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水利景观生态视角的郊野型水岸空间设计

2020-12-15张娟

绿色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生态设计空间规划

张娟

摘要:指出了水岸空间是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是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景观空间,也是亟需保护的生态敏感区,其环境规划设计对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许昌市颍汝干渠两岸生态景观工程为例,探讨了水利工程中如何保护岸线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水岸空间。

关键词:水岸景观;生态设计;空间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13-0077-03

1 颍汝干渠两岸景观整治工程的背景

颍汝干渠位于河南省许昌市,渠道总长约44 km,流经襄城县、建安区、经开区和魏都区四县区,承担颍汝灌区37.5万亩供水任务的同时,也是市级生态水主水源、生活用水备用水源、部分工业用水水源。作为许昌城市空间的主要生态廊道之一,组成山水格局框架,营造蓝绿交织的郊野环境,并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1]。

工程治理内容包括渠道清淤、生态护砌加固、安全防护、新建涵闸、堤顶道路完善等。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安全,对干渠全线左岸12 m、右岸15 m宽的管理范围实施景观绿化工程,并对干渠沿线的河汊、沟口等重要节点进行小生境修复。

2 近年来水利景观生态设计的发展趋势

2.1 严格划定管理范围,明确建设目标

河湖健康并不是片面追求原生态,而应该是在最大限度满足人类需求的基础上保护河湖自然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首先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的管控与保护,划定管理范围,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改造介质,恢复退化的陆生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持生物和生态多样性,确保生态保育林带结构完整、功能有效,发挥生态基础设施作用[1]。

2.2 重视治理和开发,完善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理念下的水利景观规划体现了新時期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不懈追求,也展现了人对自然主观能动性的提升。遵从自然过程的系统化设计途径,对滨水区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包括水系梳理、土地利用和历史文化,主要集中在河道疏通、防洪设施、空间形态整合、交通组织、绿化及开放空间体系、度假旅游及重现历史人文景观等方面[2]。

2.3 文教功能比重增大,重现历史人文景观

水岸地区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或许没有水质保护那样迫切、突出,但由于水是始终伴随人类社会演化发展的核心资源要素,与水相关的文化传统往往不同程度地塑造了地方特色的文明形态。将文化要素与环境提升结合起来,提供参与自然过程的场所,对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意义重大,更利于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价值。

3 本案设计技术要点

3.1 设计原则

3.1.1 生态优先、低成本维护

以保护区域水系统的安全性为前提条件,强调生态效益,合理利用颍汝干渠沿岸的原有自然条件进行景观营造;创建层次分明、树种多样稳定的植物群落,为动植物提供自然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原有可保留高大乔木全部保留,新增苗木的选择充分考虑维护成本及成活率,以堤岸生态修复为侧重点,增加景观异质性,以有效达成修复环境和生境保护目标。

3.1.2 因地制宜、因形就势

水利工程是人类合理利用自然的证明,水利景观是水利工程发挥功能性的延伸,建立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考虑水土流失、调配水资源、协调岸线等问题,依据地形特征进行规划设计及实施,避免大开大挖。

3.1.3 本土特色、郊野风貌

绿化树种选择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适度引进外来树种以发挥生物多样性功能,通过改进植物群落的树种组成和结构,也能够有效提高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水平[3],使水源地成为本地鸟类的优质栖息地,促进和保护农林作物的生产。以林带的构建为过渡,对堤岸与农田、郊野肌理进行空间衔接,营造具有地域特征的郊野风貌。

3.1.4 共享空间、适度参与

非水源地保护区域范围的景观设计选择使用人群流线,综合考虑生态、景观、游憩三者关系,保证颍汝干渠景观带的公益性、参与性,为行人提供清新优美、舒适自然的公共活动空间;注重颍汝干渠与周边居住区、村落等的和谐共存,将生硬的人工渠道转化为能够感受到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水岸灵气和绿荫风情的郊野风光带,打造集保育与观景、休闲与教育、涵盖多元文化功能的绿色长廊。

3.2 功能分区

3.2.1 纵向分区

沿渠道水流方向将干渠及两侧景观带划分为管理范围、防护林带、产业林带三部分。干渠左岸12 m、右岸15 m为管理范围,管理范围外50 m范围内为防护林带,防护林外为不小于50 m宽的产业林带。其中管理范围绿化是针对堤顶路视角设置的观赏性较强的景观林带,包括两岸堤顶路内外侧;双侧50 m宽防护林带是针对水源地保护、水源涵养以及生态防护设置的防护功能完善的水源保护林带。双侧50 m范围外的产业林带则结合现状用地功能,适地、适种发展蔬果采摘、郊野休闲观光、乡村度假康养等多项服务性产业,合理增加创造经济效益。

3.2.2 横向分区

颍汝干渠任庄闸上游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任庄闸下游穿过许昌市区且为非水源地保护区,因此,从横向上将颍汝干渠及两侧景观带划分划分为城西休闲健身区和水源地生态保护区两部分,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图1、2)。

3.3 设计内容

3.3.1 红线控制,构建生态防护网络

规划将干渠两侧管理范围定为严格保护的生态控制红线,红线两侧50~200 m范围内为生态控制带,完善渠道的水源涵养、生态防护功能;控制带外侧设置生态防护网络,具体范围参照该处的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确定。在水源区保护区内形成线、带、网、区相结合的生态保护体系配置模式。

猜你喜欢

生态设计空间规划
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探索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智库挂牌成立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当下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在平顶山召开
浅析生态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生态设计推行现状与建议
“生态设计”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之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