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气馒头

2020-12-14刘超

散文诗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饭桌黄土面团

刘超

刚出锅的煮鸡蛋最烫手,要大口咬完,再吸溜几勺浓稠的小米汤,混着南瓜丝儿,刚好和满嘴的蛋黄末儿中和起来。放下碗筷,套上校服,裤脚都来不及理顺,就扭开了门锁。疯了似地跑下楼,楼道里除了回响着渐次弱下去的脚步声,自然少不了母亲探出頭去大喊的一句:“馒头怎么又不吃完就走了!”

回想起高中的每个早晨,脑海里全是叮叮当当、横冲直撞。我美其名曰“争分夺秒早读书”,其实就是为了逃避每天摆在饭桌上的那两个大馒头。不仅是母亲,家家户户都爱蒸馒头。世世代代生活在黄土高坡上的人,吹的是最硬的黄土风,吃的是最实在的黄土馒头。黄土风不是天天都能吹着,黄土馒头却实实在在地每顿都有。一过晌午,洋洋洒洒的面粉就会被舀出来,摊开来,团起来,再变成热腾腾的蒸汽从家家户户的窗户缝儿里飘出来。村镇的小学,每个孩子的早饭几乎都是馒头,光吃一个还不够,拿个方便面袋再装一个到学校吃,条件好的孩子总会趁机向大家炫耀自己多带的茶叶蛋。你要问大家喜欢吃馒头不,肯定都答不出来,只是因为顿顿都吃,并没有别的选择,也就形成了习惯。唯独我,对馒头的偏见简直从一出生就刻到了骨子里。

人们常说“不蒸馒头争口气”,到了母亲嘴里,就变成了“蒸馒头就像争口气”,硕大一盆馒头在桌上一摆,就开始了她的陈词滥调,以“蒸汽”开头,以“争气”结尾,不知怎的,念叨着念叨着,成绩和馒头就连起来变成了一件事。听着听着,眼前的馒头就变了形状,变成了讲台粉笔,考卷试题,变成了不会背课文时老师朝你鼓起来的眼球。拿在手里沉甸甸,吃进嘴里又干巴巴。每次被母亲强迫着抓起,鼓囊囊的一大团在我手里被掰开再揉成一块,滚来滚去,最后滚进肚皮的分量恐怕只有外面薄薄的一层皮大小。父亲每次都很捧场,一声不吭,掰成两半就着咸菜就把碗里的吃个精光。我一直都向往家里的早饭能像电视广告一样,摆盘精美,搭配多样,而不是每天都只有硕大的馒头。

考上大学临走的前一天,母亲蒸了有史以来最隆重的一次馒头。从大早上忙活到晌午。我也懒得过去帮忙,只透过厨房的门帘,看见母亲麻利倒腾的双脚,在蒸汽里奔走,像是来回弹跳的青蛙。终于能躲开母亲的馒头了,我只觉得无比轻松,母亲的絮叨刚从左耳钻进去,就从右耳飘远了。

果然,上了大学,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只有寒暑假才能吃到母亲做的饭。饭桌上,母亲还是喜欢念叨,父亲也还是和以前一样捧场,会闷头把桌上的菜全都吃光。不同的是,馒头再也没出现在饭桌上了,那句腻得起茧的“蒸馒头就像争口气”,母亲也不再提了。人们常说,长大是一瞬间的事,在我看来,大概就是馒头消失的那一刻。

今年入冬,母亲的肩不知怎的酸了几个月都不见好。我放假回来后,每晚的功课,就变成了给母亲揉肩。揉捏一阵,顺带再帮她拔一拔露在外面的白头发。每次接过拔下来的白发,母亲总要搓成一股捏在手里,细细端详一阵,再轻轻叹口气。我总都装作听不到这叹气声,觉得每天拔一点,总是能拔完的。刷完锅,母亲披了件夹袄,靠在椅背上,任由我在身后捣鼓,她自己则眯起眼睛认真地看手机。起初我以为母亲在看新闻,凑过去一瞧才发现是菜谱,五彩米饭、红豆南瓜糕,一个个花哨的菜名,母亲收藏了一串。她照例将我递过去的白发捏在手心,神情却像个孩子,神秘兮兮地晃着手机说:“明天给你做这个。”我一看,食谱标题是“这样做,让孩子爱上吃饭”。

鼻子没由头地一酸,脑海里浮现的却是高中饭桌上的那盆沉甸甸的馒头。其实并不是从小到大一点都不吃,只是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起了摄入面粉的热量,关注起了诱人的快餐广告,却唯独忽略了最朴实的黄土的味道。“明天不吃这个,咱们吃馒头吧。”我说。母亲愣了一下,眼神里全是惊喜的光,像是努力了很久终于得到了表扬的孩子。“好,咱们吃馒头。”母亲边说边撸袖子,转身就要张罗起来。

“不是明天才吃嘛,怎么现在就要动手了?”

“你不懂。现在做馒头都用酵母粉,咱家还是古方法,放一团发酵的酸面进去,得一晚上才能用。”

果然等到第二天,母亲从暖炉下端出面盆,一打开,酸味立马就扑过来了,面团也从昨天小小的一团发酵成松软的一大盆,活像身体长得快的孩子,才买的摇篮就已经不合尺寸了。

母亲把碱面融进水里,再和进面里,面团在母亲手里撒泼打滚儿,变换形状,从稀软揉成了干干净净的一整团。再一闻,哪儿还有酸味,剩下的只有面香了。我之前从未这样观望过,现在一看才觉得神奇极了。母亲又开始念叨起来,神气活现地给我讲解这一步步的缘由。“搭碱面是个技术活儿,碱放少了,馒头是酸的;碱放多了,馒头是黄的,就像做人一样,一定要刚刚好……”此刻的我,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十七八岁时的自己总是嫌弃她唠叨,那明明是温柔,是通透,是对一切的明了。

面团被整齐地切成很多块,母亲娴熟地一转一撮,光滑圆溜的馒头就成形了。我看了觉得很简单,也打算跃跃欲试一把。可刚一上手,面团就开始捣蛋,根本不听我的摆弄。一样的动作做下来,母亲做出来的馒头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我做的就天生缺陷,营养不良。洗干净手退到一旁,对面团的敬意不由地多了几分。

厨房的仙气儿飘了四十多分钟,热气腾腾的馒头终于出锅了。白团团的雾气散开,却发现笼上的馒头有些发黄,像夏天被晒伤了一样。“看来这次的碱放多了。”母亲的背佝偻着,语调缓缓沉了下去,干枯枯的,像是墙角开败的花儿。腾腾的雾气间,我又看到了母亲的白发,明明昨天才刚拔过,这会儿不知怎的一股脑儿又都冒了出来,直直地往嗓子眼儿里扎,噎得我说不出话来。高中时候母亲蒸馒头的背影又在脑海里浮现出来,那个骄傲的,有力的,在厨房里奔走忙碌个不停的背影,如今却像朱自清笔下站台上的老父亲一样,变得不知所措,苍老无力。母亲为什么喜欢蒸馒头?之前我从未想过,可现在我知道了,蒸笼里的这团气,是手艺,是盼头,是最朴实的给予。

“碱多了也好吃。”我认真咬下一大口,觉得这一瞬间,才是真实的成长。

猜你喜欢

饭桌黄土面团
某县黄土崩塌地质灾害问题分析
黄土辞
管好“小饭桌”不是小事
陌生的房间(组诗)
跟踪导练(二)(3)
咖喱香肠面包
米粒在饭桌和卫生间
猫面团
土坟
饭桌上拼出来的代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