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20-12-18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教育局黄伯林

亚太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藤野初中语文课文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教育局 黄伯林

传统文化,一般是由文明演变而汇合成的一种可折射出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观念状态、思想文化的总体表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文化方面的渗透教学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语文这门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语文教师也担负着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职责,所以应该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措施,优化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实现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一、选取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课文中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该结合课文,选择有趣的传统文化内容,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他们才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探究,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才会更为活跃,这样更有助于达到传统文化渗透的良好效果,确保教学有效性。

例如《女娲补天》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都喜欢听神话传说故事吗?你们都知道哪些呢,谁能说出来更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表态,大家畅所欲言,课堂氛围立刻活跃了起来,学生列举了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经典神话故事。教师再适时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去深入学习古人的宝贵精神,这样就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真正将传统文化合理地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二、详细解说文章,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比如详细解说文章创作背景,这样学生可能会更感兴趣,对教学内容产生很强的好奇心,并且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确保良好的教学有效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发挥好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通过详细解说,丰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产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真正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课文《藤野先生》是鲁迅的一篇散文,学生在课文理解上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引导,以传统文化渗透为指导,可以先为学生介绍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鲁迅在革命年代在日本留学,想要通过学医来救国救民,但是在看到当时中国人的麻木和落后之后,决定弃医学文,用文字来唤醒国民。当学生了解了这样的文章时代背景之后,再去理解作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会更容易,体会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将其渗透到课文教学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了培养。

三、结合日常生活实践,培养正确人生价值观

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才会对其产生更多的熟悉感,深入领悟其中的精髓,进而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出现了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人们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那些更具有积极教育价值的内容,从而引导初中生在整个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逐渐培养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例如在《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这两篇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引入汶川大地震的实际案例,许多同胞在无情的地震灾害中失去了生命,生命显得如此脆弱,然后再导入课文内容,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学生更能够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产生深刻的理解。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非常重要,但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优化,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逐渐接受并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从而全面增强教学效果,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

猜你喜欢

藤野初中语文课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