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药根茎引导栽培技术

2020-12-15和桂琴曹立峰袁理春

云南农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根茎藤蔓种苗

和桂琴,曹立峰,袁理春

(1.维西县农业农村局,云南 维西674600;2.云南海沣药业有限公司,云南 易门651100;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650205)

山药(Dioscorea oppositaThunb.)的中文学名叫薯蓣,中药名和蔬菜名叫山药,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药食同源。中国几乎各地均有分布,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是中国《药典》常用中药材[1],食药用根茎,山药性平,味甘,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效[2]。山药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山药也是重要的食材,其市场销量远远大于药用量,所以山药的人工种植不仅悠久历史,面积也较大,是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

人工种植的山药不仅产量高,商品性状也较好,经济价值比较高,不仅是传统庭院经济,也是近年来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生物产业。但由于山药的根茎具有直立生长的特性,在人工种植过程中,山药根茎会直立深入土层中,给产品采挖带来麻烦,严重影响采收质量,劳动成本也居高不下。对此,也有许多人做过不少探索试验,例如用打孔并施以稻草引导栽培法、用塑料膜隔离阻止根茎直立生长法等,比较传统直接的土壤栽培法有了较大改进,但都还存在不同的问题,仍然未从根本上解决采收质量和降低劳动成本问题。文章在开展了相关前期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整合集成相关行业技术,总结提出了利用专用聚乙烯材料引导槽进行山药根茎引导栽培技术,提供生产实践参考。

1 山药生物学特性

山药属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野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喜光,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忌水涝。花期6—9月,果期7—11月。山药棒状根茎直立生长,最长可达1.0~1.5 m。山药的有性繁殖是种子繁殖,也可用棒状根茎和根茎的芦头,也可用藤蔓上生长的零余子繁殖,生产中多用芦头和根茎繁殖较为经济实用。

2 品种选择

山药的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尤其是作为蔬菜食用,根据市场需求,通过不断地筛选,培育出了很多地方栽培品种(系),目前较为多见的是3个类型:一是根茎耐储运、肉质稍硬实的铁棍山药;二是根茎肉质软糯、雪白的白玉山药;三是根茎肉质稍粗糙,但通体紫红色,富含花青素,产量较高的紫玉山药。文章采用的是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云南子平台引种的紫玉山药良种材料,该良种根系发达,生长期长,根茎粗壮,产量高,开发利用前景好,经济效益可观。

3 根茎引导栽培技术

3.1 种苗准备

山药根茎的芦头细长,不宜食用,芦头处萌芽能力强,是最好的种苗,当年初秋至第2年春山药冬季休眠期,可在采食山药时,把芦头预留下来,折断处的伤口在自然条件下通风露干表面,再用草木灰和50%多菌灵按照芦头种苗量的5%进行拌种后,平铺在荫凉干燥的室内,上面用干净的稻草覆盖保存,芦头种苗平铺厚度在10 cm左右,不宜太厚,以免发热霉烂,稻草覆盖3~5 cm即可,起到一定保湿作用,每10~15 d要翻堆检查1次,及时捡出霉烂芦头,并再次用草木灰和50%多菌灵消毒1次,如果发现芦头有过度干瘪失水现象,要及时适当喷洒少量水分。

山药的1个根茎只有1个芦头,留种数量有限。因此可以直接采用根茎做种苗繁殖,挑选光滑无病斑、粗细直径3~5 cm的山药根茎,切成长5~8 cm的山药段,由于根茎含水量高,不宜储藏,所以要用生石灰与山药段及时进行混拌,使山药段沾满1层石灰粉,起到消毒杀菌和去除一部分水分的目的,然后平铺在荫凉干燥的室内,厚度在8~10 cm,每10~15 d要翻堆检查1次,并及时捡出霉烂的山药段,再次用生石灰消毒处理1次。

3.2 选地、整地

选地:选择窝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具有较好保湿能力的荒地或农田坡地。忌连作,前茬作物最好是十字花科、禾本科,若是薯蓣科和茄科等作物易发生病害交叉感染。

整地:选好土地,在头年秋季翻耕2~3次,充分曝晒消毒杀菌,经历风霜雨雪疏松土壤结构。在种植前3~5 d进行土壤整理,除去杂草,再按照宽1.2~1.5 m,高25~30 cm做墒,沟宽60 cm。

3.3 辅助材料准备

3.3.1 引导槽准备

为了改变山药根茎直立生长,可以通过专用的“U”形聚乙烯材料引导槽得以实现,购买引导槽时,要选择口面8~10 cm,深5 cm,长100~120 cm较为合适,用量2.7~3万个·hm-2。

3.3.2 填充料准备

山药种植引导槽内需要填满填充料,填充料的作用主要是为山药生长提供营养和降低根茎横走方向阻力。填充料采用腐熟农家肥、三元复合肥(N∶P∶K=15∶15∶15)、普通过磷酸钙和树木锯沫(也可用细碎的秸秆等)。按照腐熟农家肥∶树木锯沫=1∶1,再加三元复合肥375~450 kg·hm-2和普通过磷酸钙1 500~2 250 kg·hm-2,充分混拌均匀,备用。

3.3.3 攀援架材料准备

山药为缠绕藤本植物,为了让山药较好生长,要人为搭设攀援架,给予攀爬条件,材料包括10 cm×10 cm×250 cm水泥方柱,大约2 250根·hm-2,6号铁丝约1.2万m·hm-2,2 m高专用攀爬网约1.2万m·hm-2。

3.4 种植方法

南方3—4月气温回升,预先储藏的山药种苗开始出现芽点,表明开始萌动,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了。山药的萌发生长很快,如果萌芽过长,为了避免移栽损伤芽点,可以在3月初进行移栽。

移栽时,先用宽10~15 cm的条锄在墒面横向开沟,沟深20~25 cm,宽10~15 cm,长不低于100 cm,两沟之间的距离在15~20 cm;再将引导槽平稳摆放在开好的沟内,开口朝上;用合适的工具将上述准备好的填充料填充到导槽内,填充料要将引导槽填满,并一定要在引导槽的一端预留5~8 cm不放填充料,而是用种植地的土壤填满,作为摆放种苗的位置,在1个墒面上,两沟引导槽摆放种苗的位置要左右交错预留,才能最终使每一墒长出左右2行山药苗;将准备好的山药种苗摆放在引导槽摆放种苗的位置上,如果是芦头种苗,要将芦头摆放朝外;如果是根茎种苗就不分方向,如果因为根茎种苗太粗,可以进行纵向切开来使用,但摆放时就要将带皮的萌芽点向下摆放,种苗用量3万个·hm-2左右;摆放好种苗后,及时将开沟出来的土壤进行回填,覆土深度在8~10 cm即可种植完毕。还可以在种植好的墒面上覆盖1层稻草或松针,起到保温保湿和减少杂草的作用。

3.5 搭设攀援架

山药在4月底至5月初即可出土,出土的山药生长较快,很快就会抽出藤蔓开始攀爬。所以要在藤蔓生长比较短的时候就要为它搭设好攀援架。在墒面两侧每隔20 m左右各挖1个深50 cm的孔洞,将预先准备好的水泥方柱栽入孔洞内,再将左右2根水泥方柱的上部进行“X”形交叉并用铁丝固定,1个墒面两端的“X”形水泥方柱要用铁丝做地桩固定拉紧;用铁丝连接“X”形水泥方柱的上端并固定紧实,在墒面上形成左右2行高2 m左右的铁丝拉线;最后将攀爬网穿挂在铁丝拉线上固定,下端适当用小棍子缠绕插入墒面固定。

3.6 田间管理

3.6.1 水分管理

山药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水分,水分过重容易造成根茎腐烂等多种病害,所以山药种植后,一般都不用浇水,随其自然生长即可。雨季还要注意排水排涝,不要出现积水现象。

3.6.2 清理杂草

杂草对山药的生长影响很大,不仅争夺营养,还影响山药通风透光,造成病虫害,所以要及时进行人工清除。本着除早除小,见草即除的原则,切不要待杂草长起来形成草荒时再拔草,这样既费工又伤苗。

3.6.3 藤蔓修剪

山药出苗后,会形成丛生状的生长点,长出很多藤蔓,为了改善墒面通透性,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要在山药藤蔓形成时进行修剪,每株只保留2~3个藤蔓,并人工牵引到攀爬网上,清除下部较多的叶片,使墒面保持透风透光。

3.6.4 增施追肥

山药种植的引导槽内和种植地整理时已经施入了大量的底肥,一般在山药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增施追肥。但如果土地比较贫瘠或底肥施入不足的,可以增施追肥:在山药生长旺盛的7—8月追肥2次,每次用三元复合肥N∶P∶K=15∶15∶15的150~225 kg·hm-2,直接散在墒面上,但要及时多次浇水或结合下雨施用,使复合肥全部溶解,避免产生烧苗现象;也可先将复合肥溶解,稀释后进行喷洒;也可直接施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宝、丰产素等叶面肥。

3.6.5 摘蕾

为减少营养物质消耗,促进根系物质积累,加速根茎生长,当中上部的茎蔓叶腋间生长出“零余子”(山药豆)的花蕊时,除留下结“零余子”的植株叶,其它植株花蕊应全部抹掉,并可及时剪去侧枝,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通风透光,使养分集中于块茎膨大上。

3.7 病虫害防控

3.7.1 病害

山药病害较少,主要是高温高湿条件下的褐斑病和炭疽病容易发生。一般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根据山药生物学特性,避免连作,加强水肥管理,雨季注意排水,及时清除杂草,增加通风条件,采用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肥、钾肥,避免偏施过量氮肥。6—9月在植株生长旺盛期,每隔10 d左右,预防性喷施农药1次,多采用多菌灵700~800倍液和代森锰锌500倍液交替进行叶面喷雾进行预防。

(1)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行间郁闭高温,注意排涝,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隔10 d喷洒1次,连续喷2次。

(2)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及藤茎,防治方法是实行轮作,及时消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隔10 d喷洒1次,连喷2~3次。

3.7.2 虫害

虫害主要是蛴螬、地老虎和山药叶蜂。在生长季节,根据不同害虫的生活史,在不同时期采用最佳的防治方式,在地老虎危害期,可用毒饵诱杀,将麦麸炒香,用毒死蜱或辛硫磷将麦麸拌潮,一堆一堆放在田边,进行诱杀,毒饵大约60~75 kg·hm-2;对蛴螬可用毒死蜱600倍液或辛硫磷600倍液灌根或撒在墒面上,随着雨水渗入土10~15 cm。山药叶蜂主要啃食叶肉,把叶片吃成网状,造成严重减产。防治方法是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如敌杀死、百树得等)喷雾。

4 采收加工

不同品种的山药采收时间不一样,紫玉山药生长时间较长,甚至要到深秋,其它一般10月左右即可倒苗。当山药地上部分开始发黄即表示可以采收了,采收前先把藤蔓上结的零余子采收下来,作为播种育苗,也可以直接食用,再把藤蔓清理干净。由于使用了引导槽种植,山药根茎只会横走“躺”在引导槽内,所以采挖时,先用小条锄从墒面的一端刨去周围土层,然后沿着引导槽顺势即可把山药刨出来。

南方山药倒苗后可在土壤中安全越冬,所以可以随采随用。但山药不耐霜雪冻害,霜雪冻害会使地上部分枯萎,如果土层较薄,还会冻伤根茎,尤其是紫玉山药,根茎很容易受冻腐烂,要适当给予覆盖防冻或提前采收后室内保存。

猜你喜欢

根茎藤蔓种苗
蓝玉簪龙胆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从狗尾巴草到蝈蝈笼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漫游藤蔓幻境
天际藤蔓
儿歌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