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研究

2020-12-14朱德光赵雁丽

文教资料 2020年24期

朱德光 赵雁丽

摘   要: 本文以批评言语行為为研究对象;以语篇补全测试问卷和语境适切性评价调查问卷,为工具收集表达和感知层面的研究语料;以使用频率或语境适切性评价差异度为测量工具。经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和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研究,发现:(1)在表达层面,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批评言语行为的语义程式和修饰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语用迁移,有些发生了明显语用迁移,有些发生了非明显语用迁移;(2)在感知层面,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中国汉语本族语者和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语境适切性的评价,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语用迁移;(3)通过对比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两个层面的语用迁移,发现某些语义程式或修饰语在表达和知层面均发生了语用迁移。

关键词: 批评言语行为   语用迁移   语境适切性

1.引言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外语学习也不例外,既发生在语言层面,又发生在语用层面。发生在语言层面的迁移叫语言迁移,发生在语用层面的迁移叫语用迁移。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语用迁移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不甚明了。比如,直觉上我们感觉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语用迁移,但什么迁移了,迁移了多少,我们说不准。几乎所有研究都只关注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对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研究很少,感知层面是否发生语用迁移?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与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有何关系?

为了搞清上述问题,本文以批评言语行为为切入点,将感知和表达两个层面的语用迁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索语用迁移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迁移程度、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的关系,发现语用迁移的发生规律及表现形式,在理论上完善和丰富语际语用学,在实践上指导课堂语用教学,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批评言语行为及相关重要概念

2.1批评言语行为

Wierzbicka(1987,引自于Nguyen,2005:7)将批评言语行为定义为“对听话者应负责的行为、选择、言辞和后果给予否定评价的言外行为。实施这种行为的目的是说话者希望听话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改善今后的行为,或者是对听话者的所作所为表示不满或不喜欢,但并不表示听话者的所作所为给说话者带来令人不快的后果”。一个批评言语行为可能由几个不同的行为构成,每一个行为表示不同的言外之力,但不像道歉、请求、拒绝那样有一个主行为。例如,一个批评言语行为可以包含一句表示不赞成的话、一句表示否定评价的话、一句声明错误行为的话和一个希望改变的建议。这一行为最好用多种言语行为组合来描述。

2.2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义程式和修饰语

批评言语行为策略是指实现批评言语行为的语用语言使用常规。语用语言使用常规包括意义常规和形式常规(Clark,1979),前者指实施言语行为的语义程式,后者指用词。批评言语行为的语义程式是指具有批评言外之力的语义结构(Clark,1979)。譬如,一个批评言语行为可以通过不同的语义程式实现,既可以使用直接策略,如“指出问题”,又可以使用间接策略,如建议改变;同样,一个语义程式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示,如“建议改变”可以说“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呢”“你可以好好想一想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你应该积极看待问题”等。

批评言语行为的修饰语是指用来减少威胁面子行为的语言手段,如恭维语、降调语、解释语及各种类型的模糊语。Nguyen Thi Thuy Minh(2005)参照House & Kasper (1981)对英语和德语礼貌标记语的研究成果,将批评言语行为的修饰语进行了分类:外部修饰语,即用于组成批评言语行为的各行为之前或之后的支持性话步,包括引导语、赞扬语、缓和语、解释语;内部修饰语,即属于组成批评言语行为的各行为一部分的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包括过去时、疑问句、情态结构、模糊语、淡化语、降调语、主观标记语、协商语、巧诱语、呼证语。

2.3语境适切性

Takahashi(1996)指出语境适切性是指在某一特定语境下一个言语行为策略的合适程度,或者指一个言语行为策略在交际语境下达到交际目的或人际功能的程度。假如一个言语行为策略符合语境适切性,那么它就能够向听话人传达说话人的意思,表达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和礼貌程度。为达到这个目的,言语行为策略必须符合特定语境下的语用规则或标准。一个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程度取决于实施或感知该言语行为的人所具备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及在交际中使用这些知识的整体策略能力。

2.4语用表达和语用感知

语用表达指在特定语境下说话者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选择恰当的语用策略及语义程式和修饰语而实施某一言语行为。语用感知指调查对象对特定语境下某一言语行为语境适切性的评价。识别语境是语用能力的一个先决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表达自己思想的基础。理解和表达是语用能力的两种表现形式,前者停留在认识或感知层面,后者表现为一定的语言形式,前者是隐性的,后者是显性的。

3.研究设计与方法

3.1研究问题

本文以批评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和解决下列三个问题:

(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施(表达)批评言语行为时,其语义程式和修饰语的使用频率是否发生语用迁移?

(2)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批评言语行为时是否发生语用迁移?

(3)如果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批评言语行为时发生了语用迁移,那么发生在这两个层面的语用迁移有何联系?

3.2研究工具

本文以语篇补全测试问卷(DCT)(12种情景)收集汉语本族语者、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实施批评言语行为的语料,以语境适切性评价调查问卷收集汉语本族语者、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层面的语料,以使用频率或语境适切性评价差异度为测量工具处理分析所收集的语料。

3.3调查对象

195人参加了语篇补全测试和语境适切性评价问卷调查:54名中国汉语本族语者提供汉语基本语料、30名美国英语本族语者提供英语基本语料和111名中国英语学习者提供语际语语料。111名中国英语学习者按照英语水平分为三组: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具有硕士学位的英语教师,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高一年级学生。

4.批评言语行为在表达和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

4.1语用迁移类型及分类标准

卢加伟(2010)把语用迁移分为区别性语用迁移和非区别性语用迁移两类,并按照程度大小将区别性语用迁移又细分为语用迁移过度、明显语用迁移、非明显语用迁移和语用迁移凹陷。

决定这种分类的关键概念是差异度。差异度是指两组被试使用某个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频率的差异程度,用较大频率值减去较小频率值再除以较大频率值得到的一个区间为[0,100%]的百分数。以统计学中认定的第二十五百分位数为分界线,即以25%为基准,如果差异度大于25%,则认为两组被试有区别性差异,如果差异度小于25%,则认为两组被试无区别性差异。

差异度大于25%的迁移被称为区别性语用迁移,差异度小于25%的迁移被称为非区别性语用迁移。在区别性语用迁移中,如果学习者语际语中使用某一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频率更接近于母语的使用频率,表明语用迁移程度大,这种迁移被称为明显语用迁移;如果学习者语际语中使用某一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频率更接近于目的语的使用频率,表明语用迁移程度小,这种迁移被称为非明显语用迁移;语用迁移过度和语用迁移凹陷是语用迁移现象的两种极端表现,最大程度的语用迁移被称为语用迁移过度,最小程度的语用迁移被称为语用迁移凹陷。

在感知层面,用较高的语境适切性评价平均数减去较小的语境适切性评价平均数,除以较高的语境适切性评价平均数,再乘以100%,得到一个[0,100%]的数值,我们把25%作为分界线。如果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小于25%,而与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大于25%,则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层面发生了语用迁移,属于明显语用迁移;如果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大于25%,而与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小于25%,则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层面没有发生语用迁移,属于语用迁移凹陷;如果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和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都小于25%,但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小于与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则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层面发生了语用迁移,属于非明显语用迁移;如果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和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都小于25%,但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大于与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则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层面没有发生语用迁移,属于语用迁移凹陷;如果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和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都大于25%,但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小于与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则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层面发生了语用迁移,属于非明显语用迁移;如果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和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都大于25%,但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大于与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则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层面没有发生语用迁移,属于语用迁移凹陷;如果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中国汉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为0,而与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度为100%,则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层面发生了语用迁移,属于语用迁移过度。本文以差异度为参照,表达和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及分类标准如下表所示:

注:d(al)为美国英语本族语者使用某一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频率与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该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频率的差异度;d(cl)为中国汉语本族语者使用某一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频率与中国英语學习者使用该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频率的差异度。

4.2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施和感知批评言语行为中的语用迁移

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感知既是对某个批评言语行为的总体理解和评价,又是对实现该言语行为的策略、语义程式和修饰语的理解和评价,表达是在对批评言语行为所发生的语境的理解基础上,对实现该言语行为的策略、语义程式和修饰语的选择。所以说,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是感知层面的语用迁移的具体表现形式。

笔者提出一个关于感知层面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的关系假设: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美国英语本族语者某一个批评言语行为语境适切性的评价能够通过使用某一个或几个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频率得以表现。语境适切性评价较高,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该言语行为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频率就较高;语境适切性评价较低,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该言语行为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频率就较低。

4.2.1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

经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施批评言语行为时,“否定评价”“制止”“询问原因”三个语义程式和“寒暄语”“解释语”两个修饰语的使用频率发生了明显语用迁移,在“指出问题”“责问”“表示提供帮助”“反语(讽刺)”四个语义程式的使用频率发生了非明显语用迁移;在评价情景5、情景8和情景10中的美国英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时发生了明显语用迁移,在评价情景4、情景9和情景12中的美国英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时发生了非明显语用迁移。

经过统计分析中国汉语本族语者、美国英语本族语者和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某一语义程式或修饰语的使用频率及对该言语行为语境适切性评价的两组数据发现:在情景4和情景5中两组数据支持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的关系假设;在情景8中两组数据没有支持该假设;在情景9、情景10和情景12中两组数据部分支持该假设。

4.2.2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

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施批评言语行为时,“制止”“指出问题”“提醒(暗示)”三个语义程式和“寒暄语”“淡化语”两个修饰语的使用频率发生了明显语用迁移,在“责问”“询问原因”“表示提供帮助”“反语(讽刺)”四个语义程式和“模糊语”“呼证语”两个修饰语的使用频率发生了非明显语用迁移;在评价情景4、情景5、情景10和情景12中的美国英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时发生了明显语用迁移,在评价情境2、情境6、情境8和情境9中的美国英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时发生了非明显语用迁移。

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情景2、情景4、情景5、情景6、情景9和情景12中两组数据支持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的关系假设;在情景8、情景10中两组数据部分支持该假设。

4.2.3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

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施批评言语行为时,“指出问题”“陈述后果”“提醒(暗示)”“反语(讽刺)”四个语义程式和“寒暄语”一个修饰语的使用频率发生了明显语用迁移,在“否定评价”“责问”“询问原因”“表示提供帮助”四个语义程式和“模糊语”一个修饰语的使用频率上发生了非明显语用迁移;在评价情景2、情景5和情景8中的美国英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时发生了明显语用迁移,在评价情景2、情景4、情景7、情景9、情景10、情景11和情景12中的美国英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时发生了非明显语用迁移。

统计分析发现:在情景1中,3个语义程式和1个修饰语(“否定评价”“指出问题”“表示提供帮助”“巧诱语”)的使用频率支持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的关系假设,1个语义程式和1个修饰语(“陈述后果”“主观标记语”)的使用频率不支持该假设;在情景2、情景6和情景8中,两组数据不支持该假设;在情景4和情景5中,“否定评价”和“指出问题”的使用频率支持该假设;在情景7中,“指出问题”的使用频率支持该假设,“解释语”的使用频率不支持该假设;在情景9中,“模糊语”的使用频率支持该假设;在情景10中,“称呼语”的频率支持该假设;在情景11中,“询问原因”语义程式的使用频率支持该假设;在情景12中,“否定评价”和“模糊语”的使用频率支持该假设,“陈述后果”的使用频率不支持该假设。

分析结果表明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的关系假设虽然并不完全成立,但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支持。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2个语义程式和2个修饰语的使用频率上支持该假设,在2个语义程式和3个修饰语的使用频率上不支持该假设;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3个语义程式和3个修饰语的使用频率上支持该假设,在1个语义程式和2个修饰语的使用频率上不支持该假设;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4个语义程式和3个修饰语的使用频率上支持该假设,在2个语义程式和2个修饰语的使用频率上不支持该假设。

横向看,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否定评价”“指出问题”和“巧诱语”的频率支持该假设,使用“制止”和“主观标记语”的频率不支持该假设,其他语义程式和修饰语的使用频率支持或不支持该假设表现出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如,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陈述后果”的频率不支持该假设,但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使用频率支持该假设,可是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使用频率又不支持该假设。

研究结果说明,感知和表达层面的语用迁移虽然有联系,但并不完全一致,中国英语学习者虽然在感知层面发生了语用迁移,但有时由于受到语言表达能力、外语教学等因素的影响,在表达层面没有发生语用迁移;在表达层面发生的语用迁移不一定在感知层面发生,如,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指出问题”“表示提供帮助”和“否定评价”三个语义程式的频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语用迁移,但在感知层面他们对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语境适切性的评价没有发生语用迁移。

5.结语

研究发现:(1)在表达层面,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批评言语行为的语义程式和修饰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语用迁移。(2)在感知层面,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同样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语用迁移: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对3个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和1个中国汉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评价发生了明显语用迁移,对3个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和7个中国汉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评价发生了非明显语用迁移;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对4个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和3个中国汉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评价发生了明显语用迁移,对4个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和2个中国汉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评价发生了非明显语用迁移;低水平中国英語学习者对3个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和3个中国汉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评价发生了明显语用迁移,对7个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和6个中国汉语本组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评价发生了非明显语用迁移。(3)通过对比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感知和表达两个层面的语用迁移,发现了二者之间发生联系的一些证据:高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否定评价”“指出问题”“解释语”“巧诱语”的频率和他们对使用了相应语义程式和修饰语的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的评价都发生了语用迁移;中等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否定评价”“指出问题”“陈述后果”“解释语”“模糊语”“巧诱语”的频率和他们对使用了相应语义程式和修饰语的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的评价都发生了语用迁移;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否定评价”“指出问题”“询问原因”“表示提供帮助”“称呼语”“模糊语”“巧诱语”的频率和他们对使用了相应语义程式和修饰语的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的批评言语行为的语境适切性的评价都发生了语用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