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林地区红树莓丰产栽培技术

2020-12-14李焕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丰产栽培技术

李焕蓉

摘要    介绍了榆林地区红树莓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建园、高(低)垄覆膜栽植、绑缚上架、授粉、病虫害防治、行间铺设反光膜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红树莓在榆林地区的栽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树莓;丰产;栽培技术;陕西榆林

中图分类号    S66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20-007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红树莓(Rubus idaeus)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浆果类木本植物,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荐的健康小浆果果树,被誉为“第三代小浆果”,欧洲、美洲地区的一些国家已进行现代化园艺栽培[1]。从2016年开始,榆林市林业工作站进行了红树莓项目的引种试验工作。现总结其丰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1    建园

1.1    园址选择

红树莓适应性强,纯沙地需要推平、盖黄土、施基肥等处理后才能栽植,黄土母质翻耕整理后即可栽植,但必须选择交通方便、疏松肥沃、湿润但不积水的地块,最好具有灌溉条件。红树莓不宜选择前茬是番茄、马铃薯、茄子或草莓的地块建园,其土壤中可能存在黄萎病致病真菌,易感染红树莓。阔叶杂草,特别是藜科和部分茄科杂草,也能增加黄萎病的发病率。如果红树莓前茬是荒草地,土壤中可能有金龟子或日本甲虫等害虫,易为害红树莓根系。另外,红树莓园也不能选择近期(18~36个月以内)使用过除草剂的地块建园。因此,在红树莓种植之前,必须进行土壤消毒,特别是荒地建园,此项工作尤为重要;此外,种植红树莓前1~2年进行细致整地,包括深翻和播种绿肥,以彻底消灭杂草等。

建园地选好后,即可进行林地清理和整地。一是清除茂密的灌木、草本植物及伐根等机械性障碍,以利于整地及苗木生长;二是根据地形地势深耕、耙平、起垄,为方便果实采摘,要留200 cm以上的采摘行。

1.2    建园时间

红树莓建园主要在春季进行,于4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发前,土壤10 cm地温稳定通过5 ℃时进行,最迟不要晚于5月1日。

1.3    蘸根和浸根

根蘖苗栽植要在萌发前挖出植株,用剪刀剪去毛根,按芽分株;苗木栽植要截干、修枝、去顶、修根。组培苗建园重点做好保水保土措施,不需蘸根。

蘸根或浸根是在苗木栽植前将苗木根系放入清水、泥浆、磷肥、阿司匹林、多菌灵、生根粉等溶液中浸(蘸)一下,随浸(蘸)随栽,可以有效提高建园成效。清水浸泡可以提高苗木根部的含水量、增强抗旱能力;用磷肥溶液浸(蘸)根能满足树木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根系生长,从而扩大吸收范围、增强吸收能力;用阿司匹林喷洒树体或蘸根可以关闭保卫细胞,具有减少蒸发的作用;浸生根粉,可以补充外源激素、促进植物内源激素合成,从而促进根系形成、缩短生根时间。由此可见,生产中采用过磷酸钙1.5 kg、黄泥12.5 kg、水50 kg的混合物(蘸)根,具有多重功效[2]。

1.4    使用保水剂

榆林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风大高寒、温差大,严重影响人工建园的成活与生长。因此,在红树莓建园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成活率。

栽植完成后,可将保水剂溶液浇灌在栽植沟内,可以有效吸收水分、持久供水。保水剂在土壤水分充足时作用明显,但当土壤缺水时会发生反渗透,这种现象必须高度重视。因此,使用中应注意适宜的数量、时间和方式。

1.5    深栽浅埋

在土壤干旱较重的地方,将苗木根系直接栽到土壤水分较充足的土层,对苗木吸收和利用深层水分非常有利。浅埋以不超过苗木原土印1.5 cm为宜,自然形成一个凹坑槽,可以更好地蓄积雨水。

2    高(低)垄覆膜栽植

应用地膜可以减少土壤蒸发、提高土壤温度,同时防止或减轻土壤返盐现象,有利于苗木生根成活。

2.1    高垄覆膜栽植

高垄覆膜栽植技术适用于下湿滩地或排水不畅的地块。①起垄,垄距大于200 cm,垄高25~30 cm,下底宽约60 cm,顶宽约30 cm。②耙平,用耙子将垄面耧平,使表土细碎,如果采用微喷灌,则要做一个浅沟。③栽植,挖穴栽植,株距30 cm,穴深15~20 cm,覆土压实。④覆膜,栽植好苗木后覆膜,两边沿垄沟压实。对于根蘖苗,栽植前要进行一次截干,将干稍露出薄膜,用土压实膜和苗木;对于组培苗,要在苗木栽植后1~2 d,待缓苗吸足水分后将薄膜戳破一个小口,将苗木适当放出薄膜一部分(即放苗),苗周边用土压实,防止苗木與薄膜之间空隙过大而流失水分。⑤浇水,苗木栽植后要浇2次水,沙区最好每周1次,并用适量土压住地膜以防被风刮走,可以持久保墒。

2.2    低垄覆膜栽植

精细整地后起垄,幅面宽80~85 cm,能覆压100 cm薄膜即可,垄高5 cm,垄距200 cm,植深15~20 cm。栽后加强田间管理,经常查田护膜,及时放苗,防止烧苗,发现因风刮或垄面薄膜覆盖不严及破损等,要及时盖严压实,确保地膜覆盖封闭严密,保证增温保墒效果。

3    绑缚上架

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时,必须及时撤掉防寒土及时上架,否则芽眼膨大时出土易碰掉;撤土之后,解开捆绑,用细绳将母枝引缚均匀地分别予以固定。

3.1    单架单线绑缚上架

架材可以选用木杆或水泥柱,以经济耐用为原则。木柱直径3~5 cm,长180 cm;水泥柱直径10~13 cm,长180~200 cm。

沿栽植行每隔50~80 cm设立柱,埋入地下深度约40 cm,用14号铁丝在立柱上牵引1~2道,上层铁丝距地140 cm,下层距地100 cm,再用“U”形钉或其他方法将铁丝固定,用特制的紧线器拉紧铁丝,但不要钉死,以便根据整形需要随时调整铁丝线的高度,将结果母枝均匀地绑缚在铁丝上。该技术可使红树莓枝条受光均匀,提高果实受光面积,增加行间通风条件,方便果实采收及其他栽培管理。单架单线种植行总宽度不超过30 cm,占地面積小,适合于红树莓与其他乔木类经济果树混交栽培。

3.2    单架双线绑缚上架

与单架单线绑缚上架技术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在所有水泥立柱上横缚2道钢筋横杆(宽50~100 cm),上层铁丝距地140 cm,下层铁丝距地100 cm,在横杆两端牵引铁丝,将红树莓丛中的结果母枝绑缚在2道铁丝上。单架双线绑缚上架技术种植行总宽度约100 cm,有利于提高红树莓单产。

4    授粉

红树莓虽然能够自花授粉结实,但也应配植一定量授粉树,如有条件可以采用蜜蜂授粉,可有效提高浆果的产量与质量。

5    病虫害防治

采用预防为主的农业综合防治措施。一是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保证株丛通风透光条件。二是平衡施肥和灌水,提高植株抗性。三是清理田间落叶落果,春季红树莓发芽前,使用3~5 °Bé石硫合剂喷施全园,预防螨类和多种病害;秋季清扫园地,将病枝、残枝、落叶、落果等集中烧毁,减少病虫侵染来源。四是生物措施和化学防治结合,使用农药应符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1989)的要求。①蛴螬防治,中耕除草,土壤消毒,用毒死蜱混合土壤栽植前施入土壤防治,或用毒死蜱兑水灌根防治。②金龟子防治,于采果前喷施2.5%甲虫净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和悬挂金龟子诱捕器捕杀。③果蝇防治,大面积悬挂果蝇诱惑剂(甲基丁香酚)、粘虫板诱杀成虫,削减产卵量。将诱捕器悬挂于离地面1.5 m左右的固定杆上,密度为60~75个/hm2,梅花式排列。果实成熟前25 d,用除虫菊酯、高效氯氰菊酯3 000倍液等药剂,间隔5~7 d喷1次,连喷2次[3-4]。

6    行间铺反光膜

秋果型红树莓,秋季8—9月成熟。若遇阴雨天光照不足,可在红树莓的采摘行间铺反光膜反光增热,以有效杀死行间杂草,增加地温,预防秋季水涝(多余的水沿薄膜行间流出,防止田间水肥流失),同时反光膜反射光为树体和果实增加了光照和热量,加快了秋季红树莓成熟速度,提高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7    参考文献

[1]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张清华,王彦浑,郭浩.红树莓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3] 许平飞.我国红树莓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前景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6(6):50-52.

[4] 岳雷,陆璐,杨伟,等.红树莓在河西走廊的引种观察[J].甘肃农业科技,2016(12):37-39.

猜你喜欢

丰产栽培技术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永仁县金丝小枣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拯救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