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2020-12-16单龙云张春元

广东蚕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资源

单龙云 张春元

(天津农学院 天津 300380)

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景观在我国随处可见,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乡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回归乡村田园生活的诉求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实现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不仅是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还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1 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问题的提出

2015年3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并在2015年4月30日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1]。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根据现行经济结构而提出的,在人口经济密集地区实行集约化发展的道路,通过整合三地之间的发展模式,从而解决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

2016年11月3日提出的《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指出三地将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色鲜明、共赢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京津冀三地休闲农业建设。该协议的提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背景,让三地的农业资源以及各个生产要素形成互补,从而达到京津冀地区共赢发展的目标,通过协同发展让三地的农业得到跨越式、高质量的发展。

2017年2月提出的《京津冀三地休闲农业建设合作协议》指出将深度挖掘三地农业和农村的特色资源,通过整合三地优势资源以及当地特色文化,提升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协同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景观,并且沿京津冀区域打造休闲农业精品游览线路,构建起京津冀“休闲农业廊道”。

2 京津冀休闲农业具备协同发展的条件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通过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让其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最终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2.1 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和发展基础具有互补性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三地所具有的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可以相互补充和借鉴,并且可以分享和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服务项目,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性和互补性。其中在产业发展阶段,通过三地的产业分工,根据三地不同的农业产业类型,整合各地的农业资源。北京的农业属于都市型现代农业,该农业类型主要依托大城市优势,将设备和科学技术渗透到农业中,推动农业和科技创新融合;天津的农业属于外向型都市农业,天津拥有陆地与港口枢纽,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主要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河北的农业属于农区型农业,农业用地所占比重相对比北京、天津大。在发展基础方面,京津地区耕地资源较为缺乏,但是在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信息、市场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河北耕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大,劳动力较为丰富,但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需要有所改善。

2.2 京津冀区域地理区位优势

三地具有不同地理区位优势,在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生产要素、发展结构水平方面有差异性。山、水、河、海、湿地齐全,自然景观种类齐全,民俗特色鲜明,区域之间地缘相近,有共同利益诉求,各要素可以合理流动,实现帕累托最优。

3 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京津冀地区发展基础不平衡

2019年上半年河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4 200 万人次,营业收入64 亿元[2]。近些年来河北省精心打造农业产业园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许多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并投产,但是河北省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经营观念较为落后,并未与现代科技有效衔接;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较早,相关设施也比较完善,[3]待客人数和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并且首都城镇化发展分析报告中显示,北京城镇化率达到86.2%,[4]城市人口众多,庞大的市场需求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尤其是近年来实施以“互联网+”的策略,创新休闲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差异化发展,但是无法完全将产品类型与当地独特的文化特色相融合;天津滨海新区靠近渤海,拥有丰富的地貌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资源,现阶段为发展休闲农业打造精品线路、休闲农业精品示范园区以及改造示范村和示范经营户,形成具有天津文化特色的产业体系。天津虽然依托多元化的地貌环境开发了多种形式的功能业态,但存在缺乏品牌化建设等问题。总体来说,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产业政策、基础设施不同,导致三地在休闲农业发展上存在差异。

3.2 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

京津冀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普遍会出现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的问题,大规模无序性开发导致相关旅游项目以及服务类型同质化,并且在开发过程中忽视对目标市场的定位,造成产业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另外,缺乏科学有效的整体规划会引发管理不善、服务落后、环境受损等问题,同时因缺乏有效法律法规的规范而导致土地流转纠纷、非法占地等问题也浮现出来。

3.3 机制不健全

对于一些由外来企业、村集体组织、农户共同组成的休闲农场,其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在投入资金前期,各利益方缺乏合同制定以及相关协议规范的意识,不能从制度层面规范各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容易出现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从而容易导致后期再投资出现阻力,影响该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在投资机制领域,各个投资主体之间以及投资主体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着的关系无法运用合理的方式去协调,从而也无法保证各方利益。

3.4 模式缺乏创新性

部分休闲农庄建设缺乏创意,开发方式单一粗放,不能深度挖掘资源潜力,不能将地方特色文化与品牌建设融合。休闲农业最早诞生于欧美国家,起源于19 世纪60年代,可以让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放下快节奏生活,回归大自然。国外许多国家会根据不同地区特有的农业种植文化开展农业活动以及旅游观光[5]。我国的休闲农业起源于台湾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后其他地区才开始实行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农业旅游项目,但并没有真正将农业资源与生产经营特色结合。

3.5 配套政策不完善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因此需要制定各层次的配套政策,包括决策、协调、执行、参与、明确责任和权利,制定法律制度,协助农民完成休闲农业的建设和运行。虽然现阶段天津、河北与北京的产业用地政策基本相同,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无法保证各项政策能够完全落实,土地规划未能明确休闲农业用地和乡村旅游建设用地,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其建设用地以及配套设施无法得到保障[6]。

4 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4.1 准确定位,宏观引导

京津冀三地休闲农业协同发展首先要准确定位,整合三地的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形成合成效益[7],可以根据每个地域特有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去寻找哪些方面协同,选择和论证当地的地理位置、农业资源、农作物品种、客源市场、配套设施等,根据不同的游客类型制定不同的观光计划,在定位的过程中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突出乡村特色,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同时加强宏观引导,出台实质性政策。政府部门树立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发挥统筹、协同和监督功能,从而使地方与整体规划一致,提高农户的参与度。

4.2 合理规划,持续发展

实现休闲农业协同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特色优势相结合,从市场需求入手,真正了解游客当下的需求,科学合理布局休闲农业生态产业链,不仅应包括旅游业所具有的吃、住、行、游、购,还应考虑农业产业中从种植、采摘到农产品的深加工环节,把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休闲旅游结合,把工业化、市场化和生态、绿色、高效理念融入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中。休闲农业协同发展需重视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完善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在开发休闲农业项目时注重各项资源的循环使用,防止对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破坏性开发,强化对原生环境的保护,确保资源持续利用,效益持续增加,制度持续有效。

4.3 规范管理,提高水平

要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分工负责,协调管理。制定休闲农业发展标准,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成本效益体系,做到科学利用以及合理安排投资,明确各利益主体,保证小农户的收入。三地要统一政策,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及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信息通用共享,打造协同发展平台,加强人才培养,为休闲农业的协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要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及服务水平。

4.4 优化资源,创新模式

休闲农业协同发展需在观念创新、结构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因地制宜,匹配地方条件,注重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大力引进适合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名、特、优、新、奇农产品新品种,推广高效种养模式、高新农业科技以及应用先进农业设施,提高休闲观光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特色内涵。注重农业结构多元化(林下经济、种养)、功能多元(集旅游、娱乐、教育、餐饮住宿、体验、采摘功能于一体),从农业产业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出发,加快畜牧业、种子种苗、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和服务。深入挖掘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内涵,发展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业园。

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和高校的科研合作,创新经营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的休闲观光理念,加强自主创新,探索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

4.5 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发展休闲农业应该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将区域性基础设施作为投资的重点。大力挖掘各乡镇特色文化,美化乡村环境,吸引国内和国外企业或公司投资,以股份制或合资经营等方式联合开发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旅游服务业关键是要给游客从视觉和感官上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要完善基础设施,而这就主要涉及便利的交通以及完善的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环境治理、安全保障等,并建设符合标准的住宿、饮食、卫生、安全设施,做到设施齐全,标准规范,健康发展。

推进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首先要统筹三地关于发展休闲农业的政策,在政策上规范、引导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并且可以依托各自的土地、资金、人才、品牌、服务等要素,实现三地优势的融合。由此可以得出,协同发展不仅要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和贯彻落实,还要依靠其自身的准确定位推动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和模式创新,当具备了联合协同发展的可靠基础,就能够进一步突出区域特有优势,提升京津冀三地经济、文化、生态效益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资源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给资源分分类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