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你走近讲理村

2020-12-16山西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旧村讲理饮用

@山西

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本期《中华地名》,由我带您走近我的老家,一个名叫“讲理”的村子。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个村子的人们是不是都很会“讲理”,或者这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年长的人似乎也说不清楚,于是就有了普天下都说的那句: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清朝雍正年间的县志中,对这个村子并没有具体的记载。看来,“讲理村”的得名距今不会超过三百年。

此刻,我们位于1989年因地震毁坏的残破旧村子中。此时的情景,就像当年传说的一样。父亲曾听他爷爷说,大概他的爷爷也是听别的老人说——这个地方原来杂草丛生,乱石零落,因地得名,人们就开始叫它“乱圐圙”。最早来的两户人家,一户是兄弟两家,另一户是一家。后来也就有了村里的两大姓氏。村里人和和睦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途经此地的商人,因为经济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当地人你一言我一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这场纠纷和平化解,从此传扬开“讲理村”的美名。

现在让我们再看这里的地标——村子里的水库。这是父亲年轻时参与建设的水利工程。这个水库面积不算很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眼就看到头,绕水库一圈也就是个把小时。但就是这样的小水库,在儿时的记忆中,却是汪洋大海。这小小的水库,是那个兴修水利的年代缩影,更是留下村民建设的家乡记忆。

我就出生在这个村子。我妈坐月子时,姥姥还经常到水库边给我洗衣服。听姥姥说过,每回在水库边,她都害怕有水鬼伸出手来。当年这个水库刚淹死了一个知青。在水库西北方向的岸边,有几口汩汩涌动的泉眼,泉水很是清冽。想必村子里的人们饮用的地下水一定和这些水是同源的吧!加上村子是火山岩层的缘故,村民饮用泉水,都长着白刷刷的牙。而十几里外别的村子,很多都是因为水质含氟量高,人们满口黄牙。如今村村都饮用上了自来水,这种差异也就不复存在了。

站在高处,让我们再看看,远处影影绰绰有一条大河。那就是桑干河,村子距离桑干河也就二里地。小时候回爷爷奶奶家,还常常跟随几个大大(当地人对叔叔的称谓)到河里捞虾抓鱼,还碰到过水草边的长虫。1989年地震后,国家领导人到当地慰问,很快村子整体就近搬迁。

旧村子的房屋院落早已风化剥蚀,现今已平整为田地。新村子距离旧村很近,翻过旧村的北坡就到了。新村是十里八村最早盖起大瓦房的,如今带有年代感的布局依旧整齐,村村通也到了村里的主街,家家户户都是补贴用电取暖……一切都变了,唯一不变的,还是讲理村人的热心肠和能说会道。

走近一个地名,分享一段故事。感谢您收看本期节目,再会!

▲优点赏析

本文语言质朴通俗,又饱含有浓浓的人情味,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作者从村子的历史讲起,让文章具备浓郁的人文气息;随后融入父辈建设家乡的辛劳,新村建设的非凡成就,让文章又有扑面而来的时代感,可读性强。

猜你喜欢

旧村讲理饮用
数学教学要“讲理”——从新课标的变化看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周边旧村改造的困境与策略——以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周边旧村为例
新政!广州旧村改造整合土地及异地平衡工作指引出台
增减挂钩土地复垦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及生态效应
浅谈旧村改造住区景观设计探索研究
胖大海的不良反应
每日喝咖啡降低10年死亡风险
医生提醒绿豆汤限量
讲理的人
“爱不需要讲理”是什么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