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饮食指导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0-12-16林亚红吴莉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胃癌依从性

林亚红 吴莉莉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社会压力的增加,胃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现阶段临床治疗胃癌手段主要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进行胃癌根治术。胃癌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应激反应及消化道解剖生理改变较多等原因,较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患者进食,从而导致患者营养不良[1]。相关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过程中对胃癌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饮食指导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2]。本研究中的饮食指导干预主要方法基于我国现行的饮食指导结合国外的参与式饮食干预,即患者以合作者及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饮食指导护理工作中,从而提高患者对其自身饮食管理的积极性和饮食依从性。研究选取本院42 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干预,旨在探讨饮食指导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 年1 月—2018 年5 月收治的85 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符合且均经我院病理科检查确诊胃癌;本研究内容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获悉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饮食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及文字识别障碍。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 例中,其中男25 例、女18 例,年龄为35 ~65 岁,平均年龄(50.2±6.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 例,初中以上17 例;胃癌分期:Ⅰ期10 例,Ⅱ期25 例,Ⅲ期8 例;研究组42 例中,其中男26 例、女16 例,年龄为35 ~65 岁,平均年龄(50.6±5.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4 例,初中以上18 例;胃癌分期:Ⅰ期11 例,Ⅱ期24 例,Ⅲ期7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胃癌分期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胃癌术后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一般护理、病情观察、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指导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饮食指导干预小组 选取我科6 名护理人员,由护士长和营养师考核胃癌术后患者饮食营养知识,成绩合格者方可入组。饮食指导干预小组由6 名护理人员和42 例研究组患者组成,可分组进行饮食知识指导及讨论。

1.2.2 具体实施方法 (1)分组讨论制定饮食计划:由小组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获取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平时饮食习惯及家庭情况等。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现阶段营养状况,在护士长的指导下与患者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制作简单易懂的营养饮食的宣传动画及图谱。(2)实施计划: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胃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解释因患者消化道重建需少量多餐、清淡饮食的重要性。饮食计划具体到患者每餐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盐的摄入量,并鼓励患者摄入适当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患者在护理人员及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食谱,保证营养需求。(3)出院指导:建立小组微信群,群内发放宣传动画及图谱并对患者介绍注意事项,如在进食过程中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应暂停进食。患者出院后,应定期在微信群发放饮食健康知识,并对有疑惑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患者之间进行病情交流、饮食经验交流,也可促进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及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干预后3 个月后,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应用所在科室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3]基础上制定的饮食依从性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包括主食类的依从行为、果蔬类的依从行为、脂肪类的依从行为、蛋白质类食物的依从行为、进食习惯等5 个项目内容,满分为100 分,评价标准为完全依从(90 ~100分)、基本依从(60 ~89 分)、部分依从(30 ~59 分)、不依从(0 ~29 分)。饮食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营养状况比较、对照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BMI、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饮食依从率比较

研究组的饮食依从性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社会模式的改变,胃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由于现阶段临床医疗技术不能攻克癌症这一难题,所以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临床上治疗胃癌的手术主要为胃癌根治术,因为胃癌根治术要切除患者大部分甚至全部胃体,导致患者消化道重建及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长时间的进食量减少再加上癌肿消耗热量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机体功能障碍[4]。相关研究指出,胃癌术后患者为预防肿瘤复发需要进行规范化的化疗,大部分的患者在化疗期间因为化疗药的毒副作用易产生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影响患者食欲,从而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较差,长期无法正常进食导致患者营养状况无法满足机体需求[5-6]。而大量研究证实,临床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干预可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增强患者的抵抗力[7-8]。我国现行的饮食指导比较形式化,未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饮食指导,导致患者饮食依从性较差;许敏等[9]研究表明,国外的参与式饮食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由于国外的医疗环境、文化与我国存在差异,参与式饮食干预无法直接应用在我国的医疗环境中。为探究针对我国胃癌患者术后的合理的饮食指导干预,本研究将我国现行的饮食指导结合国外的参与式饮食干预,即患者以合作者及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饮食指导护理工作中,从而提高患者对其自身饮食管理的积极性和饮食依从性[10-11]。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BMI、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饮食依从性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这证实了本研究中针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与马丽等[12]的研究结果相似。

表1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比较(±s)

组别 BMI(kg /m2) 血红蛋白(g/L) 血清白蛋白(g/L)研究组(n=42) 干预前 16.3±2.1 98.0±2.5 30.2±1.7干预后 18.9±2.5 106.2±3.5 35.4±2.8 t 值 - 8.548 12.369 6.125 P 值 - <0.05 <0.05 <0.05对照组(n=43) 干预前 16.2±1.8 98.2±1.4 30.4±2.1干预后 16.8±1.3 99.6±1.5 31.0±1.8 t 值 - 0.254 0.258 0.147 P 值 - >0.05 >0.05 >0.05 t 干预后研究组-对照组 - 5.149 8.546 4.218 P 干预后研究组-对照组 -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饮食依从率比较[例(%)]

综上所述,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干预,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胃癌依从性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