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普基地在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实践中的作用

2020-12-11余江敏陈建红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作用实践

余江敏 陈建红

摘要:农业科普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可促进高职涉农专业学生能力的提升,通过以广西南宁八桂田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为例,分析农业科普文化基地在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并希望通过打造“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农业科普文化教育基地,培养更多涉农科技人才投身到广西乡村振兴工作中,为建设壮美广西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高职涉农学生;农业科普基地;实践;作用

农业科普文化教育是一种兼顾生产、科技示范,又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模式,是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高职涉农专业大学生作为“兴农”的主要生力军,其学习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实践锻炼和实操技能的训练。

通过以广西南宁八桂田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为例,分析总结在基地的运营与管理过程中,高职涉农专业学生通过参与农业前沿技术宣传推广,组织开展专业特色主题活动日,参与开展青少年科普主题活动策划,参与基地多重运营等实践活动,让高职涉农专业学生体验“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并不断拓宽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劳动教育的途径,拓宽专业实践训练场所。

一、农业科普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的意义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涉农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的传授者。农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涉农科技人才如何把自己所掌握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农民,如何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指导农民提高生产力是当前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立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文化园区,以及对农业前沿技术、优良新品种、先进设施的试验、示范、推广,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是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有效途径。

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应始终把良种种植技术的引进、创新、试验、示范、推广、使用作为科普文化基地发展的核心。可以以基层先锋队伍为关键点,率先通过他们起到带头学知识、钻研农业技术的作用,从而辐射周边多个村屯甚至乡镇的农民群众跟着先锋带头人学科技、用科技,促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推动人才队伍的成长。可以将科普文化教育与先进农业科技推广、休闲旅游多方位结合,在休闲旅游、放松身心的同时,向广大群众传播农业科学文化知识和新型农业技术,让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农业,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新型高素质农业人才。

科普文化教育的发展,必需重视基地的科普阵地建设、科普经费投入和科普文化的普及。农业的主要特点在于必须依靠种植来展现包括智能化、信息化等在内的各种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或成果转换。即使在设施农业发达的今天,场地需求也依旧是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同样,由于缺乏建设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资金的投入及科普专门人才欠缺等原因,长期以来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未得到足够重视。

科普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普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在坚持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应重视科普产品的经济效益,努力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创造良好的运营体系,以保证基地能长久良性发展。可使科普产业与科研联合发展,提升科普产业的竞争力。因基地的发展、园区的扩建、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升级等,单靠基地本身难以维持,科普产业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品种、每一个环节都是知识创新的成果,科普与科研水平的提升两者同等重要,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因此,既要把科研做好做强,又要把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提到重要位置,同时,科普文化推广平台建设也要跟上脚步。

二、农业科普文化基地在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实践中的作用

广西南宁八桂田园于1999年3月由广西农业厅(现为广西农业农村厅)利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农场开始筹建创办,经过20多年建设,园区内现有10公顷现代农业观光区,约6公顷超大型“绿色超市”、野菜瓜果采摘区以及5公顷的露地栽培区,并将其细分为生物技术中心、蔬菜设施(大棚、网室)栽培区、无土栽培蔬菜温室(网室)大棚、观赏瓜菜栽培区、园艺植物生产温室大棚、食用菌种植车间等数十个功能区。农业设施的产业优势凸显,现已作为广西现代农业建设的对外窗口,取得良好的社會效应。

八桂田园作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习基地,组建有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中草药研究所,并自2002年以来,承担3项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服务项目、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经验和资源,以及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涉农专业学生提升自身农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最直接的场所。八桂田园依靠科研与教学资源优势,以及科普人力资源,农业科普文化教育潜力巨大,在农业科普基地推广进程中发挥带动作用。

(一)参与农业前沿技术宣传推广,吸收最新农业科技知识

结合八桂田园区域优势,开展以设施农业为主题的一系列科普主题活动,让涉农专业学生吸收最新农业科技知识。通过引导有资质的设施农业建设企业开展设施农业建设理论知识培训,包括:温室(网式)大棚的建设设计,设备设施的安装、维修等规范要求方面,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的运行与管理,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农业市场发展等方面的培训与学习。通过科普文化示范基地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下乡”“农业科技赶场”等活动,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校亲授技能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最新、最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教授给涉农专业学生,把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农业信息、知识、资源带到基层、带到高职农业院校。

高职涉农专业学生通过参与技术推广与宣传等活动,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农业科技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拓宽学生视野,挖掘学生的创新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充分利用农业科学科普示范基地的展示作用,向广大涉农专业学生传递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为农业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组织开展专业特色主题活动日,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直接或间接参与多项农科类技能比赛,如,插花、宠物美容、茶艺展示、园林景观设计等活动赛事,这些赛事的参赛者都是涉农专业学生,他们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基地根据不同的活动划分相应的功能区,便于开展不同的农业主题活动,例如,食品实训中心、动物科技馆、中草药科技馆、花艺超市、园艺科技馆等教学实训场馆。通过现有的场馆,可设立园艺园林主题日、农技农艺展示主题日、家禽饲养互动、宠物美容、中草药养生、农产品销售等活动主题项目。也可通过生态立体种植、农业体验、技艺展示等讲解、操作,运用到实际体验中来。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涉农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助于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开展青少年科普主题活动,提高学生信息化处理能力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栋梁,亲身体验农业生产的机会少之又少,短暂的科普实践活动只能暂时吸引他们,不能培养他们的兴趣。随着科技发展,农业科普基地也要与时俱进。既要培养青少年的兴趣,又要培养他们热爱农业,并能积极参与农业实践。根据2018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有86.5%的中小学生持有多种电子数码产品。另外,根据中国青年报调查结果显示,在众多的电子数码种类中,我国学生群体拥有最多的是智能手机,持有率为68.1%,其次是电脑,持有率是41.2%,平板电脑持有率为36.7%。八桂田园每年为南宁市各中小学开展集体研学和游学活动提供服务和指导的学生超1.0万人次。在研学、游学过程中,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可参与到课程项目的筹备过程中,如,特色蔬菜栽培、食用菌生产车间的介绍与实际操作、中药材的组培生产、昆虫的标本制作等等。而在活动过程中,各种协调工作、方案的制作、申报审批流程、验收核查等,都可锻炼涉农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

将“农业科普信息化”引入园区,将科普动漫影视、数字科普、VR(Virtual Reality)全景视频技术、二维码扫码等新兴网络科普产业融人农事活动中,让这些拥有电子数码产品的青少年通过网络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体会农事操作的乐趣。高职涉农专业大学生利用“互联网+”把农业科普信息化,策划青少年科普主题活动,通过网络等方式把知识推送给青少年,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农业知识的兴趣,从而热爱农业。

(四)参与基地多重运营,增强涉农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

八桂田园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和运营制度,并配备有专门的主管领导、科普讲解员、服务员、餐厅等。八桂田园定义为农业企业进行管理,因此,既要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又要承担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实训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等任务。

八桂田园作为农业科普文化教育基地,因多重模式并存,在社会服务和公益服务方面赢得较好的口碑,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八桂田园以政府投资作为引导性扶持,以企业投资为主体,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特别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除了依靠政府的扶持和本身的有偿服务外,八桂田园还试着引入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社会捐赠、个人名义的基金等多元方式,共筹农业科普文化基地发展经费,发挥农业科普文化基地致富能手、致富能人等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让涉农专业学生提前接触并参与市场运营管理,使学生近距离体验多种经营模式,通过观摩农业科普文化基地的经营管理,进一步增强高职涉农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储备创业知识,提高企业管理能力,锻造学生职业精神。

结语

期望在未來的农业发展规划里,可以将农业科普文化教育基地打造成一个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建设,引入更先进的技术进入基地园区参与科普与推广。通过基地园区优势,争取获得举办更多高水平、高层次的赛事活动资格,吸引更多的城市群众及其他群体到基地中来体验和感受新时代农业生产的魅力,为高职涉农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涉农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利用八桂田园农业科普文化教育基地,培养更多的涉农科技人才投身到广西乡村振兴工作中,为建设壮美广西作出积极贡献,并通过打造“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农业科普文化教育基地,增强高职涉农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涉农学生的“学农、爱农、兴农”意愿,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作用实践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