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0-12-16邱颖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8期
关键词: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核心素养

邱颖

摘  要:在语文日益被重视的今天,小学语文作为打开学生语文世界的初始之门,其地位也随之举足轻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是教师灌输式的填充,学生扮演者配合者的角色。而现在学生要承担课堂教学中主体的重要位置,将小学语文的主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核心素养观念的提出更加标志着小学语文教学要面临着重大的革新,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践行核心素养也变成了众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思考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当代的小学生课外读物利用率不高,课内阅读只重视形式上的积累,不注重对文化之根营养的汲取,造成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在教学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心智等依赖心理的存在,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严重缺乏;而固定的“边城”式、围墙式的课堂也阻隔了学生社会参与的种种途径。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做到本质上的改变,重视文化基础、进行自主发展、实施社会参与,就变得势在必行了。

一、文化基础与小学语文教学

(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预习是进行文化基础积累的首要步骤。而预习的形式与内容,也应从单一的朗读课文和圈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词中解脱出来。教师应当正确的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的试听手段,丰富文化储备。比如:写人文章,可以在预习环节,让学生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甚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写作环境。写事文章,根据事情发展的脉络,勾勒出事情发展的顺序图。当然这是对小学中高年段的要求,而对于低年段,我们可以因材施教,让他们用其喜欢的绘画方式画出相关人物与主要事件。写景文章,可以设计游览路线图或者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最喜欢的景色角落。总之,预习要根据不同的年级的特点,设计适合年龄特征并重于文化积累的预习新模式。

(二)在课上,教师要具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批判精神,用審视的思维去引领学生,开拓思维。让学生打破课本的局限,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夯实文化积累。现在大多数学校已经换上了“希沃白板5”,资料、视频、音效都变得触手可及。在进行低年段语文教学时,可以用动漫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重点字词,甚至成语、俗语的主要意思,使文化的积累变得更生动形象、立体可感。对于中高学段的语文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以生活中熟知的知识为契机,进行文化基础的培养就变得尤其重要。

(三)课后的文化基础培育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当前形式下,作业的形式不能只局限于落实到笔头,而内容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对课文生字的掌握上。如何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内容呢?我认为小学语文应该重于感知和体悟,而不是死学书。书中的课文说得浅显易懂些,本质上无疑是让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优秀品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从简单小事件中明白深刻的大道理,从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自主发展与小学语文教学

自主发展顾名思义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不借助外力的发展,自己主导的发展。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虽然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有着显著的变化,但本质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辅助的教学。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自古至今,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轻而易举的。我在短暂的6年小学语文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个促进自主发展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的方法。

(一)自主发展从小培养,从细节之处培养。在重视能力发展的今天,把能力固定在课堂之上的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琐碎”时间,在早自习时,抽出1~2分钟诵读好词好句;在课下时,推广词语小游戏,让学习与娱乐相结合,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甚至利用课前一曲的时间,编唱词语歌谣。从小培养学生处处有语文,时刻离不开语文读写的意识。

(二)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独立的个体,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自主发展。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总是在思想上先入为主地认为,7~12岁的孩子思想幼稚、心智不成熟,离开教师本身根本不可能进步,更别说自主发展了。所以,在教学中的每个重要环节,都想着为自己的学生们“铺平道路”。其实,只要教师们用平等的眼光,审视自己面前这些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许多问题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三)学会放手,才能谋求真的自主发展。教师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我认为这个桥梁应该像“泸定桥”一样,只有简简单单的绳索连接足以,上面的踏板应该由学生搭建。只有学生意识到,自己身处没有保护的危险之境,才能破釜沉舟,放手一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若出现同作者的同类型文章,不妨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讲、去说、去讨论。往往学会舍得才有收获。

三、社会参与与小学语文教学

社会参与不仅仅是该停留在知识层面,它要求我们承担着必要的责任。在课堂上,我们总是一味想教会学生做人,却忘记了应该先告诉学生社会真正的需求,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所以,我经常会在我的语文课的教学中,融合小学综合实践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感知。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理念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推崇的重要理念之一。对于语文课堂上的知识学习,我们不能期待一蹴而就,它应该在家庭教育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进行,应该在社会大环境的引导下徐徐渐进地推动。毕竟学习就是为了能真正的和实践结合,这也透露着语文教学和社会参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实践创新、继承批判、勇于革新,是我经常对学生强调的。把课堂上学到的“死”知识,真生的用到现实中,变成“活”知识是我一直强调的。所以我经常会在我的课堂上,让学生上演情景剧。将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用你的理解表演出来,来告诉学生真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与核心素养息息相关。随着翻转课堂、课堂信息2.0时代等相关概念的提出,作为站在教学浪潮最前沿的教师,不应再故步自封、画地为牢,单单守卫课堂教学那一方土地,而应该行动起来,推陈出新为教育的革新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践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从今天做起,从你我做起。

参考文献:

[1]谢彬.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商情,2018,000(030):220.

[2]于飞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8,No.092(08):73.

猜你喜欢

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核心素养
网络民粹主义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
创设教学空间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
普利兹克奖2016新标向
从知识习得到知识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