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产业 共话富村

2020-12-14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0年9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村级支部

关键词:多元复合

绥化市北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佳栋:近年来,北林区以推动产业富村为核心,围绕“都城地”建设,因村施策,着力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型、村企共建型等“八型”模式,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实现了有效突破,多元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引带作用及致富效果尤为突出。具体做法为:一是返税强村。充分利用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围绕优势资源、产业链延伸、上级资金投向,鼓励村干部和农民积极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工业企业,增加财政税收,实行税收返还政策,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实体强村。采取个人出资、村集体参股或参与服务管理方式,创办多种形式的农村经营性服务实体,通过经营收益实行集体分红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品牌强村。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形成高效农业种植产业专区,通过包装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提高销售效益,增加村集体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或经济实体的收入。下一步,区委将进一步加大推广复制力度,争取多点开花、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经济整体发展。

关键词:用好政策

望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恒东:产业兴则农村富。只有把村级产业做大了,农村经济才会更好更快发展。望奎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紧抓住、用好当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及中央和省市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相关政策,不断集聚各方面的干部力量、项目资金、财力物力等资源,通过村集体创办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养殖场、加工厂等形式,发展形成一批以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光伏发电等为主导的村级产业项目,并逐步探索出自主经营、股份合作、营销外包、能人带动等多种经营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富村发展之路,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群众“双增收”的目标。据初步统计,全县共建成特色种植、棚室园区、养殖场、加工厂、光伏发电等村级产业项目72个,每年可促进村级集体增收800多万元,直接带动贫困户近万户,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200余个。

关键词:分类“把脉”

青冈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晓明:近年来,青冈县坚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行“党建+特色产业”工作模式,依托村级区位、生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特点,分类“把脉”、精准施策,通过招商引资、项目支持、政策倾斜等措施,着力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同步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领导、合作组织具体实施、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多方受益机制,打造了以昌盛镇兴东村小米及笨榨豆油加工、芦河镇东升村农家酱菜、永丰镇平权村白鹅及蚯蚓养殖等独具特色的产业富村示范典型,构建了“一村一品”“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实现“打造一个点、带动一个面、惠及一大片”的示范引领效应,为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深度融合

明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永国:产业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也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百姓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县委在日常调研中发现,乡村普遍存在着引带不强、招商无门、理念陈旧、技术落后等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加速乡村经济发展,县委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纽带,着力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发现培养一批群众基础好、政治素养高、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带头人队伍中,着力建强村党组织班子,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送理论、送政策、送技术,营造推动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引进现代技术手段和先进机器设备,根据不同动植物特性,制定科学化发展方式,降低灾害损失和生产成本,提高回報率;利用明水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第一批试点县的优势,积极发展线上电商销售模式,提高销售价格,拓宽销售渠道,为村民提供价格、销量“双保障”。

关键词:组织保障

海伦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东日:海伦市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份。近年来,海伦市全力构建产业扶贫新体系,让每户贫困户都有至少两个增收项目,形成了“1+3+5”的特色扶贫产业体系:“1”是电商产业,“3”是发展大鹅养殖、光伏发电、秸秆燃料,“5”是发展小菜园、小牧园、小菜窖、小农场和小型公益岗位,探索形成了长效脱贫新机制。市委认为,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必须有坚强的组织保障,这样才能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聚集各方人气,形成良性循环。首先,要选育好带头人。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要探索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的激励机制,促进乡村人才回流,将农村致富能人、农民企业家等具备超前思维、敢想敢干的人,吸收进基层党组织,发挥他们的强项。其次,要完善村级治理体制机制。大力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组织建设,不断创新组织方式,畅通村民诉求表达通道,营造邻里互帮、村民互助、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最后,要建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其村务监督作用,确保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关键词:创新路径

安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葛俊辰:安达市坚持将产业富村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要想富、找支部”的鲜明导向,创新实施“四抓四富”举措。一是通过抓“能人”,支部领富。采取“支部+能人+企业+合作社”模式,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企业及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二是通过抓“三资”,支部增富。采取“支部+清化收+资产盘活”模式,推动村党组织开展“清化收”专项行动,利用闲置资产租赁等方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拓宽增长点。三是通过抓“脱贫”,支部帮富。采取“支部+扶贫产业+企业+合作社”模式,鼓励村党组织利用扶贫项目,与企业结对共建,带领群众致富增收。四是通过抓“项目”,支部带富。采取“支部+项目+招商”模式,鼓励村党组织利用上级项目扶持资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绿色油坊、乡村民宿、农家乐等特色产业,促进集体增收。下一步,安达市将继续聚焦特色产业富村,充分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拓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村级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瑶山党支部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村级财务报账的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众人拾柴火焰高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浅谈村级经济管理模式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东辽联社成功收回村级欠款近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