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思路

2020-12-15安粉粉田金宝

文理导航 2020年35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培养数学

安粉粉 田金宝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平时注重学生的顺向思维的训练,轻视了逆向思维的培养。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力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空间和思维灵活性。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逆向思维能力训练,我们切忌片面地追求逆向思维能力训练而削弱顺向思维训练,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提升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数学;逆向思维;培养

逆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综合能力。作为思维形式逆向思维蕴育着创新思维,是学生必备的一种思维。教师教学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训练,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想象空间的发展和思维的灵活性。能使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新理念,从不同的方面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在思考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最终能够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与大家探讨小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一、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结合学情,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思考中收获知识。小学生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性的知识,学生学习数学基本概念的过程是发展他们抽象思维、培养其归纳、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历程。所以,一定要学会按一定顺序去思考。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如加减、乘除、多少、涨降、长短……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前行,就必须在备课时把教学内容中逆向思维的因素挖掘出來,精心创设情境,精准设计逆向问题,并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方法的训练,慢慢地给学生渗透逆向思维意识。如判断“大于直角的角都是钝角”、“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正确吗?像这种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其实背后隐藏着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互换,学生往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矣,一不小心便掉进了老师设好的“陷阱”。还有“苹果比梨多,梨比苹果少”、“72.6%去掉百分号,扩大多少倍?46.8加上百分号,缩小几分之几?”以上问题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在互逆中,目的是打破学生的常规思维。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学过的概念、定理辨析得更清楚,运用得更准确,还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

二、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量、摆、拼”……的活动要求进行操作,去观察、推理、归纳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思维。教材设计了大量的空间操作练习,按照我们的常规思维去解决,有些题学生无从下手,这样一来既浪费了时间,又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果从逆向思维去分析,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功。例如在五年级学完多边形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操作题:在一组平行线中画出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这道练习题设计的目的一是考察学生对平行面积公式应用是否灵活;二是考察学生是否懂得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学生起初无从下手,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我们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在平行线之间,也就是说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相等?一语击起千波浪,学生思维之门打开。经过交流讨论,学生明白了图中所画的平行四边行,它们的高是相等的,那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高一定,那么,a=S÷h,底也是一定的。这时候,学生动手,截取相等的底,很快就画出了许多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三、在算法多样化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改变。但我们要把算法多样化应与一题多解区别开来,算法多样是优化算法,不是算法越多越好。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图形公式、运算定律等,教师过度强调顺向记忆,以致学生在死记公式、运算定律,在使用时方法过于呆板。如在六年级比的教学中,出示这样的练习题:6:( )=0.5,( ):12=0.5根据学生的思维“前项比后项等于比值”,现在要算前项、后项,学生看到后一脸茫然。这时教师诱导学生把比跟除法和分数联系起来,学生豁然开朗,出现了两种方法:前项÷比值=后项,后项×比值=前项;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又例如在数学擂台赛中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2=132大部分学生答案(13×13)=132,个别学生答案为:(1+3+5+7+9+11+13+15+17+

19+21+23+25)=132,学生很好将数学与形结合起来,展现出了其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中能设计些多样化计算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其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在情境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就是解不完的“数学结”。备课时教师要精心创设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情境,给学生创设问题,引发学生去大胆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灌输了大量的概念、数量关系,总结了许多方法,帮助学生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长期以往学生思维形成了定势,学生解决问题往往墨守成规;遇到条件复杂的习题,能够打破常规从题中已知条件入手,联想到条件的对立面或相反的方法,往往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思路处于一个新的情境。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还提升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坚持综合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才能真正养成学生良好的逆向思维能力,灵活使用各种方法,为创造性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花涛.谈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08

[2]尚书霞.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J].软件:教学,2015

(宁夏隆德县第一小学,宁夏 固原 756300)

(宁夏隆德县第三小学,宁夏 固原 756300)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培养数学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