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战先败
——从晚清政局解读甲午战败

2020-12-18新疆若羌县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流派

新疆若羌县中学 李 虎

甲午中日战争的风云已过去125年,此次战争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国际局势的走向。清王朝和日本这两个亚洲“明星”的国运也因此次战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次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日本跻身于帝国主义强国之列,并开始大踏步地走上侵略扩张之路;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一经签订,清王朝的真正实力暴露无遗,直接诱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从此山河日下。大清朝究竟如何败的呢?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较全面地分析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对战争经过、主要人物、结果和影响也有详细归纳,但教材并未分析清王朝战败的原因。为加深学生对此段历史的理解,笔者试从清王朝政局的角度作出简要分析。

一、国内主要政治势力

首先是慈禧太后,她是无可置疑的最高统治者。清王朝有近半个世纪,任何大事的最终决定权都被她牢牢攥在手上。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性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历史教师习惯地把她说成是顽固派的代表。而笔者认为,当我们把这一评价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考虑,会发现它并不准确。把极其复杂的慈禧太后归类于某一政治派别是一种过于简单的思维,人们之所以把她看作是顽固派的代表,是因为顽固派充当了她掌控大权的重要棋子。她更多的是利用各政治派系的矛盾来维护她绝对的统治权威。一方面,慈禧太后在某些事情上并不顽固,尤其在支持洋务运动这一方面。洋务派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她的大力扶持。另一方面,她对大清的江山社稷也是颇为尽心尽力的。咸丰皇帝去世之后,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经历了打垮太平军、镇压捻军起义、中法战争等。她重用汉族官僚,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重满轻汉”的保守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是一个开明的统治者。她更突出的是工于权术、穷奢极欲的一面。她在国家多事之秋把修颐和园、办万寿庆典放在首位,致使海军经费被大量挪用;每顿满汉全席一百多道菜实在是穷奢极欲。诸如此类的奢靡之事不胜枚举,大大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助长了朝政的腐败风气。综上所述,慈禧太后在掌政时期也有一定的积极作为,尤其在稳定政局和推动洋务运动两方面作用明显。但她始终把个人的利益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根本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因此,她不允许开展任何有损于自身权势的改革,总是理所应当地把大清朝当作私有财产。从本质上讲,她仍是一个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统治者。

其次是光绪皇帝,他是当时名义上的皇帝。他因是慈禧太后血缘关系最近的皇族而继位,却一直生活在慈禧太后的绝对权威之下。我们在他身上找不到清太祖、太宗、圣祖的神文圣武遗风。但他不甘做弱国之君,也想改革积弊,奋发作为。他支持洋务运动而又不满足于洋务运动,在亲政后运用手中为数不多的实际权力为务实的官员提供方便。值得注意的是,他与慈禧的关系并不像传言中那样充满敌意,二者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更多的只是意见相左,不是深仇大恨。所谓的“帝党”和“后党”之争是戊戌变法之后流亡海外的康有为一派为谋取政治利益而大肆宣扬的政治噱头。光绪皇帝在幼年进宫即位,慈禧太后对他关爱有加,经常躬亲抚育。实际上,二者的亲情是相当深厚的。光绪皇帝于1889年(光绪十五年)亲政,在赏罚大臣、议事决策上有一定的实际权力,但大清的军事、财政、人事大权始终由慈禧太后把持。我们从光绪皇帝的做事风格可知,他的尴尬处境不都是慈禧太后一手造成的,他自身明显缺乏雄才大略和缜密思维。

之后是以李鸿藻、翁同龢为领袖的清流派。晚清的清流派发迹于同治初年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的权力争斗之时,以御史言官为主力,并不掌握实权,从一开始就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以李鸿藻为首的前期清流派在慈禧太后打压恭亲王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翁同龢为首的后期清流派成为光绪皇帝的主要支持者。他们与洋务派官员不和,对洋务运动持消极观望态度,为谋取光绪帝掌权而积极活动。就清流派官员的特点而言:一方面,清流派是传统士大夫精英阶层,他们多是饱读诗书的鸿儒,擅长章句小楷、道德文章。他们也有比较清高的追求,不屑于物质利益,不避讳当朝权贵,评议时政,愤世嫉俗。相对于其他的腐朽官僚,确实可称得上是一股“清流”。另一方面,清流派官员往往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对不符合自身观念和利益的官员口诛笔伐,横加指责,而自身又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沦为权力斗争的工具,对于国家的近代化并无多少实际作用。

最后是以倭仁、徐桐为代表的顽固派。在思想上,顽固派对于世界发展潮流一无所知,更不屑得知,充满了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想。在这些人眼中,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制度是最优越的,外国人都是寡廉鲜耻的“野蛮人”,国外的先进技术不过是“奇技淫巧”的玩意儿而已。他们把清政府的屡战屡败归因于“人心不古”。在政治上,顽固派盲目排外,反对任何形式的向外学习和改革,把慈禧太后当作维护他们利益的总靠山。他们处处与洋务派为敌,更与试图革新制度的开明官员势不两立。他们把自己当作伦理纲常的卫道士,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实际的行政能力,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腐朽、最反动的政治群体。

二、双方战前准备

清王朝缺乏有效的准备。当日本吞并琉球、染指朝鲜、对清王朝咄咄逼人之时,绝大部分官员仍然认为日本是蕞尔小邦,不会自不量力地挑起战争,自然不会重视战备情况。直到日本在朝鲜的挑衅升级,才有部分官员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而此时清政府高层陷入争论:慈禧太后不愿自己的寿庆活动被干扰,实际上反对开战,但碍于颜面没有直说,把决策之权推给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在顽固派和部分清流派官员的鼓动下支持开战;洋务派为保存来之不易的自身实力反对开战,李鸿章则对欧美调停抱有很大幻想。清王朝高层从始至终都没有统一思想,更没有详细的战争应对措施。战前清王朝要紧的事是给慈禧太后筹措巨额经费修颐和园、办六十大寿。北洋水师迟迟等不到军费拨款,所谓的“远东最强水师”,事实上却是一支机器年久失修、训练水平低下、缺乏炮弹和新型军舰的海军。自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以来,没有增添一艘先进战舰。虽然北洋海军在吨位总数上略胜于日军,但在士兵训练水平、航速、射速等方面逊于日军。日本则经过了长期精心准备。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后,迅速发展为亚洲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强国。与经济实力增长相伴随的是侵略野心的迅速膨胀。经过一段时间的反超,战前的日本海军已经在实力上强于北洋海军了。日本还多次派遣间谍深入清王朝军事要塞,并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日本动员全国上下赶超北洋海军,连皇室成员都带头节约以支持海军;他们处处以北洋海军为假想敌。甲午中日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日本国与北洋海军之间的战争。

那么,为什么清王朝的政局如此腐朽?是什么决定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王朝会必然失败?这就回归到了我们总结的根本原因:中日两国在国家制度上存在“代差”,清王朝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不敌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历史通过甲午中日战争的事实再一次告诫我们:不懂得学习就会被超越,一切落后的、反动的事物终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猜你喜欢

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流派
Painting the Buddha
慈禧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是为保护?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京剧武生的机敏
浅谈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功过问题
清朝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活动研究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
戊戌政变前后的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