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20-12-14吴伟忠

锦绣·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应用措施数形结合小学数学

吴伟忠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运用这种思想方法教师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将教材中存在的部分抽象化知识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不仅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也为教师更好的研究和探索数学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道路。本文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应用措施

引言

小学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本质就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通过数字与图形的像话转化和结合来引导学生相辅相成的解决数学问题,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形”其本身并没有具体的含义,可以被空间形式的很多事物来替代,如图形、图像、实物等,而数形结合就是将此类事物结合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

一、应用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质应该是以其自身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出发来主动地创设知识学习框架,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而不是在教师的授予下被动的接受知识,且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当前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但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需要通过充分尊重和提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奠定自身的学习基础,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数学学科内容和内涵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将来的发展保驾护航。而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较为抽象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自身各项能力尚且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不但会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想贴近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是将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探究,且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而数形结合教学思想,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理解和解题能力,从而实现高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列出问题:五一假期期间水上游乐园三天共接纳了游客921人,以此计算,六天预计能够接纳多少人?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进行将计算:画一条9厘米长的线段,比作三天的总数921,然后将其均匀的划分为三段,每段表示一天的人数,列出计算公式:(921÷3)=307,然后画一条同样的线段,将其分成六份,每一份带入一天的人数,得出计算公式:307×6=1842(人),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题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二、应用数形结合来强化学生对于数学题意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概念和计算问题两大内容在整体数学知识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概念是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某一数学知识点的基础,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有一个浅要的理解,然后为后续计算问题学习活动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题意是数学问题的核心要素之一,教师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的强化自身的解题思路和学生要想更好地进行解答活动,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对题意的理解,只有正确的掌握题目内容中所表达的信息,学生才能更好的选择知识点内容和计算公式来对问题进行解答,利用“线段图”能够更好地简化理解题意这一过程,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但是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忽略线段图在理解题意中的应用,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忽略了对题意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强化受到一定的阻碍。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路程问题”来利用线段图这种数形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理解,如题目:小丽和小华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相对而行,小丽每分钟走60米,小华每分钟走70米,三分钟两人相遇,两家相距多少米?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题意:画一条线段,将其均匀分成六段,左边标志为小丽家,右边为小华家,左边第一段表示小丽每分钟走的路程,右边表示小华走的路程,然后各自计算两人三分钟走的路程总和,从而得出两家之间的距离,这种线段图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运用数形结合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本身作为一种小学数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数学题解答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际教学中,完成“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结合、相互渗透,则表示数学问题内容和图像性质之间是可以实现互通和转化的,这不仅可以将一些数学题目的内容简单化,也能大大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其次,数形结合的教学形式能够更好地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巧妙地方式来引导学生逐渐爱上数学学科,从而创设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而思维能力作为区分学生智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强化自身思维能力的过程,只有具备了优秀的思维品质,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智力潜力,从而实现更好地发展。

例如,在教學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植树活动:用一条直线代表一段路,用“/”代表一棵树,在线上画出“/”表示种了一棵树,提出问题:如果在这条路上种四棵树,总共有几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方法的归纳,如在直线的两端分别种植,或者在路段的中间种植等,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结:教师需要从教学整体出发,有计划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数学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陈琴琴.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97.

[2]王文平.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59-260.

[3]杨洁.试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才智,2020(13):159.

猜你喜欢

应用措施数形结合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