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20-12-16阿米乃·麦提如则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解决策略存在问题

阿米乃·麦提如则

摘  要:道德与法制课程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科目,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行为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法制道德课程的教育更加契合素质教育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道德与法制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制意识,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使道德与法治能够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与法制;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化,道德与法制课程逐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生作为未来的国之栋梁,需要从小做好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其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法制观念。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对自身的行为和观念也缺乏主观认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制课程在培养学生品质与行为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新时期社会公民。

一、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的重要载体,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利用好道德与法治教材,并立足于教材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的小学生生性活泼且好动,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探求欲望,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同时也由于学生这样的身心发展规律,他们对新鲜事物认识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行为没有主观的认识,没有行为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没有道德上的约束力。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在将来成为具备法律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在今后的人生发展中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当前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培养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的观念

大多数教师在法制课程教学中只是针对教学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教学,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相应的品质。但由于教师的观念偏差,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与法制意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只关注学习进度和教学任务。由于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周期较长,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教育效果,大多数教师在应试教育和功利性教育的影响下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提升,而没有关注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厌烦趋势,培养道德与法制意识也无从谈起。

(二)漠视学生的主观感受

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在培养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的过程中忽略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就道德与法制课程中的概念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难以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自然没有培养道德与法制意识的观念。并且由于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没有与法制意识培养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难以有效吸收道德与法制课程中的营养,难以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针对当前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道德与法制意识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其意识和能力更多的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依托教材,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意识,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意识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和引导策略,在引导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引导,并且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优化自身的教學方法,从而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制意识。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作为道德与法制课堂的主体,在培养道德与法制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实际成长需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良好的课前导入,使学生认识到培养道德与法制意识对自身的重要性,并且在兴趣的驱使下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学到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与法制意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其准备相应的教学案例,让小学生在案例分析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属于自身的情感体验,并且能通过这样的学习将道德与法制意识扎根于自己的内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用道德与法制意识更好地指导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结束语: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意识过程中要依托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大作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道德与法治意识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和行为,使其通过学习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的深层次理念和基本内涵。

参考文献:

[1]黄艳珠.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J].教育观察,2018(05):111-112.

[2]姜海红.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刍论[J].成才之路,2019(03):12.

[3]高雅玲.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72.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制解决策略存在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法制意识教育研究
上好《道德与法制》课的思考与实践
让农村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更高效的几点尝试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制生活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