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观念的落实

2020-12-15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任大宝

中学政史地 2020年12期
关键词:观念人口资料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任大宝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内容。其中,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核心素养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笔者在本文针对高中地理人地观念核心素养进行深入分析。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落实人地观念的价值

高中地理属于综合性学科,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主要是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进行研究。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人地观念核心素养是具有较强协调性的,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学习价值。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观念核心素养,可以培育人文底蕴,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内容主要以人地观念为主,对各类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发展进行研究,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另外,还可以使学生明确国际理解和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进而培养学生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落实人地观念的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人地观念核心素养。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人地协调观的知识点,例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人口的变化、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城市与城市化等。这些内容都涉及了人地协调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地观念的渗透,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地观念。

例如,在教学《人口的合理容量》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有关人口过多对城市造成的影响的视频,使学生意识到人口过多会对地理环境有着严重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资料,引导学生对该学说进行辨别,并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图标,并对学生进行提问:自然资源的概念是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帮助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进行理解,并使学生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人类之间需要创建良性的循环关系,从而促进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英国怀特岛位置图和相关资料,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今地球人口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还会不会依旧增长下去?为什么?通过该问题,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教师给学生介绍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规模概念,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

2.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

研学旅行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资料收集、社会调查、文字总结等形式,正确认识自然和人文环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资料收集能力与整理资料能力。

例如,在教学有关沙漠化防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讨论在荒漠化的形成中人类活动的作用。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形成正确的植被保护观念,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

再如,在教学《城市与城市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讨论城市化在形成过程中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并以此作为基础,对城市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对学生渗透人地观念,使学生通过讨论意识到人类和自然环境的亲密联系。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观念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既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也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人地观念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8]GHB0751)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观念人口资料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