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教学中不同自我分化水平个体的网络和现实人际关系的建构

2020-12-16史毅峰张秀萍

新闻传播 2020年21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线上教学

史毅峰 张秀萍

【摘要】线上教学作为现实师生关系的虚拟场景在线重塑,是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个体在线的人际关系处理会受到现实自我呈现的影响,同时不同自我分化程度的个体在新场景中的自我呈现会基于新场景的重塑而有不同的自我表现心理和路径,基于网络人际交往的特殊场景,个体最终完成个体形象的塑造。本研究试探析线上教学作为个体现实人际关系建构的补充,对不同自我分化水平个体的人际关系建构,并探讨其基本路径和可能性心理。

【关键词】线上教学;自我分化;人际关系

自我分化理论是Bowen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其认为家庭情绪系统包中个人内心存在亲密和个体两种力量,分别使得个人与家人保持心理联结与分离。自我分化包括两个层面,内心层面的分化指的是个体能够区分思考和感觉系统;人际关系层面指的是个体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的同时保有自主性的能力。Friedman (1991)将自我分化定义为一种能力,即个体能够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能力,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同时能不被对方的相关情绪和行为所影响。所以自我分化良好的个体能够在个体化和亲密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而低自我分化的个体易受到外界情绪干扰,容易在压力下丧失思考,在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中也更容易失去自我感,所以有更大的人际关系相处困境( Kerr&Bowen,1988)。

此次疫情中,现实的师生人际关系转变为在线师生相处模式,这一过程中不同自我分化水平的个体在网络交往中的自我呈现不同。Peter等(2005)提出了“富者更富”和“穷者更富”模型,认为外向型个体的网络人际交往与现实中保持一致,会进行更多的自我表露并促进网络社交关系的建立;而低水平自我分化个体由于进入网络,会利用网络作为现实人际关系建构的补充渠道进行自我呈现(Wang& Wang,2011)。

相关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场景对下沉用户拉动作用显著,其中18岁占新增用户的五分之一,这一部分处于青春期的用户在这一阶段根据自我分化水平的不同,对于自身人际关系的建构也将更具代表性,而其他年龄段群体同样在处理网络人际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补充中受到自我分化水平的影响。

一、线上教学人际关系的表征

(一)时空新特征

网络的特性使得空间呈现新的特征与形式,社交网络中空间的意义“逐渐从地点中分离出来”,正如丹尼尔·戴扬在《媒介事件》中提到的流散仪式就是因为新媒介的出现,使得仪式的情境发生了变化,由于没有“可视”的具体依据,处于线上学习的学生只能依靠思考来推理所处的学习场景,但交流的弹幕甚至音视频连接都作为其他学生在线共同学习的证据,消解了个体的孤独感,在保障自身最低安全需求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呈现。

同时,基于位置信息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呈现个体的现实生活轨迹,例如一些线上会议平台根据个人信息进行推荐,使得人们的圈子呈现“共振”和“多维重合”的趋势,此时缝隙空间也被纳入各种社会关系网中,并在现实和虚拟关系中被生产和确认。同样,在实践中,由于社交网络的搭建,虚拟与现实的对接呈现一种流动化的趋势。线上教学随时进行相关内容的安排,并可以进行成果共享,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任务,并基于线上教学要求生产对应的微文本,这些内容挤入个体的生活空隙,并逐步完成个体碎片化呈现到整体形象重组。

(二)多场景冲撞

场景指的是人与周围景物的关系的总和,包括场所和景物等硬要素以及与此相关的空间、氛围等软要素。线上教学场景的搭建与个体现实所处的环境以及移动设备与场景五力之一的社交媒体的组合,通过多元软硬要素的组合,对个体形成多场景的搭建,从而受到多个场景内容的影响。多个场景中受众可以同时参与,并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穿越,并作为中介,将个人化的场景与他人的场景进行链接,在多个场景的叠加中,完成自我的多维呈现。线上教学作为特殊场景,在重塑过程中参与的个体决定了这一场景参与多场景交融的必然性。

二、个体的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

在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中,现实人际关系中高自我分化水平的个体在处理与包括家人、老师、朋友等的关系的能力和状况都普遍高于低自我分化水平的个体,而在网络人际关系中,高自我分化的个体趋向于减少与网友的互动,而这一点与低自我分化的个体相反,自我分化水平越低,越会增加与网友的亲密性互动和自我呈现。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担心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受挫,因而会选择网络进行自我表达,完成自我的呈现,这样避免了被拒绝的风险,即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

线上教学的受众中,年龄层的覆盖面较广,这一场景的搭建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自我分化水平个体的网络和现实人际关系都有着不同的影响。由于线上教学这一场景的搭建,提高了低自我分化水平个体的网络人际关系对于现实人际关系的补偿效果,也增强了高自我分化水平个体在两种人际关系中更加活跃的自我呈现与自我表露。

三、线上教学中个体自我表露探究

不同的场景带来不同的媒介内容,并引发不同的受众信息接触心理和具体的认知和行为。线上教学这一场景,不同于以往的在线教育,其是现实师生、同学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与复制,而在线教育将虚拟的网络人际关系作为学习课程的补充,进行小组互动,信息议题比较单一,导致转为线下人际交往的可能性较小。根据自我分化理论,不同自我分化水平的个体在网络人际交往中都呈现出较好的交往能力,因而线上教学这一场景中,分析个体进行交往的心理,并基于此铺设个体的表露路径对个体进行更好的自我呈現有着重要意义。

(一)网络匿名性下,受众狂欢

互联网带来了高度匿名环境,虽然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同时也诱发更多的受众表达与情感宣泄。个体能够自由表达观点,且存在于一个相对隐秘的环境中,虽然在线教学是现实关系的线上复制,但由于网络所营造的虚拟“共场”感,减弱了对于个体“共时”状态的感知,相对于彼此,仍然处于隐匿或半隐匿的状态,同时借助于技术,个体碎片时间的缝合与缝隙空间的弥合将进一步促成个体的隐藏。低自我分化的个体在隐匿状态下,也将更加主动进行自我的表露和呈现。

1.个体更多的自我呈现和表达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用户的自我呈现更加多元化,并可以利用相关技术对于自我表露的方式和结果进行优化与调整,即用户可以自主控制自我表达的方式与结果,例如多个在线会议平台改进屏幕显示方式和美化功能,包括人像显示的比例,美颜滤镜效果等,另外还有音频的去噪和虚拟背景功能,在隐匿个体个人和空间信息的同时,增加受众在网络空间自我表达的意愿,而这也是增加个人交往活动的重要前提。

2.亲社会行为的实施

亲社会行为指的是对他人和社会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他行为或者更加广泛的其他行为。而随着网络的介入,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场景也发生了变化,受到包括自然环境约束的消失、情境模糊性的减弱、旁观者效应的弱化等在内多重因素的影响。

在线教学场景中,情境明确,同时旁观者效应弱化。“流散仪式”下,受众的孤独感在没有弹幕交流时更为突出,学生在遇到老师提问以及其他同学处于困境时,在半隐匿状态下的个体将更愿意主动帮助他人,并且也会更活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因为现实场景中,帮助他人或者实施利他行为,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但在网络交往中,多种因素得到一定程度地规避,从而更有利于个体利他行为的实施,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自我形象的塑造和人际关系的积极建立。

(二)话语表达方式多元化与社会角色的消解

著名学者陈力丹在《精神交往论》中指出,语言的“二律背反”导致语言的分化与融合现象,随着网络表情等一系列非言语交往实践产物的出现,改善了语言交往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并进一步满足了人们交往中在场的信息传递与情感表达需求。

在线教学中,师生、同学关系的互动也将以文字的语言方式和表情包等非言语的方式进行,同时,由于在线教学场景的搭建,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虚拟交往消解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及建基于其上的社会差别,师生关系差别得到一定的弱化与消解,从而能够较为自由地进行交往,呈现出了某种意义上的“自由王国”里的生存状态。这样的状态对于不同自我分化水平的个体而言,都将促进其进行自我表露的意愿,同时由于表达话语的多元,个体自我呈现的方式和进行交往的渠道也更加畅通,同时由于低自我分化水平的个体有更强的网络交往意愿和行为,因而在线上教学场景中,低自我分化水平的个体表达能力也会越强,对于语言和非言语的沟通方式的使用更加灵活,在人际交往包括师生、同学关系的建构中也将呈现更好的效果,对于现实中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低导致的自卑心理,并进一步影响到成绩的学生,线上教学对这样状况有所改善。

(三)多空间交融,受众自由“穿梭”

互联网中,多种场景的塑造也为受众进行多场景的穿梭和跨域提供了条件。同时,受众也会以在线教学场景为主场景,自身作为中介,转运不同场景中的内容与信息,使得不同场景内的受众彼此产生关联,通过每一个个体的连接与信息传递,每一个受众也将有机会获取不同场景的内容,而信息的传递、分享过程本身也是社交的一种方式。而多维场景的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流散仪式”中受众的孤独感,从而增强了受众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并进一步促进不同个体的人际关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l]Bowen, M. (1976). Theory in the practice of psycho-therapy. In:P.J.Guerin(Ed.),Family Therapy: Theory andPractice(p.42-90). New York: Gamer Press.

[2]Friedman,E.H.(1991). Bowen theory and therapy.Handbook of Family Therapy.2,134-170.

[3]Peter,J. Valkenburg,P.&Schouten.A.P.(2005). De-veloping a model of adolescent friendship 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8, 423-430.

[4]李鲤.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架构[J].新闻与写作,2014(05):94-97.

[5]方清,安芹,自我分化与现实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进展,2014,4(04):632-639.

[6]谷學强,胡靖,非言语传播视角下网络表情的传播功能研究[J].新闻界,2017(03):42-46+96.

[7]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0-27.

【作者简介】史毅峰,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舆论学。张秀萍,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线上教学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工艺美术设计情境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