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奉献装点青春

2020-12-14杜中伏

资源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煤田钻机王家

杜中伏

说起孟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届“优秀青年”,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从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在钻机施工一线一待就是13年。13年来,他从一名钻工逐渐成长为班长、机长、项目经理、工程处副处长、党支部书记、工程处处长。

用进取心去工作

2015年以来,孟科先后完成了甘肃省王家山煤炭资源普查详查项目、甘肃省阿干煤田外围煤炭资源普查项目、甘肃省永昌县红山窑南部煤炭资源预查项目、甘肃省山丹县东水泉东煤炭预查项目。由于所施工的项目靠近祁连山,对环保要求特别高,在施工中,他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勘查。在设备下部铺设防渗土工膜,防止油污污染地面,对泥浆池进行防渗处理,严禁泥浆外排。在施工过程中,对废油进行回收,产生的废泥浆运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固化处理,并在施工现场对垃圾进行分类。规范的现场施工管理和绿色勘查理念,树立了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四院钻探施工品牌。甘肃省煤田地质局、原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基金中心先后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对钻机现场标准化管理和绿色勘查施工方面给予肯定和高度评价。

今年,省煤田地质局领导一致推荐由孟科负责山西大同3000米地热勘探井项目施工,他二话没说,就奔赴新的“战场”。在新的施工领域,他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继续坚持绿色勘查理念,促进生态保护和资源勘查双赢。

用责任心克难题

2015年,孟科负责施工的甘肃省王家山煤矿普查项目遇到了难题。王家山地区地层复杂,倾角大、坍塌掉块严重,施工中毫无征兆的卡钻是家常便飯,被誉为钻探施工的“魔鬼谷”。在他们进驻之前,山东、安徽、福建的同行也曾在王家山施工过,但因项目施工难度大,越干越赔,干不到一半就拉着设备撤走了。对这些情况,孟科早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意识到这个区块地层工作的难度。开钻后,从最初的三天两头卡钻,到后来每天进尺不到10米,施工中出现的超乎预想的复杂情况,着实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如果放弃施工,就会被嘲笑成逃兵,以后在甘肃承揽项目定会留下坏名声。这个项目一定得拿下,干好。”面对困难,孟科坚定地告诉自己。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孟科吃住在钻机上,寸步不离井场,以便随时解决施工中的难题。从改变钻具组合,到调整泥浆性能参数,他和同事一起做各种实验,改进施工工艺。晚上,继续在钻机旁搭建的简易帐篷里分析地层岩性,找出坍塌缩径原因。就这样,经过几个日夜奋战,他的脸被晒成了高原红,人也瘦了下来,但终于摸索出了一套针对王家山地层的泥浆工艺技术,解决了王家山施工区块上部苦水峡泥岩段坍塌掉块等施工难题,研制、设计出了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处理难度的正扣安全接头。“能把王家山项目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以后到哪个地区施工心里都有底气了!”看着项目突飞猛进,孟科高兴地说。

用感恩心作奉献

野外工作环境虽然艰苦,但也磨炼了孟科的意志,并让他懂得了单位、家庭给予他的支持和认可,让他懂得了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待人、工作、干事业。

“煤田局这个大家庭,给我们营造了‘脚踏实地做、人人能出彩的干事创业氛围,让我身上始终有用不完的干劲。”说起单位,孟科经常这样说。

带着这份感恩和工作激情,从2015年负责甘肃项目开始到现在,孟科每年在家的时间都不超过20天,他用出色的工作成绩回报单位的厚爱。

“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每当说起家人,孟科都满是愧疚。2019年10月,孟科的儿子住院做手术,妻子为了他安心工作一直瞒着他,直到孩子出院,妻子才让他知道。妻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家里一切都好,你在外面安心工作”。让他在追梦路上没有了后顾之忧,安心坚守在钻机上,用敬业奉献谱写动听的“青春舞曲”。每年在家陪伴妻儿的短暂时光里,他都细心呵护照顾着他们,弥补对他们的亏欠。

这就是孟科,一个普通煤田地质人,凭着对煤田地质事业的热爱,他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尽责,奋发有为工作,用忠诚和奉献谱写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作者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四院)

猜你喜欢

煤田钻机王家
ZJ40L钻机并车箱升级改造设计
231米!“海牛Ⅱ号”钻出世界深度
My Favorite Photo
王家新的诗
基于风载、地震载荷下的钻机底盘有限元分析
单子伊 王家璇 潘铭泽
也无风雨也无晴
煤田地质勘查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探究
关于淮北煤田区域地质与成煤条件研究
关于淮北煤田区域地质与成煤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