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年代之歌
——(二)中生代(Mesozoic)

2020-12-17

化石 2020年4期

王 琦

三叠纪(Triassic)2.5亿——2亿(年前)

跨越了约五千万年之光阴,

中生代在此吹响嘹亮号角。

名字暗指三层不同的岩石,

坐拥着三大世代七个阶段。

无垠的盘古大陆终于闭合,

纵贯南北,地跨两极。

深远的内陆中部山峦纵横,

来自大洋的水汽无法越过。

当大陆被干旱与炎热所统治,

温润的岛屿上却是活力四射。

东方大海中撒布着一串小岛,

围着古特提斯海如珍珠颗颗。

如绿宝石般拥抱着生命赞歌,

那是两亿多年前的南北中国。

沧海莽原,月朗星烁,

顽强的生命在灰烬中复活。

从那一片死寂中挣扎奋起,

地球迎来了一群新的居者。

古生代的霸主们尽数消失,

中生代的王者们潇洒粉墨。

在干旱少雨的恶劣环境中,

种子植物却显得更加适合。

那一望无际的真蕨原野中,

随处可见一两米高的肋木。

虽然这种原始的石松依旧繁盛,

但银杏与松柏就要迎来高光时刻。

它们变得更加适应环境,

树形高大,种类繁多。

动物也看上去完全不同了!

海中数不清的腕足类沉沙折戟,

而外形相似的双壳类荏苒替代。

海百合却从灾难中活了下来——

它们已经演化得更加大型化,

根基附着在浮木上漂泊四海。

脊椎动物也发展得极为多样,

很多种类看上去是那么古怪。

在不多的湖泊湿地中——

巨大的虾蟆龙守株待兔,

是阴险恐怖的两栖巨怪。

在广袤的近陆浅海中——

各种各样的爬行动物们,

却执意要再次拥抱大海。

楯齿龙类是回归海洋的先驱,

平坦有力的牙齿可以轻松咬碎贝壳。

中国豆齿龙和多板砾甲龟龙,

便是这一家族中呆萌的成员。

圆盘般的身躯看似不很灵活,

六边形的骨板组成一身披挂。

楯齿龙类看似像龟却不是乌龟,

最早的龟类其实只有半身盔甲。

那是努力追逐小鱼的半甲齿龟,

它们只有在腹部才有重装披甲。

鱼龙家族也开始慢慢地兴盛——

喜马拉雅鱼龙和肖尼鱼龙身材魁伟,

能够在大海中掀起鼍浪鲸涛。

混鱼龙和黔鱼龙却与之不同,

一两米的体型十分玲珑娇小 。

长脖子的海龙类也开始出道——

四米多长的贫齿龙身材苗条,

安顺龙和新铺龙则精悍短小。

在广阔的陆地上——

爬行动物也是绝对的主导。

鳄鱼先祖们叫假鳄类,

成员有着迥异的相貌。

山西山西鳄尖牙利爪,

袁氏古鳄长吻重甲。

芙蓉龙却生性温柔,

背帆挺立小嘴无牙。

哺乳动物的先祖们是下孔类,

此时它们正发展得欣欣向荣。

成群结队地在沙漠中寻找绿洲,

身材壮硕呲着两只可怖的大牙,

——那是肯氏兽与吉木萨尔兽。

中国颌兽身披细密的绒毛,

警惕的守护着自己的爱巢,

——它们是犬齿兽类的代表。

还有躲在树丛后沙丘下的,

是摩根尖齿兽和凹哈镇兽。

这些田鼠般的小家伙看似微不足道,

却能跨越几亿年风雨飘摇,

竟然与我们人类一衣同袍。

恐龙的先祖们名叫鸟跖类,

这一家族此刻还不够强大。

小巧的艾雷拉龙和健硕的板龙,

在山林中已经随处可见。

而理理恩龙和哥斯拉龙,

也开始与巨鳄并驱争锋。

在中生代其余的时间里,

这个大家族将盛极一时。

命运给予了它们两亿年,

百卉千葩,如日中天。

侏罗纪 (Jurassic)2亿——1.45亿(年前)

跨越了五千五百万年光阴,

这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元。

名字源自欧洲中部侏罗山,

坐拥三大世代十一个阶段。

三叠纪最终以悲剧收场,

第四次大灭绝在此上演。

盘古大陆逐渐分崩离析,

导致了气候的剧烈改变。

很多生命没能适应变化,

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间。

那陨灭物种的旧有家园,

为恐龙演化提供了空间。

待到大地与海洋再次复苏,

新的生态圈如天堂般灿烂。

气候四季如春湿润而温暖,

蕨与针叶林遍布平原山川。

球花旁只见果蝇飞彩蛉舞,

枝杈间但闻螽斯鸣蚱蝉唱。

勤劳的昆虫帮助植物授粉,

两个种群的演化比翼齐肩。

在温暖清澈的大陆架上——

珊瑚、海绵与海星,

蛇尾、海百合与海胆,

腕足类、双壳类与腹足类,

还有与今天别无二致的鲎与龙虾……

一起组成五彩斑斓的海底花园。

在苍茫浩瀚的波涛之下——

菊石与直角石随波浮沉,

弓鲛与银鲛尽情游弋。

利兹鱼身上覆盖着数不清的藤壶,

如山般的身影淡定悠闲。

爬行动物也在大洋中争锋夺镝——

鱼龙家族身型如梭,

劈波斩浪快如闪电。

蛇颈龙们长颈桨足,

四下橹转稳定如船。

远处偶尔闪过可怖的身影,

滑齿龙带来了死亡的阴霾。

滨海天空中翱翔着各种翼龙,

这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

长长的无名指撑起大大的翼膜,

代表着脊椎动物真正占领蓝天。

长鼻狭头翼龙利齿外翻,

那是捕鱼的一把好手。

蛙嘴翼龙宽头细齿,

上下飞舞翻花如兰。

这些属于较原始的喙嘴龙类,

与未来称霸苍穹的翼手龙类,

在演化之树上一脉同源。

广袤大陆的霸主是恐龙王朝,

那庞大家族中拥有两大望族,

蜥臀目与鸟臀目各占半壁江山。

蜥臀目中的兽脚亚目是高效的猎手,

两腿奔走利齿尖爪,

身披绒羽华丽嚣张。

北美的双嵴龙是电影明星,

它与三叠中国龙同源异种。

单嵴龙鼻隆单峰霸气侧漏,

冰冠龙眉迎梳篦寒目流星。

异特龙咆哮草莽君临大陆,

永川龙呼啸山林列岛称雄。

建设气龙游猎丛林神出鬼没,

中华盗龙扬威朔方独侠大漠。

五彩冠龙玲珑八面绒羽覆身,

原角鼻龙机敏狡猾齿合爪张。

小耀龙四根尾羽傲娇潇洒,

树息龙长指扣树精准判探。

近鸟龙头顶红冠黑羽如墨,

始祖鸟长翼善舞风尘吸张。

蜥臀目中的蜥脚亚目是著名的巨兽,

长颈长尾四足如柱。

虽然禄丰龙与安琪龙的身材谦逊,

它们的后代却超凡绝伦体型庞然。

重龙前肢怒举撼地隆隆,

腕龙硕肩高耸引颈向天。

梁龙长尾如鞭身横如桥,

蜀龙尾舞骨锤潇洒凌然。

马门溪龙十九节颈椎长颈如虹,

双腔龙五十米身长鲸躯如山。

圆顶龙长途迁徙成群结队,

迷惑龙潜形沼泽诨名雷怪。

鸟臀目中的装甲类是此时的代表,

剑龙亚目家族昌盛非凡。

北美的剑龙身长九米,

宽大的骨板充血似火,

细长的尾椎尖锐如剑。

东方大陆的家族成员更加多样——

出没在四川密林之中的,

是华阳龙与多脊沱江龙。

它们不但背负的骨板犬牙参差,

一对巨大骨刺也可能装点肩环。

逡巡在非洲大陆上的钉状龙,

拱隆虬背上长出一排排骨针,

傲然挺立如长矛向天。

怪嘴龙身披片片鳞铠,

它是甲龙亚目的祖先。

弯龙和灵龙手足并用,

它们所属的鸟脚亚目,

巅峰时刻要等到下一个纪元。

隐藏在恐龙巨大身影下的,

还有一群娇小的动物。

母亲用乳汁哺育着幼儿,

它们是哺乳动物的祖先。

中华侏罗兽是古老的成员,

远古翔兽张开翼膜滑翔林间(见封面)。

獭形狸尾兽摆动着大尾巴,

欢快地畅游在溪水河湾。

它们虽然还都十分弱小,

无力与鼎盛的恐龙比肩。

然而命运却总是变幻莫测,

翻身做主的机会并不遥远。

白垩纪 (Cretaceous)1.45亿——6600万(年前)

跨越了将近八千万年光阴,

是有史以来最漫长的纪元。

名字源自漂亮的白色悬崖,

坐拥两大世代十二个阶段。

侏罗纪向白垩纪的过渡温和而平缓,

炎热湿润的气候是这个时代的重点。

即使是在南北两极也会四季如春,

融化的冰盖极大的抬升了海平面。

大陆被涌涨而入的海水割裂,

宽阔而清澈的浅海随处可见。

这是地球历史上最热的时代,

也是充满神奇物种的伊甸园。

菊石类依旧在碧波之间沉浮,

其中有些种类长得尺寸骇人。

外壳直径竟能达到一到两米,

触手长达丈许眼睛如同灯盏。

追逐菊石大快朵颐的是帝龟,

宽大背甲由肋骨与皮革覆盖。

薄片龙小心翼翼地游进浅海,

笨拙地趴在礁石上享受阳光。

如大蛇般迤逦游来的是沧龙,

十五米的身躯足以傲然四海。

沿着海岸曲折蜿蜒,

种子蕨林蔽日遮天。

这是最早的红树林,

倔强屹立在海陆间。

潮涨汐落的滩涂中,

几条小径幽密深远。

那是一群潮汐龙的“龙径”,

引导龙群觅食林间。

水面上忽然漂来一面背“鳍”——

那可不是角鳞鲨在林间水泽中觅食,

而是棘龙在水下游弋捕猎。

这位地球上最凶猛的渔夫,

十六米长的身材绝伦超凡。

五六米长的剑射鱼和锯鳐,

在它的利爪下也难以幸免。

类似的还有激龙和重爪龙,

都觉得鱼肉最为肥美香甜。

天空中突然略过巨大的阴影,

那是翼展十二米的风神翼龙。

它在林间如死神般从天而降,

猎杀大意的狮鼻鳄和伤齿龙。

而悠闲晒太阳的恐鳄却毫不在意,

凭借着它十几米长的身板,

一切纷扰它皆不以为然。

虽然温室效应是白垩纪的主流,

寒冷清爽的四季也曾短暂存在。

北中国板块曾有大片烟雨湖泽,

在沉积岩中记录下完整的生态。

这是热河生物群那奇妙世界,

万类霜天竞自由般如诗如歌。

初春的阳光融化晚冬的积雪,

无边丛林慢慢镀上一抹新绿。

潜龙慵懒瞥着成群的狼鳍鱼,

似乎根本不担心食物会短缺。

随着夏季即将到来,

叶肢介和三尾拟蜉蝣就会随处可见。

伊克昭龙任凭几只辽蟾爬上脊背,

在温暖的阳光下和东方塘螈发呆。

不远处水洼中长着几株中华古果,

顽强的伸展着最原始的花蕾。

它们的后代将会改变大地的面貌——

姹紫嫣红间蝶飞蜂舞,

芬芳馥郁处鸟鸣山间。

几只小盗龙鸣叫着在枝头滑翔,

乌亮的四翼闪烁着金属的光芒。

雄性尾羽龙展示着华丽的尾巴,

两只小寐龙舒尾展翅舞步林间。

中华龙鸟鬼鬼祟祟盯着爬兽宝宝,

却不知幼崽的母亲已经黄雀在后。

辽宁龙稀里糊涂混在鹦鹉嘴龙群里,

但没注意饥饿的帝龙正隐藏在附近。

热河鸟和燕鸟在空中自由翱翔,

它们总比悟空翼龙要灵活一点。

突然山林远处传来了一声低吼,

吓得饮水的锦州龙们仓皇逃窜。

那是华丽羽王龙一家出巡狩猎,

沉重的脚步抖动着厚实的绒羽,

上面还闪着昨夜寒霜星星点点。

此去向北不远就是无边的戈壁,

不一样的种群在那里生存繁衍。

卷云般的沙丘上积雪随处可见,

星罗棋布的沼泽薄冰晶莹如鉴。

大群的原角龙在顶着朔风迁徙,

伶盗龙尾随其后犹如狼群一般。

几只巨盗龙抖掉羽毛上的沙尘,

一群龙栉龙歌声高亢空灵幽远。

最难熬的是饥寒交迫的特暴龙,

大漠风霜将捕猎变得难上加难。

北美记录了白垩纪晚期的遗存,

这里的恐龙都进化出夸张体态。

荒原中间的一个水坑格外熙熙攘攘,

一群戟龙和一群野牛龙在争抢水源。

巨大的颈盾上尖角彼此纠缠碰撞,

低沉的吼叫顺风传得很远很远。

乱哄哄的角龙群身后是捕食者的身影,

暴龙母亲带着三只幼崽练习狩猎。

冒失的小家伙们刚要冲出去攻击,

却发现一头恐怖三角龙挡在眼前。

这头三角怪兽显然不太高兴,

冲着初出茅庐的小暴龙亮出尖角。

愤怒的母亲发出了骇人的怒吼,

一场殊死的搏斗看似不可避免。

一群冥河龙惊恐地望着这一幕,

从树丛后露出长满短刺的头颅。

艾德蒙多龙和格里芬龙也停下了迁徙,

试图找出这是哪里在上演许褚战马超。

一只阿尔伯特龙正在树下休息,

它刚刚将一条包头龙撕得粉碎。

可怜的甲龙身体竟被片片挂在树上,

晒干了供这嗜血恶魔日后慢慢享用。

也许通过白令海峡的路桥,

北美的恐龙也能迁徙到今天的山东半岛。

在诸城和莱阳的地层中,

相似的化石被慢慢发现。

中国角龙也曾经炫耀过它华丽的头饰,

诸城暴龙匕首般的牙齿也曾杀气腾腾。

身型魁梧的巨型山东龙也曾族群昌盛,

鼻饰高耸的棘鼻青岛龙也曾歌声空灵。

夕阳如火,碧海息波,

万物生灵享受着静怡的傍晚。

一条慈母龙仰望着慢慢升起的星辰,

却见到一道闪光突然划过苍穹。

一颗巨大的火球正在砸向地球,

它分裂、燃烧、带着凄厉的啸鸣。

这是一颗迷途的小型行星,

死神的魅影在它背后狞笑。

一刹那间——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江河湖海蒸发沸腾,

百米高的巨浪席卷大地。

大地山川四分五裂,

熔岩如火蛇般肆意奔腾。

灭顶之灾来得如此突然,

生命如同残花无情凋谢。

巨大的恐龙轰然倒地,

细小的昆虫灰飞烟灭。

从天而降的不仅是火厄和水厄,

无边的烟尘也助纣为虐。

尘埃遮天蔽日笼罩天际,

带来了漫长恐怖的严寒。

然而与之前的四次灾难一样,

生命依旧选择不向命运折腰。

凭借着一身细密羽毛和绒毛,

一群毛茸茸的小家伙逃脱了死神的指尖。

它们躲在自己的巢穴之中,

战战兢兢,瑟瑟发抖。

诚惶诚恐地盯着阴翳的长空,

渴望着太阳再次出现在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