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及应对策略

2020-12-17勇,周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四川省标准化农产品

丁 勇,周 桐

(四川省德阳市农业农村局,四川 德阳 618000)

四川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之一,主要以肉类、蔬菜类和水果类加工企业为主,其产品具有日常食用性的特点,产品质量直接关系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加之当前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因此,很有必要评估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提出相对应的防控对策。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加工企业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到产品销售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卫生指标与国家或有关行业的标准相符”,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质量达到相关生产加工标准并符合人体健康安全要求。农产品加工企业是指经过粗加工、深加工、精加工等方式将农、林、牧、渔系列产品以及加工品等原料转变为消费品、半成品和产成品,并从中获取利益的组织。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

食品安全控制是指所有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及销售过程中是安全的、健康的、宜于人类消费的,并且必须符合安全及质量的要求。控制是确保组织目标实现而按既定计划、标准和方法对相应工作进行对照检查,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的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是指加工企业在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即种养、采购、销售等环节中对产品质量的把控[1-3]。

2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2.1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四川省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注重数量,轻视质量,忽略安全的倾向还是比较严重,缺少农产品销售的市场,缺乏优质优价的农产品,未形成市场知名度,制约了资源优势的转化和特色农业的形成。由于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执法能力和力度不够,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使用高毒高残留和禁用农药的现象,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近几年土地流转有所发展,但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限制,大部分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保持着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模式,同时,受小农意识的影响,缺少统一的“耕、种、防、收、储、销”,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直接制约着农业强省的发展。此外,我省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针对本省独特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尚未形成农业科技和实用先进技术传授和推广运用的有效机制。

2.2 四川省农产品安全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近几年我省建立了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如在绵阳北川等地建立了四川省无公害水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四川省芒果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等。同时也建立了攀西、南充、德阳等区域性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开展了农资监督检查工作,开展了农民、果农的培训。据2018年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通报显示,全年共监测农产品样品2.76万个,例行监测13820个样品,检测参数由82项增至114项,蔬菜(含食用菌)、水果、茶叶、畜禽蜂产品、水产品合格率分别达99.4%、98.7%、99.8%、99.3%和99.1%,合格率较5年前有所提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亟需不断克服和完善解决。

2.3 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待提高

在劳务输出政策上,四川省输出的人口基数非常大,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和作业的主要以老人和妇女居多,而这些人的观念陈旧,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收入水平也不高,质量安全方面的知识更是欠缺,大多数农民都认为大量的肥料投入可以带来高产,提高收入水平。在田间管理方面,多数农户在购买农药时主要考虑价格低廉杀虫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农药使用后残留的危害置之不顾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其危害。有的农户也不能按照说明书正确喷洒使用农药,如在喷洒的季节、浓度的选择和喷洒的方式上随心所欲。基于以上两点,不合理、不科学的施用农药和化肥给土壤、水体以及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和产量降低,农民收入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和非禁限用农药的正确使用问题已成为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要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检,严厉查封高毒高残留和禁用农药。

3 提高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措施

3.1 农民接受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依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存在标准很难贯彻。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业标准化的组织化程度以提高农业标准化的整体水平。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制度,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管。对没有条件建立协会的规模产区的散户农民,以村规或几户联合声明等形式建立农业标准实施协作组,确保主要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必须注重提高农户的规模经营和专业化水平,增强应用标准化技术的主动性。

3.2 加大环境污染监测及治理力度,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地理环境条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基础。基本上要达到远离污染源、无气体污染、无水质污染、无土壤污染,符合农产品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为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应继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建立高效、快速的农业环境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有重点地进行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的监测,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

3.3 加快农业标准化速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与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农业标准化的计划和方案,重视标准的配套。把标准化的重点放在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上,把农业标准化渗透到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中去,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4-6]。制定配套的产业政策鼓励和合理的利益驱动机制支持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对个体农业生产者则采取现场生产指导、定期培训、保质限量收购等方式帮助其发展,从而加快标准的贯彻实施。

4 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通过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评估可用于回答有关健康风险的特定问题。风险分析主要包括风险评估、管理和交流3个方面,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7-8]。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地组织相关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度的方法,是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生活中危害物的性质有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对其危害进行描述,进行暴露等是风险评估的主要过程。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有效措施的实施是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如制定最高限量、制定食品标签标准等,尽可能有效的控制食品风险。确认食品安全问题、描述风险概况、就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优先性对危害进行排序等属于风险评价的范畴,风险管理选择评估的程序包括确定现有的管理选项、选择最佳的管理选项以及最终的管理决定。

5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析及防控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对人们的生活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面对这些风险相关机构单位必须要做出决策来应对。首先要做的是对风险进行评估,由相关专家组成的专门风险评估机构,把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信息进行收集、交换和整合,遵循科学、透明、公开、预防的原则进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传导给风险管理部门,以便政府管理部门做出及时、科学的安全防控措施。这种风险评估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风险处理过程。因此,风险评估必须专业化。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农产品的监管太过于笼统,在管理上容易出现缺位的现象。所以就需要重新调整政府管理部门的内部机构,落实具体风险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风险管理职责,风险管理建立在透明的风险评估之上。为确保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经常开展农产品安全风险分析,将其贯穿到整个安全监管工作中来,适当的时候做出一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分析。

近年来,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但是其加工技术和质量安全认证水平比较低,导致了四川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整体不高,主要是由于较低的质量安全认证水平、加工标准级别和技术水平拉低了四川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因此,今后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和保持加工环境卫生情况的同时,加大对采购,销售等环节的重视对提高四川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控制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四川省标准化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标准化简述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