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分析

2020-12-18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亚太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计算题数学计算笔算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肖 梅

数学计算要通过数值分析、规范运算来获得正确结果,无论是笔算、心算还是速算,都要集中培训、重视培养,是数学教学中要重点讨论与分析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勤于计算、乐于计算的意识习惯

现在的小学生有很好的学习条件,计算器、手机、互联网都可以帮助学生计算,长此以往,学生就懒于计算,总是依赖他人和设备,所以,计算能力培养最首要的是打破代学生计算的堡垒,让学生动手计算、有计算的习惯。

一方面,要寻求学生家长帮助,不要给学生“开绿灯”,更不要不重视教师布置的计算作业,给学生创建自主计算的作业环境。另一方面,课堂上,对计算不积极、偷懒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如教师设置多个题库,难度分别为1—5 级,学生在计算时要先抄题,之后再做题。抄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静心,给学生时间熟悉题目,而后再做题。相较于抄题来说,做题更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也能让他们在做任务的时候有个对比。

计算属于“熟练工种”,所以多学、多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让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计算题,帮助学生理性思考计算题的难度;提供优质的、科学的家庭环境和课堂平台,能让学生有更多自己动手计算的机会,二者相互配合,学生勤于计算、乐于计算的意识习惯便会培养出来。

二、基础知识与能力的集中培养与锻炼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点课题,也是数学学科的基础课程,因此从教学实践角度看,以计算为专题的训练是极为重要的。

某实验小学在各年级都组织了计算专题训练课程,课程共10 节,以教学进度为时间节点,每个年级都有围绕计算的课程训练安排,如笔算、口算、速算训练,应用题、奥数题训练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任务,并且有高正确率。通过10 节课的专题训练,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计算速度和正确率都有显著提升。

在“四则混合运算”实验课上,教师引入了“口算”环节,意在锻炼学生计算的敏捷思维,如用PPT 循环播放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口算,小组计算时间计时,并统计正确率,最后组与组评比。学生在计算的时候会牢记四则运算的规律,“先乘除,后加减”“先算括号里的,后算括号外的”,同时还会对20 以内加减法、竖式进位、乘法口诀等基础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游戏的竞争性让学生都能够集中精力,专注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或是运用掌握的运算技巧去完成计算任务,达到夯实学生计算基础的目的。

上文所表述的教学案例是围绕学生基础计算知识与计算能力的课程实践,从运算基础来看,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还在于“多练习”,如专题练习、类比练习、计时训练、活动竞赛等。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熟练,对运算技巧、计算结果的认真态度也会不断加强。

三、综合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与质量

数学计算最终是要校验结果的,结果正确则计算有效,结果错误则之前的计算都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要讲究效率,更要要求质量。

在某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随堂性的计算测验,结果全班42 名学生中只有20 名学生全对,其他学生都出现了错误,或对运算法则没有熟练掌握,或是马虎大意、乘法口诀没背熟。为此教师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学生的计算效率与质量进行了提高,方法为:首先,测验学生对计算法则及运算技巧的掌握情况,有问题的学生,抄写背诵法则;通过测验的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计时5分钟完成20道口算题、笔算题,计算有错误的,要再做一组题;计算完全正确的,可进入更高阶的测验。其次,给学生寻找更好的训练计算能力的平台和空间,如在微信群中定期组织口算竞赛,教师出题,学生在群里答题,答题速度最快且正确的给予奖励,以娱乐、游戏的方式鼓励、激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计算,也能起到思维锻炼和能力培养的目的。最后,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发散思维,积极主动地思考简便运算、快速运算的方式方法。如给学生一道计算题,让学生计算,并要求学生寻找简便算法,看哪个学生找到的计算方法多,按常规计算会得到正确的结果,找到简便计算方法不仅会提高运算速度,还能保证准确度,可谓一举两得。

四、结语

总而言之,提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有很多,但要找到适合学生、真正影响改变学生的方法,还需要进行广泛的实践。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训练与教育引导,学生关于计算学习的习惯、思维及能力会被慢慢培养出来,其计算效率与质量也会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计算题数学计算笔算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口算 笔算 估算
两步计算题
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畅想2019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的创新与坚守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