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成都“博物馆型文创”发展的思考

2020-12-16

一带一路报道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创成都博物馆

成都博物馆

文化创意产业以其低耗能,高附加值的巨大优势,成为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物馆型文创异军突起成为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具有一定收藏、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提高博物馆经济收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旅游资源富集,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众多,加快博物

By virtue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 added value,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has become a new and highlighted driving force for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Since the 1990s, emerging museum-bas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business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is industry. Developing museum-bas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with the collective,appreciating, and practical value can satisfy people’s demand to enrich cultural life and generate higher benefits to museums. Chengdu, the National Central City of China, is blessed with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and various museums, providing sound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s to spur the museum-bas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business.To this end,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e following viewpoints.馆型文创产业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和条件。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思考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博物馆型文创”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各行业各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博物馆文创的设计与发展同样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其纷纷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加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互联网、大数据、VR、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正描绘着文创产业的新业态。

如今,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特别是大量的年轻人会选择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对于年轻人来讲,其不仅是信息的窗口也是工作的平台。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线上发布,可以扩大宣传面、传播度,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同时,也可以收集到人们对产品的意见反馈,为进一步改进和丰富博物馆文创产品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2017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一档节目《国家宝藏》,成为当年的爆款。通过全息投影、VR、AR、AI等技术,让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活”了起来,赋予其新的生命,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迅速扩大了人们对博物馆的了解,让更多的人通过博物馆文创爱上了博物馆文化。

思考二加快发展 “博物馆型文创”成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成都是四川省会、副省级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文化中心,辐射面广,具有发展“博物馆型文创”的区位优势。

成都2019年常住人口1658 万人,城镇人口1234 万人,城镇化率74.14%;国家级科研机构30 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 个,高校56 所,各类人才约389 万,具有发展“博物馆型文创”的人才优势。

成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全国十大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网红打卡地。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市拥有公立和私立博物馆80 多家,博物馆类型有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综合类和特色主题类,具有发展“博物馆型文创”的资源优势。

思考三成都加快发展“博物馆型文创”的建议

(一)博物馆文创开发要突出博物馆藏品的文化价值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博物馆旅游的兴起为博物馆文创发展提供了机遇,博物馆的藏品是文创设计的重要来源,文物的造型、功能、纹饰、色彩、文字、历史背景等都是文创设计的灵感来源。做博物馆文创要注重创造附加值,根据不同消费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

以成都博物馆镇馆之宝——“镇水神兽”为例,这尊生于秦汉埋于西晋约2000多岁的千年神兽,其圆雕石刻在中国目前的发现中极其罕见。据考证这尊神兽与镇压水精有关,是李冰治水所用的五只石犀之一。所以在利用它的形象和历史背景开发文创产品时,可考虑面向专业人士研发镇水神兽复制品,通过三维数据精准建模,依照文物原型完美还原镇水神兽,让他们直观了解神兽的各个细节;面向大众群体,可利用神兽原型大胆创造并提取有用元素,运用到饰品、围巾、服装、文具、生活用品、邮寄明信片(石犀邮局)等系列产品上。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要突出地域特征和个性化的品牌表达

目前国内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多数销售的产品都停留在表面图案的使用上,款式大同小异没有差异化,没有地域特征,就其根源还是缺乏对文化深度的挖掘,设计理念和创新力度不够。博物馆型文创应从单一的设计产品转变为线上线下的结合,展览整体的布置,文化空间的整体研究,再到对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和提升,创造出高附加值产品,使其成为文化与经济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文创有着非常强的渗透性、辐射力和融合力,博物馆文创研发必将越来越综合,比如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项目文创开发,从原图的复制,到运用高科技让文物动起来,再到直接把图中的场景实景化,营造出一个沉浸式互动剧场,让观众亲身体验大宋的繁华,再到VR 游《清明上河图》身临其境的体验。这一系列的创造让一幅古画得到最大化的宣传和运用,极大提升了文物的价值。

(三)博物馆文创要突出衍生开发和升级换代

文创产品也是商品,博物馆文创研发要符合市场规律,明确定位,用不同风格、功能、价位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创意让馆藏文物变得亲切,博物馆文创空间巨大。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一批文创开发明星博物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注重与腾讯、百度、阿里等企业携手,开发的文创产品跨越了博物馆的围墙,成为“网红”产品。比如,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种类突破一万种,文创产品收入超过15 亿元。

成都拥有金沙太阳神鸟、成博镇水石犀等独具特色的宝藏,具备强大的知名度和传播力,主题文创只要设计精美、实用性强,就备受欢迎;如果深入发掘其价值,实行综合开发,将能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

2019年3月,四川古蜀文明特展亮相罗马An exhibition about Sichuan’s ancient Shu civilization is held in Rome, Italy in March 2019(本版图片 东方IC 供图)

博物馆文创开发要突出博物馆藏品的文化价值Cultural value of museum collections should be highlighted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文创成都博物馆
陶溪川文创街区
刘力萍文创作品
博物馆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