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天气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植苗方法研究

2020-12-16朱景林丁京仲

吉林林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阴坡植苗阳坡

朱景林,丁京仲

(1.四平市国有林总场,吉林 四平 136002;2.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北方造林的一个常态现象:于苗木休眠期土壤融化后开始植苗,至苗木萌动时结束造林,随后即下雨,苗木成活率都很高,但之后至雨季前持续干旱无雨,又造成苗木因干旱和高温炙烤而陆续大量死亡[1]。面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调整抚育技术,为新植苗木创造庇阴小气候,使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而且不增加铲草抚育的人工成本。

1试验时间和地点

2020年4月在四平市国有林场山地开展造林,5月下雨,各树种造林成活率都在90 %以上,6月和7月则持续干旱,并且干旱程度超过往年。

2试验材料和方法

2.1试验材料

造林采用3年生红皮云杉、2年生樟子松、1年生平榛、1年生刺槐、1年生怀槐共计5个树种。

2.2试验方法

对以上5个树种分别选定阳坡、半阳坡、阴坡3种地块,栽植穴面直径为60 cm,进行比较试验设计,即每个树种的每个地块采用a、b 两种植苗方法:a方法为将苗木栽植于穴中偏南部(调整苗木茎于穴面偏南,距南侧穴缘5~8 cm)(图1a),b方法为将苗木栽植于穴正中(常规造林技术)(图1b),共30个试验小区。

造林当年第一次人工铲草抚育在6月初,除草穴面直径60 cm。

图1 苗木所在穴面位置

7月下旬对每个树种每块地a、b 两个试验按对角线机械抽样,分别调查100株,记录其中的成活株数。

对获得的成活率数据进行统计、t检验、u检验和方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各树种不同坡向、不同植苗方法造林苗木成活株数

各树种不同坡向、不同植苗方法造林苗木成活株数调查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各树种不同坡向造林苗木成活株数结果为:阴坡最高,其次是半阳坡,阳坡最差。各树种不同植苗方法造林苗木成活株数结果为:a试验成活率明显优于b试验。

表1 各树种不同坡向、不同植苗方法造林苗木成活株数

3.2不同植苗方法成活率差异

对不同植苗措施成活率数据进行t检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自由度f=n-1=14,学生氏t分布的t0.01=2.977。

以上t>t0.01,故不同的植苗措施差异极显著。

分析成活率差异极显著的原因,主要是试验a由于杂草靠近苗木南侧,起到侧方庇阴作用,避免了阳光直射;而常规的试验b,苗木曝晒在全光之下,造成极度蒸腾并承受高温炙烤而容易致死。在晴天午后用照度计观测:试验a的苗冠位置照度为2×104~3×104lx,试验b苗冠位置照度为9×104~10×104lx,相差显著。由此说明,杂草能够为小苗木遮挡一定的烈日直射,a植苗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小苗造林,但不适用于杨树等大个体苗木栽植。如果第二次铲草或割草抚育时天气仍然持续干旱,则a试验抚育穴面位置不变;如果雨量较好,则可平移穴面位置,使苗木处于穴面中央。

3.3不同坡向造林成活率差异

对阳坡和阴坡的造林成活率进行频率的差异显著性u检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阳坡成活率w阳=61.0 %

阴坡成活率w阴=67.8 %

=0.022

u0.01=1.695

以上|u|>u0.01,故阳坡和阴坡差异极显著。同理,阳坡和半阳坡、阴坡和半阳坡的成活率差异都显著。说明除了阴坡土壤干燥程度趋缓外,阴坡成活率高也与阴坡光照强度趋缓、日照时数减少有关。

3.4不同树种造林成活率差异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树种的成活率不同。由于各树种成活率不满足正态分布,为准确分析,需通过对成活率进行反正弦变换后,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成活率差异显著。刺槐和怀槐成活率显著优于其他树种,主要原因是与树种生理特点有关,这2个树种都属蝶形花科(植物大分类系统蝶形花科属于豆科),豆科树种造林成活率较高[2]。由此可以说明,在特别干旱贫瘠的立地条件上,宜栽植豆科树种。而采取a植苗方法,对栽植其他树种更为重要。

4结论

当年春季造林后进行第一次铲草抚育,在保持铲草穴径60 cm不变的前提下,造林定植苗位置靠南5~8 cm即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

四平地区属亚湿润气候区,采用a植苗方法获得了极好效果,在吉林省东部的湿润气候区更能获得理想的造林成活率。

2020年是不利于造林成活的特殊年度,苗木在5月成活后,从6月开始干旱2个多月,使得野草都很难生长,对苗木不能起到充分庇阴作用。如果在普通年度,采用a植苗方法一般树种都会达到更高的造林成活率。另外还需注意,穴面铲下的杂草要覆盖在穴面上,不能裸露穴面[3]。

猜你喜欢

阴坡植苗阳坡
北方干旱阳坡山地造林技术研究
山坡羊
北方常用造林工具介绍
不同坡向 坡位对祁连圆柏生长的影响
有关林线高低问题
浅谈植树造林的主要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