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合并水肿的中医研究进展

2020-12-18吕文韬谢楚异孟向文通讯作者王雨阳

医药前沿 2020年8期
关键词:利水利尿剂健脾

吕文韬 谢楚异 孟向文(通讯作者) 王雨阳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161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的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DN 早期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一旦发生临床期DN,则肾功能呈持续性减退,直至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1]。在中医学中,多将DN 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DN 相当于Mogensen分期的Ⅲ期,即微量白蛋白尿期;中期DN 相当于Mogensen 分期的Ⅳ期,即临床蛋白尿期;晚期DN 相当于Mogensen 分期的Ⅴ期,即肾功能衰竭期[2]。

面对早期DN 合并水肿,西医临床中通常采用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等药物治疗,而利尿药的过度使用也带来利尿剂抵抗、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伤等一系列临床问题。面对中、晚期DN 合并顽固性水肿,西医临床中通常采取血液净化的治疗手段,但血透及血滤属有创疗法,价格昂贵,并发症复杂,病人较难接受。对此,笔者搜集近10 年的有关DN 合并水肿的中医学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类、归纳,以期对中医治疗DN 合并肾病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1.DN合并水肿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DN 合并水肿在中医学文献中属于“消渴”、“肾消”、“水肿”、“关格”等范畴,其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主要由消渴病久,引起气阴耗伤,肝肾亏损,甚则阴损及阳,气血阴阳俱虚,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水液代谢失常而发生水肿。因此,DN合并水肿的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为法,遵循祛湿、活血、健脾、温肾的治疗原则。

周胜元,高常柏等[3]认为DN 合并水肿在病因上可概括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外感风湿。病机上可概括为:脾胃亏虚、肾阴亏虚、外感风湿。治疗原则可概括为:健脾、补肾、祛湿。

2.DN合并水肿的治疗方法

2.1 早期DN 合并水肿

2.1.1 疏肝调气法:早期DN 合并水肿症状较轻,情志失调为常见病因,七情皆可化火而生内热引发消渴病,故而从肝论治疗效显著。许文艳,许红飞[4]治疗早期DN 合并水肿64 例,基础药方为:黄芪、马齿苋、葛根、当归、白芍等,根据不同症状略有加减,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并无差异,但临床水肿症状有显著改善。

2.1.2 健脾祛湿法:《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对于脾不运化的早期DN 合并水肿,可予健脾祛湿,脾气健则湿气自除。熊开旺、林生庚等[5]治疗早期DN 合并水肿48 例,同予复方五苓散(方剂同上)治疗后发现,通过常规治疗方法配合复方五苓散用于早期DN 合并水肿,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

2.1.3 活血通络法:如患者以气虚血瘀及痹阻脉络为主要病机时,可予活血、补肾、健脾、利尿等中药治疗。陈超[6]治疗早期DN 合并水肿36 例,选用中药肾康汤治疗,药用炒陈皮、当归、五味子、川芎等,治疗后发现该药方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临床效果。

2.1.4利水除湿法:《内经》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对于邪气盛实的早期DN 合并水肿,急需利水除湿,以绝后患。周素敏[7]治疗早期DN 合并水肿74 例,方选除湿利水方:白术、茯苓、猪苓等。治疗后发现,缬沙坦联合除湿利水方较单纯缬沙坦治疗水湿内停型DN 效果更为明显。

2.1.5 益气养阴法:针对脾肾两虚,气阴两虚的早期DN合并水肿患者,当主以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利水为法。陈莉[8]治疗早期DN 合并水肿共60 例,方取益气养阴活血方:黄芪、丹参、葛根、芡实等,方剂针对不同症状略有加减。该方剂可以显著改善早期DN 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的症状、体征,可以降低尿蛋白,改善患者肾功能,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

2.2 中期DN 合并水肿

温阳化气利水法:当患者DN 进入中期,即大量蛋白尿期,同时伴有四肢肿胀按之凹陷难起、神疲肢冷、尿少等阳虚水泛症状时,即可以加味真武汤治疗。黄芳,郑胜龙等[9]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水肿35 例,主方为:制附子、白术、茯苓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24h 尿量、体重、血清白蛋白及血钾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水肿下降程度更明显,水肿完全消退时间更短。

3.DN合并水肿的机制研究

水肿是DN 进展过程中的特有症状,多出现于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的程度与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联系。现代医学对DN 合并水肿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认为其主要影响机制涉及脂蛋白代谢、肾脏形态学、生长因子、血管活性物质、终末糖基化终产物(AGE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GTP 结合蛋白、细胞外基质代谢、蛋白激酶C 等多种因素的交互综合作用;同时,由于血糖升高导致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血液中的白蛋白(ALB)随着尿液流失而引发水肿。早期DN 往往不易出现水肿或水肿症状较轻,易于根治;而中期DN 合并水肿则难以根治,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晚期DN 合并水肿则更为严重,只有肾脏替代疗法这一条途径。

4.小结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疗法在DN 合并肾病治疗领域的不断深入,可以看出,与单纯西药相比,中医药在辅助用药方面有不可替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临床症状的缓解则更为明显。同时,中医药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负担与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中医药针对晚期DN 合并水肿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而这同样也是现代医学面临的巨大难题,所以,必须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尽可能的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利水利尿剂健脾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何复东运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虚损性疾病经验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