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及支护施工

2020-12-18杨宝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斜井隧洞施工工艺

杨宝峰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730030)

小断面引水隧洞洞身断面小,使用场地狭窄,洞线长,局部地段围岩稳定性差,施工作业工序多,干扰大,工期一般比较长,常成为项目施工的重点。严格执行高质量施工工艺,可保证各项工序稳步进行。但在具体的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中,存在出渣以及排风等工艺不合理的现象,严重的会影响斜井施工的质量及进度。因此,在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及支护工艺方案落实中,工程建设单位为了提高施工效果,需要结合引水隧道工程的项目特点,确定具体的开挖及支护方案,以更好地提升工程质量。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项目特点

对青海省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三分干第二标段工程主要包括4#隧洞744.63m、5#隧洞2842.15m、6#隧洞831.96m、7#隧洞6308.04m、8#隧洞2969.18m、9#隧洞444.34m、10#隧洞3453.03m、11#隧洞871.02m、12#隧洞635.4m、13#隧洞1796.16m、14#隧洞2041.7m、15#隧洞3080.28m、16#隧洞1506.95m、17#隧洞563.41m、18#隧洞1234.3m、19#隧洞974.65m、20#隧洞1303.32m。本标段隧洞共17座,在组织安排和任务分工上,所有隧洞同时进行施工。总体计划安排上,先开挖、支护,后进行砼衬砌;若出现变形严重、极不稳定段,则及时进行砼衬砌。除9#隧洞出口为单头、7#隧洞双面和斜井掘进施工外,其他隧洞均为双面掘进施工[1]。

隧洞施工采用“新奥法”施工,根据不同围岩、不同地质段采用不同的支护形式。不良地质段遵循“预探测、短进尺、弱(不)扰动、强支护、半断面、留核心、紧封闭、快衬砌”的原则,根据地质资料及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切合实际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1.2 施工工艺要求

在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及支护中,为了提高各项工序的质量,需要明确以下工艺要求:一是工程材料的选择。小断面引水隧道工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斜井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人员需要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确定工程材料的控制及选择方案,如在水泥、钢材等材料选择中,一定要保持材料的三证齐全,并在材料进场后进行抽检,以保证材料的质量。二是在管棚加工以及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管棚钢管的设计条件进行分节加工,并现场组装,保证各个接头位置连接的稳固性。在施工现场的材料组装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管棚的开挖特点,确定开挖轮廓以及设计角度。一般情况下,需要将孔位误差控制在≤5cm的范围,将角度的误差控制在≤2°的范围,以更好地提高斜井施工的质量。三是注浆。在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之前,需要进行压水试验,之后按照试验参数确定施工工艺,以保证注浆压力保持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整个过程要保证孔眼浆液处于饱满密实的状态,通过科学化扩散范围的确定,确定注浆压力、注浆量等参数,以保证各项工序的稳步进行,提高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及支护的整体质量[2]。

2 小断面引水隧洞开挖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及支护工程的项目特点,在具体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出渣中存在的问题。斜井出渣主要问题是指当到达平洞时,上下游存在同时出渣以及牵引机故障等问题,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利用小型自卸车无法满足隧道开挖需求,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车辆故障问题,这种现象会影响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及支护的整体质量。二是通风排烟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隧道洞内斜井工程的特点,在具体施工中若出现施工不当的问题,需要利用自卸车加装尾气过滤装置,提高设备使用质量,为施工工序的稳步进行提供参考[3]。

3 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及支护

3.1 喷射混凝土技术

在小断面引水隧道斜井施工中,为了提高工程开挖及支护的质量,工程单位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在喷射混凝土施工之前,对喷射面进行危石清撬处理,避免斜井表面浮石以及堆积物的出现,且在作业区设定中,要保证良好的通风,并时刻保持充足的照明。在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及支护中,需要选择C20强度混凝土,配比方案按照1∶1.81∶2.21进行,并将外加剂保持在水泥用量的2%~4%[4]。

3.2 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及支护方法

在小断面引水隧洞的斜井开挖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工程钻孔中,要用潜孔钻机钻孔,并在钻孔前控制孔位以及立轴的方向,施工结束后仔细检查围岩情况,并对各项数据参数进行记录。二是送管。在钻孔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清孔处理,并按照钢管设计及制作的要求,在现场安装成型。三是管口注浆孔加工中,工程施工人员需要选择30cm长的Φ20镀锌钢管。四是在压水试验中,需要进行各个设备的检查,并对水量、压力等参数进行记录。五是开挖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选择安装方案,同时根据计划的开挖方法确定施工方案。

3.3 挂网施工技术

结合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施工,工程单位需要固定挂网,通过锚杆以及插筋,在混凝土喷射结束后进行铺设安装,并将钢筋网以及壁面的距离控制在3~5cm,以提高锚杆的稳定性。在人工整平中,需要将保护层厚度控制在≥2cm的状态。

3.4 注浆小导管施工

结合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工程特点,在不良地质条件下,需要选择4m长Φ40mm注浆小导管进行支护处理,并将导管以及挖洞面的角度控制在10°。在断面冲洗中,选择80%的灌浆压力,冲洗到清流的状态停止。需要注意的是,注浆小导管的灌浆压力需要保持在0.2~0.3MPa,达到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及支护的目的[5]。

3.5 花栅格构架

小断面引水隧洞工程中,为了保证各个施工工序的稳定性,施工单位需要按照围岩的情况以及围岩的特点,确定支护方案。当工程为Ⅳ类围岩时,支护距离需要控制在0.6~0.8m;当地质结构为V类围岩时,支护结构为0.8~1.0m。通过这种针对性支护结构的设定,可以提高斜井工程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在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工程中,为了提高隧道开挖及支护的质量,工程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具体的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方案的选择,以便为引水隧道斜井开挖提供参考。施工单位应结合小断面引水隧洞斜井开挖及支护的工程特点,通过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选择、注浆小导管施工以及花格栅施工工艺的完善等,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猜你喜欢

斜井隧洞施工工艺
国外斜井TBM项目数据统计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自密实混凝土在水工隧洞衬砌中的应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斜井防跑车装置优化设计及应用
后卸式斜井箕斗多点卸载的设计与应用
复杂地段副斜井井筒施工方法的选择
隧洞衬砌段渗水修复施工技术介绍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