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的运用

2020-12-18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五棵树镇小学校刘忠芳

亚太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文语文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五棵树镇小学校 刘忠芳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小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兴趣低下的情况较为明显,而提问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度,亟待引起教师的重视。

一、精简提问,围绕中心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的运用也有一定的技巧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提问要精简,且突出重难点。也就是说在一个问题就可以导入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就不使用两个问题。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将想要提的问题简化和合并,仔细斟酌,及时取消不符合语文教学目标的问题,并且进行整理和归纳。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我家门前的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先行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重点,随机设计问题,当学生阅读到“我家门前的海,像一面锃亮的大玻璃镜,映着天,天变蓝了,映着云,云变蓝了,映着鸟,鸟变蓝了。”这句话时,教师便可提问“为何大海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呢?鸟怎么会变成蓝色的呢?你喜欢这样的大海吗?”引出课文重点教学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两点,分别是问题的思考价值和问题的写作思维。之所以提出问题无非就是为了引出课堂教学内容,亦或是让学生不脱离课堂教学内容,因此不需要设计过多学生脱口而出的问题,问题设计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在《少年闰土》教学中,这一课想要表达的是作者对童年的思念、缅怀之情,问题设计要围绕这一主题,譬如:“少年闰土是以什么形象出现在作者笔下的?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等。不能提出“少年闰土在思考什么?他快乐吗?”类似的问题,毫无意义,这样不仅不能加强课文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还会使得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认为小学语文学习没有意义。与此同时,提问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作者写作的顺序,根据故事的情急和写作的特点提出问题,可以尝试逆向思维,但是不可过多的使用逆向思维进行提问,要以学生为中心。

二、重视差异,层层递进

教育心理学家表示,学生自身的经验和信息接受程度有较大的差异性,致使其心理发展平衡性出现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解释能力都会出现差异性。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需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考虑到这些矛盾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些心理差异,进而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探索学生的求知动机,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新信息接受程度提出问题。例如:在《苦糖》一课中,是以“苦糖”为中心线索,阐述了童年时期“我”偷吃光了亲戚看望生病父亲时送来的白糖,但是母亲却没有责骂我的事。这里主要突出人物的情感,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会认为母亲之所以没有责怪是因为“苦糖”比较多,不会考虑到当时的情景。这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矛盾揭示出来,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询问学生:“课文中描写的场景是现代吗?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时期的场景呀?”让学生充分考虑到那个时期白糖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母亲之所以没有责怪“我”是另有原因的。进而提出“‘我’为何要偷吃呢?”“母亲为何发呆,但是并没有责怪我?”等,随着问题的层层推进,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知问题的答案,最后由教师总结全文,给出问题答案,并给各个小组评分,采用激励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品味词句,理解内涵

小学语文中有很多古诗词和经典名著,这些佳作是精琢细磨出来的,一个词不仅可以增添故事的韵味,还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情感;一句话不仅可以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能讽刺或赞美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以词语和句子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到李白的诗词时便可先行将李白诗词中较为经典的词汇或是句子化为重点,结合课堂教学目标提问学生是否认同这种观点,如果是你,你要怎样撰写,给学生思考空间,便于学生理解诗句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提问教学方法必须不断创新,结合教学内容和教材,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