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20-12-17郭静叶庆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4期
关键词:理论学习

郭静 叶庆

摘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既包含解读党的初心,还包括对党员干部初心的引导。文章通过概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要求和意义,围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等方面分析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模式,为高校开展党员初心学习教育活动提供思路。

关键词: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理论学习

“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其中“初心”内涵丰富,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因此,有必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分析构建高校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的途径,实现党委、师生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共同导学、引学和共学。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学习教育概述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其中,使命和初心是共产党人前进发展的动力,该理论凸显了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高校党员初心教育的内涵如下:解读高校培养人才的初心,加强对学生的初心引导。借助党的路线、理论、政策、方针引导师生,帮助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使命。由于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借助长效教育学习机制寻找初心。

(二)党员学习长效机制的要求

第一,明确创新和继承关系。制度建设中不可脱离教育经验,应借鉴优秀经验和良好方式,构建合理科学的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第二,平衡理论和实践内容。构建长效学习机制需要结合方法、原则、要求,明确党员教育规律,使党员学会并应用理论知識。

(三)构建党员学习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高校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工作,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开展思政教育,不过对于党员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学校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其理想信念的树立,因此有必要落实初心教育长效机制。

二、基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定长效教育机制的途径

(一)理论学习机制

1.树立党员理论化学习思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价值在于充分发挥引领与凝聚的作用,而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原因主要是理论模糊。主题学习不仅能够通过教育活动实现理论创新,还可以引导年轻党员明确人生态度、思想道德、心理情感。因此,高校在制定初心主题长效学习机制前,应明确理论思维,生动、深刻地向学生展示重要理论,得出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在具体实践中。

2.优化理论学习方法

第一,划分学习内容。学校有必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新式理论武装思想。同时,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将其与新中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合。第二,创新学习教育模式。建设教育学习长效机制应落实“第一议题”的主要制度,例如开展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基层党组织学习、集中轮训、专家研讨、理论宣讲、学习考核等活动[1]。

3.丰富理论学习内容

学校基层党组织在何时何地均不可放松理论知识学习,需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学习资源和学术气氛,构建长效理论学习机制。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党的理论在形成、发展、创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坚定“四个自信”[2]。同时,基层党组织需要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科学选择学习模式,将理论学习与日常学习、制度学习充分结合。例如,利用小组讨论、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带领基层党员温党章、读党史、悟原理[3]。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系统学、潜心学、跟进学、深入学,在全校内形成良好的学风。

(二)组织教育活动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中,不仅需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还应结合教育工作反复思考使命、初心的内涵和价值,探本溯源、回顾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第一,学校可以通过专题培训、中心组学习、交流研讨的方式开展初心主题教育活动,明确理论基础[4]。建议学校党委依据“从严治党”、“党的建设”、“理想信念”等内容,制定党员集体学习研讨表,将初心使命和学习研讨充分结合。例如,某学校组织10次集中研讨学习活动,通过“集中上党课”、“领导带头上党课”等活动,加强党员对于使命和初心的充分理解。

第二,针对学校党员干部和基层党员,可以播放《榜样4》、《初心永恒》等典型宣讲视频。开展教育专题讲座,如“讲好四个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等。组织师生参观本地或邻近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纪念馆,引导党员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在其心中根植革命精神、建立精神支柱。同时,学校党委组织全校党员一同实地了解和学习红旗渠物质文化和精神,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其他元素相结合

1.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初心要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基本要求,是帮助党员构建理想信念、参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键要求。高校思政理论指导委员会曾在2016年撰写本科思政教学建议文件,因此学校需要结合自身课程体系,解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帮助学生党员明确自身理想信念,借助实践教学回归初心和检验初心,完成行为认同。

2.与三全育人机制的融合

制定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应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将初心思想价值与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充分结合,构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教书育人是长效机制。依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使党政干部、党员教师、党员学生参与活动,将初心教育贯穿到大学教育流程中。此外,在学校初心教育阶段,需要融合综合评比、学风建设、文化建设、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初心教育的价值。

3.与现代化平台相结合

建议在学校门户网站、教学系统等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两微一端”初心教育板块,占据党员意识形态教育主导地位。在全校范围内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化内涵,借助红色文化、地方文化、专业文化、廉政文化、校史校情等方面凸显初心教育影响,利用多种党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工作,使党员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进而促进教育长效机制的落实。

(四)保持党员教师先进性

高校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政策性较强,在新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下,为教育行业带来新理论、新知识、新挑战。因此,党员教师有必要在教育阶段加强自身先进性,提升专业能力,依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念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因此具体内容如下:第一,转变思想,转为改革类党员。新时期对高校教师的要求逐渐向科研化拓展,需要围绕“学生发展”角度,改革教育理念。第二,加强理论学习。党员教师需针对网络教育、信息教育、现代课程教育三方面突出现代化教育先进性。第三,争做学习型党员。党员教师应结合时代发展步伐,提升业务能力,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提高教学品质。第四,成为师表类党员。教育事业关乎国家发展,因此党员教师应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想,以身作者、为人师表,正向影响和感染学生,并树立理想信念。

(五)优化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教育工作

1.明确教学使命

高校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行学习制度建设时,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将“为人民”作为主要的价值追求,进而确保初心教育机制的落实。同时,学校应组织党员干部和基层党员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和学习,明确高校现阶段的初心和使命,提升党员队伍的职业道德能力,加强其对于政治法律、理论、法规的学习,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落实提供保障。

2.加强党性教育

提升党员党性修养是改造其主观世界,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构建党员学习长效机制可以帮助其自我提高、自我革新、自我净化。因此,高校需要严明政治规矩和纪律,落实“五个必须”、规避“七个有之”,将政治规矩和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四个自信”,依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在行动、思想、政治方面与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此外,应借助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机制、党员评议机制,设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通过分析党性、评议党员制定党员干部长效学习机制。

党的理想信念是体现其初心和使命的关键,是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念的基础,需要保证党性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党员借助教育学习检视自身思想,做到对人民忠诚、对党忠诚。因此,学校应规范党性教育机制,依托民主评议制度、三会一课。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开展党员讲党课、民主生活会等活动,为基层党员教育提供思想保障。

结论:高校党员教育需围绕“担使命、守初心、抓落实、找差距”的要求,加强学习研究。将学校党建工作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充分融合,实现为国育才、为党育人。通过学习使教师党员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充分结合,学生党员能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构建学校党员教育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娘毛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综述[J].办公室业务,2020(12):33,40.

[2] 兰利晓.对标找差距  整改抓落实——巩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J].资源导刊,2020(03):30.

[3] 张玉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三化”路径[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01):62-63.

[4] 陈士宏.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0,22(02):12-17.

作者简介:郭静(1988.04- ),女,漢族,江西宜春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就职江西宜春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叶庆(1983.10- ),男,汉族,江西宜春人,武汉大学,硕士,宜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党建、法律、金融。

猜你喜欢

理论学习
如何有效的提高政治理论学习
谈教学反思下的理论学习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学习中共党史
新常态下机关党员理论学习浅探
延安时期东南亚归侨报效祖国的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