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之我见

2020-12-15姜丽华

文理导航 2020年35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姜丽华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某些教学过程过于单调,其难以激发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了教师教学探索的重点。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并结合创设适宜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等策略去对学生做出引导,激励学生在数学问题探索过程中对问题答案做出多方思考,融入新课程改革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体现,它也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思维。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时,应突破常规教学方式局限。不拘泥于某一特定结论,应以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思维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引发点。注重新理念融入模式下,激起学生的学习思考。敢于创新,了解创造性思维引发要点。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良好教学氛围

(一)做好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贯彻于教学的始终,更新自我教学观念。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理解学生思维引发的一些基本突破口。通过研究初中数学教材,寻找到数学教材内本身就具有的一些创新因素。结合这些创新因素,对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出探寻,寻找到课堂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共同连接点。在进行教学氛围创造时,要做好创新,努力教会学生一些质疑求解方法。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这一课程时,教师在课堂上就给学生提出了如下一道题目——已知某地拥有一片62.8米的篱笆,请同学们将其设计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看看谁设计的花园面积最大。对于这一道题目来讲,它与学生的学习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学生在看到问题时也会不自觉地联想到生活中的篱笆圈地问题。之后他们会在草稿纸上认真探索该道题目的引发点,最终了解到面积的取值大小与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他们会在同一周长取值模式下,计算出不同图形的最大面积,最终成功解题。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好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以学生作为根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时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变为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去做的也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开创一些独特的教学情景。教师不能够霸占讲台,要改掉以往的滴水不漏教学模式。给出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此思考空间内进行知识学习。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周长》这一课程时,教师首先就抛出了这样几道问题——三角形是怎样一个图形?三角形的周长有着怎样的特点?在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教师给集中起来了,他们非常想要了解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情况。接着教师并没有直接引入新课,而是要求学生拿出一段铁丝。将其折叠成三角形,之后再测量三角形的各边长。将其组合起来,求解三角形的周长。这样一个实验演练过程比以往的单调讲解更具有效性,学生在学习时会基于自我学习思维的发散了解到三角形周长的求解方式。在理解三角形周长之后,教师可以顺势建立学生的学习框架。由三角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公式开始引入,建立一个完整的三角形知识解题体系。注重学生在探讨过程中的参与以及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重视新知识引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是其认识世界的一种内在体现,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以此种内在推力去发散学生思维。对学生的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应用米尺去测量人的高度,了解人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通过大量的实践,学生能够了解到人的高度和影子长度成一定的比值,其比值是不变的。当大量的数据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学生也能够成功的燃起对于本节课程的学习兴趣了。教师之后需要去做的也是根据教学情况安排一定的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了解到三角函数的基本分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理解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这三种。这三种函数的学习过程有着一定的差别,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教学余弦函数,之后再顺势引入余弦函数、正切函数。通过不同知识的引入教学,让学生在新知识融入过程中理解知识内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注重课堂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认识到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学生通过仔细思考所获得的结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也要顺利地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为学生的学习过程铺设良好道路。教师有时可以给出答案,让学生探索解题过程,还有的时候则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问题解答。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程时,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这样的——教师首先给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探索一下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大多数学生都认真审视了自己周边的材料,他们开始思考怎样设计出实验去验证圆的面积。一些学生提出将剪开的圆的纸片拼接成长方形,之后再计算其面积。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推论一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结合解题过程顺利求解问题。学生通过发现能够知道自己拼接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而宽则等于圆的半径,所以他们得出了圆的面积就是S=1/2πdr。对于学生在課堂上的此种优秀表现,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之后要求学生对公式进行总结,推导出圆面积的一般公式S=πr2。这样一来,原本还有一些复杂的圆面积推算过程就变简单了。学生通过自我思维发展,了解到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应重视数学课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注重愉快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只有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收获。这是一种在劳动中获取成绩的快感,它会激励学生不断向前。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愉快体验,对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做出及时评价。

例如在教学《正数与负数》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有理数这一章节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入。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思考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是什么?正数和负数的区别在哪里?这两个问题概括了正数与负数知识学习的要点,之后学生也大多能够了解到数字0就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对于正数来讲,其是位于原点右边的数,负数则是位于原点左边的数,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才被称作是相反数。对于学生整理的实数知识,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的关爱,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一)注重发散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发散思考,即学生沿着某一目标出发,通过不同路径的思考,产生大量假设,最终探寻问题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学生发散思考过程,通过新假设的提出摆脱学生传统的思维定势。这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学习也能够理解多角度、多方法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教学《相反数》这一课程时,由于相反数的不同字母联系较为紧密。学生在学习时若无法了解相反数之间的定义,也很难对其进行充分掌握。大多数学生对于字母相反数了解得不够透彻,这也主要在于学生难以了解到负数和零的区别。这时教师可以将相应字母所表示的内涵给学生讲透,之后通过不同数和字母相反数的给出,帮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能够在逐渐训练过程中了解相反数的具体定义,他们也真正理解了对于两个数来讲,其符号不同,说明它们就是相反数。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散,防止孤立片面思维发展。注重学生的升华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到字母知识所代替的实际意义。鼓励学生从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种思维定势,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的一大通病。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意避开思维定势问题,要求学生从正向、侧向去思考问题。做好数学课堂教学的随机应变,冲破传统性思维所带来的一些影响。

例如在教学《负数加减法》这一课程时,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就很容易强调小学阶段的正数加减法这一问题。所以学生在進行负数加减法时,也大多是以正数加减法的方式去对其进行运算。这样的思维过程是极不良好的,它也难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思维进行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时不妨转变思维,要求学生思考一下负数与正数的区别。之后鼓励学生将负数的负号先去掉计算,结果,之后再加上符号成功求解出答案。又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程时,很多学生在解方程时大多局限于小学阶段所掌握的一种方程求解形式,这样的求解方程过程很容易给学生带来一种定向思维。教师在教学时需由方程求解的新方法开始教学,按照有理数的某些运算性质让学生掌握等式两边数的变化过程。结合新的方程解法,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通过冲破习惯思维,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的价值观念取决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改变,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造。借由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提起学生好奇心、创造适宜教学氛围等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做到别出心裁,加强自由讨论、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等教学模式的融入。以学生的思维拓展作为数学课堂引发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问题。注重数学课程教学方式的独特性以及新颖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竺君祥.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之我见[J].数学教学研究,2001,000(007):9-12

[2]周明星.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9,000(046):119

[3]张静.创造性思维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000(019):36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610)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枝阳中学,甘肃 白银 730700)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