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在入微处

2020-12-14唐惠忠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灯草转椅监生

唐惠忠

所谓细节描写,指对人物、环境、事物等细微处所做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人们常说: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而细节则是人物的血肉。可见,细节在人物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大师们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高尔基认为,它是“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

莫泊桑认为,它是“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细微特征”。

契诃夫认为,它是“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之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整个画面的琐碎细节”。

朱自清认为,它是“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

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有一段描写:

严监生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挂念。”他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他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

这是一处绝妙的细节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一个劲儿地伸出两个手指头——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就会使他断不了气,这种如同素描般的细节描写,看似未加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却活生生地刻画出一个吝啬鬼的丑恶形象。

作家叶倾城笔下曾塑造了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外婆形象:

幸亏老外婆还认识一个人——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黄昏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楼下,唠叨着:“毛毛怎么还不放学呢?”其实毛毛的女儿都已经大学毕业了。家人吃准了这一点,以后她再说要回自己的家,就恫吓她:“再闹,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

文段中的几个细节,比如“脸上都会露出笑容”“黄昏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楼下”等,使读者震撼于母爱的力量——失去记忆的老人,脑海里存留的唯一印象就是女儿,并由女儿的高兴与不高兴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有一处描写:

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走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后面去了。

作者写起身与周总理告辞时“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见了,“走过来把转椅扶正”。这的确是一件很小的事,按说,转椅不正,坐的人再扶一下就行了,坐过的人根本用不着再去扶正——因而作者完全没有在意这些。可是,周总理不是这样,他在工作了一个通宵、十分疲劳并已起身要去休息這个特定的情况下,竟然转回来把它扶正了再离去。我们总听到这样的说法——“于细微处见精神”,那么这个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不正体现了总理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吗?

猜你喜欢

灯草转椅监生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困了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
灯草与石头
体重过重,少坐转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