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

2020-12-18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数学化应用题教师应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张 瑀

数学化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脱离传统的应试教学需求,逐步帮助学生养成数学化的思维,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利用数学思维而不是一味地照搬教师的解题方式,拥有自己的创新和想法,是一个值得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授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并且熟悉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一、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不显露在外的,而是蕴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整体知识体系的数学方法是看不见的,但是却能够通过数学概念或者是数学公式让人们感受到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化研究,其目的是将数学思想更好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开展教育教学之前通读教材、了解教材,充分认知教材,梳理小学数学的知识脉络,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做到统筹全局,将各个不同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无论是通过树形图还是其他的联系方式,只有做到统筹全局,将各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才能够发现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数学思维,并且将数学化更好地应用其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如何学习数学,这是数学思想的传递,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本身是打好数学学习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将数学思维融入教育教学中,并且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更应该深层次地挖掘和体现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化内容,在开展教学时,都应该挖掘不同章节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制订教育教学计划,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数学化思维如何渗透以及渗透的程度。

通过大量的数学思维渗透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如果渗透得过多,将难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化的内容以及数学思维的探究方式,如果渗透方法过少,学生难以理解什么是数学思维,更无法在日常学习以及日后的学习过程当中应用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让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化内容更好地融入小学数学中。

二、掌握教学契机,控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时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将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化内容有效地融入教学活动,教师应选择适宜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优化教育教学设计方案,并且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应选择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或者是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明确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化教学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传递。如果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时难以领会数学思维,更无法了解如何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数学问题,以苏教版教学内容“圆”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圆剪开后拼接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进而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发挥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想象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数学学科学习的趣味性,调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应用这种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也能够增加学生的逻辑思维,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而言十分有益。再如,开展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不同类型、不同的题型讲述给学生,帮助学生逐一分析如何解决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在教学解决应用题时主要包含两个教学阶段:第一,讲解知识,将应用题中所蕴含的理论与概念告知学生,让学生能够理解题意,弄清解题思路。第二,将知识的运用与思想方法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讲述数学知识时,需要将新旧知识融合在一起,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步形成知识体系,并且巩固原有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将知识数学化,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应该如何应用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并掌握数学学习思维以及方法。教师在授课之前也应该通读教材,对其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理清教学方法、教学脉络,进而完善教学体系,做到统筹全局。教师也需要深层次地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做好数学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化应用题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