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

2020-12-16宋玉玲王佳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例数手术室消毒

宋玉玲 王佳欣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感染发生后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不仅对治疗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对患者的生命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现阶段,社会大众对医疗知识予以了高度重视,也高度重视医院感染事件的出现[1],因此,要想对医院感染现象予以控制和降低,医院要加大管理力度,尤其要加强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将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降至最低。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是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患者生命安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2-3]。文章主要是对90 例我院住院手术患者进行分析,表明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90 例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 例)与对照组(45 例),选取时间均在2018年5 月—2019 年5 月期间,研究组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23 例;年龄32 ~72 岁,平均年龄为(51.36±1.4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为(49.25±1.6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体征变化予以密切监测,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异常现象[4],应及时上报,同时,实施药物治疗,将药物使用方法等告知患者[5]。行手术室护理管理为研究组,具体如下阐述。

1.2.1 合理布局手术室 保证与治疗工作需求相符合,并对医院感染进行合理化控制。在手术室划分方面,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等是重要的构成内容[6],要进行合理区分,防止感染性手术污染的扩散。此外,务必合理安排手术设备和医疗器械,予以严格化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在手术室内各个空间中,要合理摆放好各种手术器械和相关设备器械等,防止出现随意摆放现象。

1.2.2 护理管理手术室环境 做好手术室卫生清洁和通风等工作,给予病房内空气流通一定的保障[7]。再次,将无菌化操作原则落实到位,在术前,需进行手术器械和设备卫生无菌操作,加强高温压力灭菌方式的应用[8],以此来进行消毒处理。最后。对医院手术室的感染情况予以监测,定期对手术室内的菌种和菌落数量进行检查。

1.2.3 环境管理 首先,要想避免科室内交叉感染的出现,一般来说,手术室要进行目的性分间,将感染间落实到位,隔离好洁净间和污染间。再次转入手术间手术患者,要结合区别性原则进行手术。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症状,要开展手术间消毒工作,为进行下一台手术创造有利的条件,将手术间的交叉感染降至最低。其次,要加强消毒管理,在手术完成以后,要消毒手术地面和手术室的空气,一天两次的手术室空气消毒即可。在同一手术间,如果需要接台手术,要提高对接台空隙的消毒的重视,一般来说,紫外线空气照射消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消毒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在消毒过程中,应避免闲杂人等随便出入。此外,在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情况下,要开展透析室的消毒工作,给予室内微生物数量的标准一定的保障。

1.2.4 术后废弃物的处理 对于医疗器械垃圾而言,必须要开展归类处理工作,结合相关废弃物管理条例进行分析,在手术室内,难免会产生医疗垃圾,所以必须要开展收集和存放工作。在医疗垃圾集中外运之前,分类包装非常有必要,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9],为外运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在手术室内,患者产生的分泌物,也要加强无害化处理方式的应用。在清除垃圾过程中,要做好归类工作,在固定的垃圾废物暂存点,做好医疗垃圾的归类工作,安排专职人员加强统一处理,而且还要及时消毒医疗垃圾的存放点。

1.2.5 监测手术室感染指标 对于手术室的患者而言,其病情往往都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对感染的预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患者的体质比较虚弱,也欠缺良好的抵抗能力,所以使用的物品如果与相应的标准不相符合,极容易导致合并感染的出现,甚至加剧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务必全方位、多角度地检查一次性使用物品,将不合格用品排除出去[10],如果器械需要重复利用,开展高压灭菌消毒工作非常有必要,给予消毒灭菌效果一定的保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和观察,在感染内容方面,主要包括手术切口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等。感染发生率=(感染例数/总例数)×100%。同时,结合自拟调查问卷[11],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种,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不适用χ2检验,则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未发生感染,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8.8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为82.22%,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在医院重要科室中,手术室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医院系统中,手术室的任务主要体现治疗和抢救等方面[12]。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对患者手术疗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是患者预后恢复的因素之一[13]。目前,有些医院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再加上缺少齐全的设备,一定程度上可能引发手术感染事件。因此,务必将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落实到位,将手术室感染情况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其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化操作原则[14],做好手术室清洁工作,将良好的治疗环境提供于患者。完善手术室环境消毒工作,给予手术室清洁度一定的保障,将手术室温湿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将手术室的人流降至最低。同时,医护人员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各种技能培训,合理控制好手术时间[1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对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后,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住院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增加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对住院手术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对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例数手术室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消毒攻略大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