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梨生产现状与展望

2020-12-16刘畅程显敏赵文清刘春光任爱华王晓祥韩继龙刘万达胡颖慧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6期
关键词:牡丹江分院科学院

刘畅,程显敏,赵文清,刘春光,任爱华,王晓祥,韩继龙,刘万达,胡颖慧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哈尔滨 150069)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是我国寒地果树种植区之一,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降水量少,湿度低,属于中纬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年平均太阳辐射为120 kcal/cm2,年平均气温3.6 ℃,年平均降水量542 mm,年平均湿度60%,活动积温≥10 ℃在2600 ℃左右,无霜期110~130 d。生产寒地特色的秋子梨,有诸多寒地特色,有其自身的优势。

1 黑龙江梨生产现状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的东北部,其中南部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松嫩平原是抗寒果树的生产发展区。黑龙江省建国初期,果树种植面积仅0.3万亩,20世纪60年代初有所发展,文革期间几乎尚尽,70年代后逐步发展,到1980年近40万亩,改革开发后,发展很快,1990年80万亩;2007年果树面积以发展近148.5万亩达到最高,生产水果64万t,年创产值14亿元,在农业收入占第三位。2017年黑龙江果树面积100万亩,其中梨22万亩,产量8.0万t。黑龙江省发展果树经济效益显著,一般情况下每公顷产果1.5~2.0万 kg,每公顷效益3万元以上。

黑龙江省的梨栽培解放初期几乎是零,1958年后,引入大、小香水和乔玛梨等,梨开始有一定的面积。利用抗寒资源与优质资源进行人工杂交培育品种,80年代后育出金香水梨、秋香梨、龙园洋梨、早香水梨、金恬梨等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后,黑龙江省的梨树生产发展加快,特别是金香水梨是牡丹江地区的主要栽培品种。促进了黑龙江省果树事业发展,水果品质显著提高。

2 黑龙江梨生产优势

2.1 绿色果品,与梨主产区相比,在生产过程中,施用农药次数少,果品污染少,为生产绿色果品提供保障。

2.2 果实品质好,受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分和我省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影响,使本地所生产的脆、软秋子梨营养物质积累丰富,生产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高,生物活性物质高,富含铁、锌、VC等营养元素,色泽鲜艳,风味浓厚,酸甜适口[2]。

2.3 时差互补性强,秋子梨是寒地梨特有类型,其果实贮后软香、味浓多汁、适于现代人口味,与省外白梨、砂梨、洋梨类型互补。黑龙江省地产果有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决定其优质果品在市场上必将占有一席之地,所生产的水果不仅抗逆性强,而且汁多味浓,酸甜可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2.4 建立出口俄罗斯水果基地,地理位置优越,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有1500 km的边境线,交通运输条件便捷,地缘优势突出。远东地区年水果消费量30~50万t,由于本地水果产量仅占总需求的0.4%~0.6%,水果基本上依靠进口[3]。目前黑龙江省已有15个口岸对俄开放,生产的优质水果在俄市场倍受青睐,供不应求。靠近口岸就地建立出口水果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地缘优势,通过绥芬河、东宁口岸有2万t鲜果销往俄罗斯。

3 生产主要栽培梨品种介绍

表1 黑龙江省栽培的部分抗寒梨品种

目前适宜我省栽培的秋子梨代表品种特性如下。

3.1 金恬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培育,龙香与早香2号杂交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4]。果实圆形,果皮绿色,贮后变黄,果面光洁,果点小。果肉白色,采时甜脆,后熟软化生香,汁多而甜。平均单果质量70.0 g,最大单果质量95.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可溶性糖含量9.90%,可滴定酸含量2.81%,维生素C含量104.5 mg/kg,品质上,成熟期一致,无采前落果现象。果柄中长,萼片宿存。树势较强,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抗寒能力、抗病性均较强。高接第二年开花结果,早熟,丰产性强

3.2 秋月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培育,龙香与早香2号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5]。果实圆形,果皮黄色,果肉白色, 肉质细,采收时肉质酥脆,采后可食,贮藏1周后肉质变软,汁液多,风味酸甜。品质佳平均单果重75.5 g,最大单果重85.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0%,可滴定酸含量0.25%。室温条件下贮藏15天左右,冷藏条件下 (25 ℃) 贮藏12个月。

3.3 雪香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培育,大香水与梨品种混合花粉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6]。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12.5 g,最大单果重125.0 g。果皮黄绿色,有光泽,果肉白色。肉质细,松脆,汁液多,香气浓郁, 风味甜酸, 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60%,可滴定酸含量0.22%,维生素C含量70.60 mg/kg,冷藏条件下可贮藏3~4个月。

3.4 金香水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培育,苹果梨与牡育48-64杂交选育而成,199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7]。树势强,树姿开张,光滑,萌芽力强。长,中,短,叶花芽均能结果。抗寒力较强,与秋香抗寒梨相似。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00 g,底色黄,阳面有红晕。果肉先脆后软,采后可食,肉细味浓,果心小,汁极多,出汁率80%~85%,酸甜适口。无石细胞,常温条件下,贮放20~30天后,开始软化变香,品质更佳,含糖高,可溶性固形物16.5%。金香水梨具鲜食、冻贮、制汁等多种用途。

在本次数值计算过程中,首先在求解器将定常流动改为非定常流动,开启组分运输模型,将第三相(NaCl)作为运输相,采用体积混合法对物质扩散进行求解。在Surfice Monitor中选取之前设置的三个坐标点作为浓度监测点。在Region中定于半径为15 mm的加料点。设置浓度计算残差收敛值为10-5,同时设置好时间步数,步长不易设置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个混合过程的把握程度,太小又会增加迭代时间,这里选用0.05 s,每个时间步长内最大迭代步数为20。

3.5 红金秋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培育,大香水与苹果梨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8]。树势强,半开张,树干灰色,1年生枝黑褐色。树势强,短果枝结果为主。栽后3~4 d见果,自花不实。丰产,6年生平均株产16.69 kg。该品种抗寒力,丰产性与晚香相似,冻害年份有1.0级冻害,黑星病和褐斑病发生较轻。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平均单果重242.5 g,底色黄,阳面有红晕,外观美,果肉细脆多汁,酸甜适口,味浓,可溶性固形物14.50%,土窖可贮至翌年5月份。

3.6 东宁5号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培育,苹果梨与青梅实生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9]。树姿开张,枝条粗壮,开张角度大,树干深褐色,表面光滑。新梢生长强壮,枝条暗褐色。抗寒性强于苹果梨,丰产性强。果实扁圆型,平均单果重345 g,最大果重610 g,果皮黄绿色,略有红色,贮后为黄色,有蜡质。果肉白色,酥脆,汁液多,风味酸甜,略有香味,品质上等。冷藏条件下果实可贮藏7个月,适宜鲜食加工。

3.7 早香水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培育,龙香与矮香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0]。树冠圆锥形,树姿开张。主干灰褐色,光滑。枝条粗壮,芽饱满个大,一年生枝黄褐色。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腋花芽形成能力和结果能力强,表现结果早的特性,第二年即可形成大量花芽,第三年达到一定产量,结果株率100%。果实圆形,外观黄色,果点圆形且小,中等密度,表面光滑,大小一致,平均单果质量67.0 g,最大果质量75.0 g。肉质细软,白色多汁,酸甜,芳香味,品质上,可贮20 d左右。

3.8 秋香梨

3.9 龙园洋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培育,龙香梨与(1-7+2-5)杂交选育而成,200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1]。树势强壮,树姿开张。芽萌发力强,成枝力中等。骨干枝分枝角度70度。新梢年平均生长量56 cm,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占85%。果实葫芦形,较整齐,果皮浅黄色,微洋红晕,平均单果重120 g,最大单果重350 g。果肉乳白色,果汁中多,甜酸适口,肉质细软,微有香气。含糖13.5%,梨汁中水分85.3%;可溶性固形物13.43%,可溶性糖10.55%,VC 18.5 μg/g,可滴定酸0.536%。品质上。

3.10 龙园洋红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培育,520与乔玛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2]。果实黄色,长椭圆形,阳面有洋红晕,平均单果重175 g,最大350 g。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软多汁,风味浓,品质好于市场上销售的洋梨品种“贵妃梨”。果实9月中旬成熟,普通窑可贮30 d。树势强壮,树姿开张,树冠较矮小,树体抗寒及抗病能力强。

3.11 友谊1号

友谊农场培育,鸭蛋香与大梨杂交选育而成,200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3]。果实阔椭圆形,最大果重283 g,平均果重158 g,果实底色黄绿,贮后黄色,少复红晕。果面光滑,果肉白色,肉质中细,脆、果汁多,味酸甜适口,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可食部分占92%,果心小,无后熟期,采后却可食用。鲜食可贮7个月,果肉脆不变质,皮无裂纹。冻藏后果面黑色油亮,果肉细脆、白色、味酸甜适口。

3.12 甜香梨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培育,南果梨与苹果梨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熟软肉型抗寒新品种, 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并命名[14]。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80 g,果型指数1.04。果皮黄色,有鲜红晕,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软,汁液多,风味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可滴定酸含量0.09%,维生素C含量5.85 mg/100 g。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果实9月下旬成熟,普通窖藏可贮120 d。抗寒性较强,抗梨黑星病。

4 展望

黑龙江梨今后发展应围绕食品安全,从“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出发,以乡村振兴为指引,以国内市场为导向,以优质、安全、高效为目标,早、中、晚熟品种均衡发展,加大并拉长市场货架期。积极培养省内果品深加工企业,借助我省梨特点,开展梨保健果汁开发。大力推广“果树基地+果品企业+市场”模式,树立自己品牌,打造品牌知名度,开拓销售市场。

猜你喜欢

牡丹江分院科学院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宁分院 王光勇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在重庆全面迈向智能化时代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团的兴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