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宋明理学对传统儒学中“仁”的重构

2020-12-15乔鹏程

文教资料 2020年26期
关键词:宋明理学仁爱一体

乔鹏程

摘   要: “仁”在儒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不同时期的儒家思想对“仁”的解读各有不同。宋明理学作为相对传统儒学的新儒学,对于“仁”的诠释不仅继承了孔孟思想,还进行了重构创新,将“仁”定义为“爱之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并延伸到宇宙万象和社会秩序之中。宋明理学家通过对“仁”的重构,不仅丰富了儒学思想内涵,而且强调仁爱实践活动,解决“仁”如何引领儒学的实践问题。

关键词: 宋明理学   传统儒学   “仁”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儒家对“仁”作了不同的诠释和论证,赋予“仁”越发丰富的意蕴内涵,形成了仁学思想。宋明理学是我国儒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继承并創新发展了传统儒学思想,对传统儒学的很多概念进行了重构。对于“仁”的解读和阐发,从孔孟儒学的“仁德”发展为“仁本”,“仁”不再仅仅是理想的道德品格,而是实现万物一体的必要途径。

一、传统儒学中“仁”的发展

思想史研究往往从最初的文字进行考释,从“仁”字最初的文字性谈起,可以了解思想观念在语源学上的发端和功能,探讨“仁”字的构造方式,结合儒家使用“仁”字的历史,实现内外合力的有机统合。

(一)“仁”字的起源

“仁”字出现的历史十分久远,可以追溯至殷商时期,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殷商时期人们迷信于问卜,热衷于通过宗教仪式求助于神明。“仁”字的结构是两个人在一起,《说文解字》对于“仁”的解释是“仁,亲也。从人从二”。从中可以看出“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系,是对伦理关系的朴素思考。对于“仁”的解读主要用作仁爱,将“亲”作为“仁”的根源,在《说文解字》中将二者互训,“亲,仁也”。

(二)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地位,在先秦时期得以确立。先秦文献中出现的“仁”,比如“克宽克仁”用于描述商汤宽恕仁爱之德赢得了天下百姓的信赖和拥护;“予仁若考”中的“仁”代指美好的品德。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的发展十分繁荣,尤以孔子为主要代表。孔子最早充实了仁的内涵,创立了系统的仁学体系。仁作为理想的道德意识,“爱亲”是仁的本始,表现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爱亲”的基础上,还需要推广到“爱人”,实现由近及远的变化,从家庭的仁爱上升到社会的仁爱。

孔子对于“仁”的描述有很多,但并没有明确下过一个定义,更多的是讨论什么是“仁”而非“仁”是什么。在孔子看来,“仁”是一种美好的思想品德,各种好的、善的品格和行为都可以称为“仁”。比如血缘之“仁”在于“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仪之“仁”在于“克己复礼为仁”,泛爱之“仁”在于“仁者,爱人”。后代学者们对于孔子的“仁”各有解读,蔡元培认为,孔子思想中的“仁”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的道德性“人”的状态;胡适认为“仁”是做人的道理,是理想的人道;冯友兰认为仁为全德之名,是孔子的忠恕之道。

(三)孟子关于“仁”的思想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内圣”之学,认为“仁,人心也”,为仁找到了明确的物质性载体。孟子认为,人的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和开端,人的心理情感是“仁”这一道德现象的根源,“仁”是人的本性。孟子认为心是人的为善之本,修心是道德工夫的关键,即“心帅以正,身孰敢不正”。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认为人先天“道性善”,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的内在根据。

孟子还阐述了“仁”的实现过程。孟子认为,人的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而不等同于“仁”,是不带有功利性的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需要不断笃行先天善性才能达到“仁”,认为存心、养心、尽心是知性、知天的根本途径。

此外,孟子还进一步发展了“仁”的层次,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首先是对于亲人的爱,然后是对于他人的爱,最后是对万物的爱,三种情感依次递进,是从同情心发端由近及远的爱的扩充。

(四)荀子关于“仁”的思想

荀子和孟子不同,走的是儒家“外王”之路。在荀子的学说里,认为人性之恶需要引导教化,强调以礼培养人性,实现人性的升华,将礼义之学、重法之途等作为成就至仁圣人的必要路径。

荀子将先秦各家尤其是法家之学融入儒学思想体系,将实行礼仪和仁政作为“王道”之法,认为“仁”者有所爱也应有所“恶”,仁不仅包括“爱人”,还包括“禁暴除害”。荀子的学说中承认欲望对于人的正当性,突出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从孔子以来的儒家学者多推行王道政治,并未取得理想的成果,“礼坏乐崩”的社会局势下儒家的王道政治无能为力,荀子继承了传统儒家的理想信念,对于如何实现“仁”给出了答案,即以“礼”为实践的解决方式。

(五)董仲舒关于“仁”的思想

汉唐时期,对于先秦儒家的仁学思想进行了发展,形成了一套新的仁学体系。第一,他将“仁”定义为“天心”,认为天通过仁来生养万物;第二,“仁”是爱别人的,而非爱自己,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并非仁;第三,引入阴阳五行观念,仁会得到天的恩泽,贪会受到惩罚,并形成三纲五常等理论。

二、宋明理学对“仁”的发展和创新

汉唐以来,儒家学说受到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冲击,尤其佛教理论包含人生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三方面内容,儒家理论的完备性和系统性不足,在思想理论层面的建树日渐乏力。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宋明时期的文化发展大放异彩,形成的宋明学术是以儒学内容为主,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发展起来的新的学术思想,理论的完备性超越了佛教和道教,自宋明以来佛道哲学再难以对儒学形成冲击。

(一)“仁”与爱、恕、公

周敦颐作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为儒学创立了宇宙论体系,确立了儒家人文信仰的天人化生秩序。对于“仁”的解读,周敦颐认为,“中正仁义”是“立人之道”“德,爱曰仁,宜曰义”。从中可以看出,周敦颐继承了前人的思想,秉承了孔孟以爱言仁的旨趣。

二程对于仁的阐述多见爱、恕、公的相互诠释,在强调仁是爱之理的同时,认为恕、公同样不可或缺。二程不是以爱释仁,而将仁定为“爱之理”,公为“仁之理”,恕为“爱之推”,将仁与公、恕联系起来,公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爱、恕的基本原则,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只有至公无私才可能体仁,有私意便是不仁。

朱熹同样用爱、恕、公诠释仁。他认为,仁者无所不爱,强调仁与爱是根与苗、体与用的关系,爱是仁的外在表现,理解爱才能领悟仁。他反对人们离爱而言仁,不仅要爱人还要爱物,且“恕是推那爱底,爱是恕之所推者”,爱而不恕是自爱。所谓恕就是推己及人,用恕的广度推爱的范围,提升仁的境界。公同樣是仁的应有之义,无公则不仁,不公无法体仁,“公则仁,仁则爱”,且要“公而有恻隐之心”方是仁,将公与爱联系起来。总之,爱、恕、公三者缺一不可。

(二)仁是天地万物一体之心

程颢在《识仁篇》中提出“万物一体论”,认为仁是全德,宇宙的生生之理即是仁,仁是人对外物的关切之心,并达到物我同体的境界,天地宇宙皆贯通为一体,若相互隔绝便不为仁。朱熹继承了这一观点,从宋代开始儒家用生生、生意等释仁。明代王阳明高扬心本体论,认为宇宙法则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万物一体之仁是心体良知的本来面目。

和孔孟的博施济众、仁民爱物思想相比,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悲悯情怀和担当意识,然而万物一体思想与传统儒学的爱有差等原则相悖。在传统儒学中,仁爱有差等,孔子强调仁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礼,孟子强调仁爱的顺序,“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孔孟所讲的仁爱并非是平等的,而是有差别的,是有差异的差分之爱。

宋明理学继承了这一点,同样认为仁之爱是有亲疏分别的爱而非兼爱。程朱一派用“理一分殊”的原则解答爱有差等的矛盾,程颐强调仁爱始于亲亲,“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一体中有亲疏之分和尊卑之别,以礼中的分别和等级规范仁爱的秩序,突出仁爱之差等。和孔子推崇礼所不同的是,程朱一派并非如孔子一般认为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与礼的关系远不如爱、恕、公与仁的密切。

阳明心学将万物一体与圣人之心相联系,要从圣人角度看待万物才能成就万物一体,只要完全归复了仁之心体就可以达到万物一体,本体的心即良知,归复的过程即致良知,万物一体成为工夫论的最终指向。王阳明认为,爱有厚薄是因为“道理自有厚薄”,这是“良知上的自然条理”,良知的发动流行之理生生不已,自然不同,自然有别,对应的实践工夫论也“合该如此”。王阳明强调天地万物一体中的差等和厚薄是天经地义的,如同生理秩序一样天生如此,不可颠倒动摇。

(三)仁与宇宙秩序、社会秩序、家庭秩序

宋明理学的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论,开创了对仁阐述论证的新境界,表达了宇宙秩序、社会秩序、家庭秩序的相互通约。宋明理学沿袭《周易》贯通人道与天道的思路,围绕仁之一体而等差建立起宇宙秩序、社会秩序、家庭秩序。

宋代理学认为,“人者,天地之心”,仁并非人对万物的道德性施予,而是天地秩序的存在方式,人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人作为天地之心具有认识和践行这一使命的能力。在这一思路下,宋明理学对仁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和解读,实现了本体、人性、道德哲学的三位一体,从宇宙秩序贯彻为社会秩序和家庭秩序。天地的生生不息即是仁,天地万物一体是宇宙秩序,建构社会秩序的原则是“天人合一”。

人是“天地之心”,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人心是“人之心”,人怜爱万物,差等是天然秩序。天地生物自有大小差别,仁的一体与差等即天地、人、物组成的宇宙秩序,是社会秩序、家庭秩序,宋明理学中的三种秩序相互通约,社会秩序大而化之为宇宙秩序,小而化之为家庭秩序。王阳明对理想之世的描述是人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每个人在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心的沟通下克除私意,恪守一体中的差等。

传统儒学中将仁释为“仁者爱人”,认为恻隐之心即仁,宋明理学之前的儒家学说多是对孔孟的思想继续阐释,宋明理学对仁进行了重构,认为仁是天地万物之心,从“以生释仁”、一体之仁等角度赋予仁本体和境界的意义。在宋明理学中,仁从原本的道德性问题发展为宇宙本体问题,提出仁如何引领实践工夫,解决仁如何可能的问题。

仁学思想蕴含着仁爱和谐的宽广情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我们所倡导的仁,应坚持仁爱宽容、平等、合作的精神,将一体之仁作为努力的方向,实现个人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程树德撰.论语集释[M].程俊英,蒋见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4.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

[4][明]王阳明.传习录[M].扬州:广陵书社,2018.

[5]陈来.仁学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6]戴兆国.儒家仁道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7-21.

猜你喜欢

宋明理学仁爱一体
宋明理学的美育之道
——《宋明理学人格美育论》评介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平山冷燕》中的儒家思想
文化—文本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