新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多途径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享受阅读、快乐阅读,有效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书籍课外阅读教材
鲁迅与“书籍代购”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