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细节 强机制 优化会计基础促提升

2020-12-16孙岑

财会学习 2020年33期
关键词:会计基础财务管理

孙岑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工作的重要基础,隨着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的深入,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为全面推进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公司着手从细节上挖潜力,在机制上找突破,规范经营活动,创新管理手段,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会计基础;会计稽核;财务管理

引言

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财务稽核制度,并梳理完善高效、便捷的费用报销和成本入账流程,确保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课题思路和适用范围

(一)命题思路和理念

为适应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全面梳理经济业务类别、财务管理关键节点和风险突出点,以业务全流程为主线,制定会计工作要求和标准,并形成长效机制,用常态化来巩固规范化。同时,以内外部审计、财务稽核和会计基础星级评价为手段,加强对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和约束,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工作成效,补充完善专业制度建设,同时提升财务工作对公司经营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和价值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思路,从业务前端入手,打通业财通道,解决业务、财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共同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适用范围和方向

会计基础工作覆盖公司全部经济业务,如日常业务、资金筹措使用、工程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控、税务管理、内外部风险管控等经营环节;从所属部门来看,覆盖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单位。

在开展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时,必须紧紧围绕公司经营发展需要,正确理解每项制度要求,将各项财务通用制度真正融入经济业务流程中,并根据公司经营实际、关键节点和风险管控需求设定详细的管理界面,进一步将业务所要实现的价值和对业务的具体管理措施进行深度融合,提高价值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协同性,从源头和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并使会计核算工作质效有效提升,同时促进会计工作由传统核算型向企业管理型职能转变。

(三)专业管理对应的指标及指标提升情况

一是抓源头。从工作前端入手,与其他部门协同配合,分类对业务进行梳理,总结业务特点和规律,并据此设定归口管理部门,制定列支标准和要求,分类制定成本费用入账规范和进度计划,优化相关制度规范要求。二是控过程。强化原始凭证审核把关,严格按照各类规范要求,加强对经济业务事项审核,确保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持续提升。三是重监督。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各类内外部监督检查结果,加强问题整改落实,提高财务人员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日趋复杂的业务的处理能力。以线上稽核程序为主要监督工具,及时反映错误信息,并对重大财务事项进行跟踪反馈,采取结果评价方式,对事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实现问题的闭环。

二、主要管理做法

(一)以完善工作架构为基础,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水平

一方面整合完善财会队伍,细化会计基础工作分类,固化管理标准和形式。根据公司所涉及的各经济事项,将财务工作细分为财税稽核类、工程资产类、核算类、预算管理类、资金管理类,并根据各专业类别对财务人员进行分组,各组成员按照所属类别梳理业务内容,科学设定标准,完成日常审批及核算事务,保证每项业务均能对口专业财务人员,从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增强工作流程及标准的规范化。

(二)以固化管理流程为支撑,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水平

一是对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梳理。按照业务性质、业务维度、操作环节以及重要程度对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进行流程规范,明确财务审核重点、所需要的附件支撑资料、审批(核)流程等内容,同时按照业务类别统一标准,明确各部门间的职责界面及审批权限,使得业务报销管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以标准化流程保障各项经济业务发生的规范化,切实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效。

二是规范业务数据集成,提高业财融合度,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结合各项考评指标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要求,对资产、物资、项目、员工报销等业务系统功能深入了解,从业务前端着手,理清业务与财务职责界面,打通业财通道,促使物资收发料、服务确认、资产管理、员工费用报销等业务从源头规范,真正实现将会计核算规范融入各项业务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过程中,促进会计职能由传统核算职能向经营管理职能的转变。同时,在各类经济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优化月度结账程序,严格落实省公司开关账管理要求及报表上报时效要求,遵循报表取数运算和稽核逻辑关系,每月最后一天完成对公司所属各单位账面数据的梳理,确保账表一致,严控报表质量,切实提升财务报表的时效性及会计信息质量。

(三)以长效沟通机制为动力,助推会计基础工作创优

建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财务与各业务部门工作碰头会机制,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对口沟通、共同梳理业务流程、强化管理制度的融合,促进财务、业务管理流程的协调配合,全方位、深入实现业财融合,有力推动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创优。对财务稽核、审计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从业务源头开始贯穿财务工作全流程,直至最后环节,由业务执行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商议,形成流程的最终规范建议,确保合规性的同时提高业务流转的效率。利用公司年度综合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对公司业务的全覆盖,并结合每类成本费用入账规范和预算执行均衡性要求,制定成本分月管控和月度通报预警机制,确保各类成本费用归集的时效性和均衡性。同时,严把审核关,要求费用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严格按照各项规范要求和标准,加强经济业务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核,突出核心环节的审核重点和人物,确保成本费用列支依法合规,进一步夯实会计基础。由财务部门会同业务部门一起学习和分析各项新制度,并由制度颁布部门牵头完成新旧制度的对比、解释和宣贯,组织相关部门加以落实。财务部门在推行新的管理要求的同时,积极向业务执行部门收集优化建议,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方需求,充分实现业务和财务在管理要求、管理标准和管理理念上的统一,提高各项规范标准的融合度,从而达到制度规范上的统一,为扎实推进会计基础工作做好保障。

(四)以专业培训为抓手,深化会计基础規范化应用

加强对非财务人员的培训,增强全员依法治企意识。从公司历年来接受的各项内外部检查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非财务经办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具体经办流程不熟悉而导致。因此,着重从普及相关制度、经办流程的培训上入手,分期组织各业务部门的报账员,对现行的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基础知识、业务规范操作流程等内容进行讲解,并列举发现的典型案例,帮助参培人员加深对制度政策的理解,从而增强公司全员的依法治企意识,为进一步提高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提供保障。

三、评估与改进

(一)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全面梳理经济业务从发起到结束的所有环节,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按照类别和节点进行抽样筛选,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追踪其从业务发生到财务入账的闭环管理全过程,采取全覆盖模式,针对业务所有的关键控制节点,按照从前至后、从开始到末端的顺序,将执行结果与管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暴露流程中缺陷。

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步骤:

1.选取样本

根据已经做好的业务分类,按照业务性质,理顺各类业务内容的循环规则,并以重要性为核心原则,逐一从每项循环中抽样,涉及重大事项或重要风险管控点将扩大抽样范围及规模。

2.执行测试

获得所抽取样本在业务流程中各个关键节点的运行记录,包括记账凭证、合同、线上审批流程图、各会签节点的签字记录等流程中关键节点的痕迹资料;对于无法取得痕迹化资料的业务流程,采用谈话、现场核查的方法进行测试,并对谈话和核查结果进行书面记录;针对需要重新计算进行准确性核对的关键节点,按照计算规则,重新进行计算,核实结果的准确性,并把计算过程详细记录于验证底稿中,用来佐证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于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异常,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并针对异常项目重新进行测试确认。

3.记录测试

基于第三方检查者的视角,将测试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重新计算的最终结果以及收集到的各项痕迹化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编号。

4.测试评价

在上述步骤执行完毕后,根据执行结果对业务流程的可行性、规范性、制度有效性、制度和管理的适应性作出评价。

(二)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待提高

公司目前已建立较完备的账务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但从实际的运行效果来看,各项制度规范并没有得到有力执行,很多人员没有正确理解和使用规章制度,并且缺乏一以贯之的执行力,相关制度条款约束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公司对各类会计基础数据的填列方式及内容作了明确规定,但仍出现了签章不齐、信息填写不全面、单据内容填写错误等问题,提高了会计信息不准确的风险。

2.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侧重于事后问题处理,缺乏事前防控

财务管理作为经济业务的末端,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目前也只停留在“事后处理”状态,无法对问题进行事先预防,提前防控能力较差,尤其是在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的今天,各类系统工具层出不穷,系统接口以及数据传输并不顺畅,如ERP、财务管控、融合平台等陆续上线,单一数据来源的核算模式和信息管理机制已经转变为多信息渠道和系统通道传输的业务集成模式,财务数据变成了前端业务的结果反映,因此在各类信息系统上线后,财务工作越发显得被动。

(三)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1.完善内控制度,健全内控管理体系,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提供保障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完善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能确保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扎实落地,促使会计基础工作高效顺利地开展。只有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控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界面,并结合有力的监督措施,才能使财务内控制度的触角延伸到经济业务的每个角落,保证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堵塞漏洞,避免管理失控、制度悬空,从而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提供有力保障。

2.前移财务人员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入口,从源头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为摆脱财务位于业务流末端的被动局面,促进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工作的再提升,就要加强财务人员参与生产经营的力度和深度,前移财务人员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入口,纵向使财务人员的工作融入业务开始之后的所有关键流程节点中,横向使财务工作融入各类业务类型的管理工作中,从而实现财务与业务执行管理的交叉融合。同时将对业务管理及执行的考核内容纳入会计基础工作的考核标准和方案中,实现业务与财务同管理、同考核、同推进,真正实现财务对业务工作从事前计划到事后反馈的全程参与,提升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3.扩大“财务人员”定义范围,扫除会计监督盲区

信息化环境下,低质量会计信息的产生与前端业务操作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客观,需要前端业务操作人员的密切配合,因此,要扩大“财务人员”的定义范围,将前端业务流程的具体操作人员纳入此范围中,并要求其行使相应的监督职责,对履职尽责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当中,进一步扩大会计监督范围,扫除盲区。

结语

通过不停地探索和尝试,公司在会计基础工作整体水平上有了较为突出的提升,同业对标指标均能稳定位于A段。

猜你喜欢

会计基础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微课在高职会计基础课程运用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基础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PBL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ERP下的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