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畜共患病犬猫皮肤癣菌病的发生病因、诊断及防治

2020-12-17陆娜云周少康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脱毛孢子毛发

陆娜云 徐 平 周少康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宠物医院,上海市闵行区 201106)

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毛发、皮肤和指(趾)甲的浅部感染,皮肤癣菌侵入这些组织并在其中寄生,引起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的脱毛圆斑、渗出及结痂等。皮肤癣菌病是犬猫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且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该病病情顽固、易复发。若人们与患皮肤癣菌病的犬猫亲密接触,很容易被传染动物源性皮肤癣菌病,人感染后,有时会引起皮肤大面积病变,且易继发细菌感染,慢性的患者可能延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相关文献报道,近年来,人们从宠物身上感染该病的门诊病例逐渐增加,鉴于此,为提高对该病的防治,笔者将犬猫皮肤癣菌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介绍如下,以供养宠者和兽医参考。

1 病 因

皮肤癣菌是一群形态、生理、抗原性上关系密切的真菌,按大小分生孢子的形态可分为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3个属,约40余个种,其中20余种能引起人和动物感染,如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是引起人类和宠物表皮患病最主要的致病癣菌。犬猫皮肤癣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性传染,可通过犬猫生活场所的污染物及污染的梳子、铺垫物等媒介传染,也可通过人的手和衣服传染。

2 临床症状

犬猫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个体或不同感染情况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从最初的隐性带菌状态到片状或圆形脱毛, 再迅速发展为全身性病变。病变部位常发生在躯干,少数病例出现在头部、四肢、耳朵和尾巴。染病早期皮肤有小突起,被毛下有小块结痂和皮屑,需仔细触摸才能发现;典型症状是患处脱毛,出现环形的鳞屑状,干燥圆形斑疹,患部常残留部分毛根或完全脱毛;此外,由于患部瘙痒程度不一,常因抓挠或舔舐而继发细菌感染。

3 诊 断

3.1 伍德氏灯检查

伍德氏灯是一种特殊的紫外灯, 它是通过含氢化镍之滤片而获得320~400 nm长波紫外线,而皮肤癣菌中的某些分子或代谢产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成分 (化学结构),可在这种波长光的激发下产生不同颜色的荧光(如,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毛癣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利用了动物体被毛中的色氨酸, 其代谢产物在伍德氏灯照射下,能发出特征性的亮绿色荧光),故可利用伍德氏灯进行检查诊断。

但利用伍德氏灯诊断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的皮肤癣菌病时,检出率仅有50%,即用伍德氏灯检查,结果为阴性的,并不代表绝对没有真菌感染。同时,犬猫局部外用凡士林、水杨酸、碘酊等,也能发出荧光,但荧光一般都不出现在被毛的毛干部位,或不是绿黄色或亮绿色荧光,在检查时需注意鉴别。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伍德氏灯的检查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确认,避免误诊和漏诊。

3.2 毛发显微镜检查

在病灶边缘用镊子拔出毛发,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10%KOH,盖上载玻片,用酒精灯加热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也可诊断是否染病。若有犬小孢子菌感染,可见到“朽木样”毛干,且聚集有大量的小分生孢子。同时,该检测方法可与伍德氏灯检查结合进行,即选择在伍德氏灯下发出荧光的毛发进行显微镜检测,这样可增加皮肤癣菌感染的检出率。

3.3 真菌培养

真菌培养是犬猫皮肤癣菌病诊断的金标准。具体为:首先进行样本采集,以从犬猫脱毛区边缘采集,且在伍德氏灯检查时出现阳性反应的毛发为理想的培养材料。然后将采集的毛发置于真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一般使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一般为25~30 ℃,培养时间为5~25 d,培养阳性即表明有皮肤癣菌存在。同时,可采用带有酚红指示剂的沙氏葡萄糖琼脂作培养基,或使用通用引物PCR方法(如巢式PCR方法),来鉴别皮肤癣菌的种属。

3.4 皮肤活检

该项检查在临床皮肤癣菌病诊断中并不常用,但此项检查有助于确定真正的皮肤癣菌入侵和感染,或用于诊断真菌培养结果为阴性的可疑病例,或用于诊断肉芽肿性皮癣。

4 治 疗

4.1 局部轻度皮肤癣菌感染

首先对患处进行剃毛,然后采用局部外用药治疗,可将含抗真菌药物的膏剂或喷剂直接用于皮肤患处,常用的抗真菌外用喷剂及药膏主要有特比萘芬、酮康唑、利夫沙西等,每日用药1~2次。用药时,需给患病犬猫佩戴伊丽莎白项圈防止舔咬。

4.2 深入皮肤深层的皮肤癣菌感染

首先对患处进行剃毛,若全身多处感染,应全身剃毛,然后对患处进行消毒,再进行局部用药治疗,也可采用全身性治疗,且口服抗真菌药物或皮下注射抗真菌注射液用于控制深层次的感染,防止全身扩散,常用的抗真菌口服药和注射液主要有三唑类药物伊曲康唑、丙烯胺类药物特比萘芬、咪唑类药物氟康唑等。治疗时也可配合抗真菌药浴液进行辅助治疗。此外,如继发细菌感染,需配合进行抗生素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皮肤癣菌病的治疗时间较长,医护人员和宠物主人要有耐心,只要坚持治疗、护理得当,一般都能痊愈。

5 预 防

犬猫皮肤癣菌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其发生受季节、饲养环境、营养状况和卫生习惯等的影响较大, 且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在日常生活中应以预防为主,但一旦发现皮肤病变,应及时治疗,以免全身扩散,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5.1 饲养环境

环境清洁对于防止犬猫皮肤癣菌病的发生及再感染非常重要,需保持饲养环境干净干燥,采光良好,经常用吸尘器清除环境中的毛发,同时,可采用稀释的漂白剂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对于患病犬猫,应隔离饲养,并限制其活动范围,且患病犬猫的衣服、被褥、笼子等,应使用漂白剂进行清洗并暴晒消毒,或直接丢弃。

5.2 患病动物的护理

对于感染皮肤癣菌病的犬猫,可适当进行毛发修剪,避免从破碎和脱落的毛发或皮屑中释放皮肤癣菌分生孢子,以减少病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要加强营养,例如,给患病犬猫服用B族维生素和鱼油,或含有omega-3和omega-6的营养品,以增强患病犬猫的皮肤抵抗力。此外,可增加患病犬猫的日晒时间,但夏季应防止其中暑。

猜你喜欢

脱毛孢子毛发
隐孢子虫入侵相关蛋白分子研究进展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脱毛季,给你说说脱毛产品
激光脱毛的几个误区
Chapter 2 A cheerful chat
脱毛灵
疑似野人毛发
美丽的寂寞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