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嵌入STEM课程的实施策略

2020-12-11刘喜珊梁健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9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施策略

刘喜珊 梁健华

【摘要】 物理学科的特点和STEM教育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融合STEM理论的科学学习,能有效的使学生达到新课标所制定的目标。STEM 教育倡导多学科融合,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其理念对于我国初中物理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本论文论述三种在初中物理教学嵌入STEM课程的实施策略,第一,先研发合适的STEM课程;第二,在物理课堂中,创设新情境,设置任务驱动的STEM“科学体验课”;第三,课外时间,利用物理社团,嵌入STEM项目式学习;第四,借助学校科技活动节或年级比赛,嵌入STEM项目活动比赛。在摸索和实践中,得到一些效果,同时也有一些不足。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STEM课程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157-02

教育部2012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价值是让学生在形成物理学核心素养的同时,能够在面对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能用科学的知识观点,思路和方法。

初中物理学科中,有“实验”“想想做做”“想想议议”“STS”“动手动脑学物理”等环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既要参与动手活动,也积极的融入到动脑的环节中;其次,完成工程学的任务或探究类学习,加深学生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和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最后在实践活动中,要适当的融入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进行整合,适应在学习中的要求。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英文缩写。STEM教育倡导跨学科教育,依靠多种学科的思维,去解决和实际相关的问题,依靠真实问题的解决为任务驱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复合思维和创新思维。融合STEM理论的科学学习,能有效的使学生达到新课标所制定的目标。STEM 教育倡导多学科融合,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其理念对于我国初中物理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可见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嵌入实施STEM课程具有一定的意义。下面介绍如何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嵌入STEM课程。

一、研发合适可以到嵌入物理学科的STEM课程

国内近几年才开始逐渐重视STEM教育,很多地区和学校都处于摸索和实践的过程,没有现有的成熟的通用教材,具体到融入初中物理学科可以实施的STEM课程就更少。因此需要研发合适学校实行的STEM课程。而基于实际物理教学中,由于课时量的限制,要单独实施STEM课程的时间也有限,所以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我们的教育教学资源,设计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和初中物理学科特点的STEM课程,设计一些能嵌入在平时物理教学中的STEM课程。

设计STEM课程,我们秉承下面的理念:

(1)跨学科性理念

跨学科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在STME教育中,不再将重点放在某个特定学科,或者过于关注学科界限,而中心放在特定的问题上,强调利用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等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解决问题,实现跨学科界线从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角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趣味性理念

STEM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把多学科知识,融于有趣、具有挑战性、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中,问题和活动的设计又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问题的解决,又让学生有成就感,因此STEM项目的设计需要趣味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些游戏或比赛融入到STEM项目,增加趣味性。

(3)体验性理念

跨学科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在STEM教育中,不再将重点放在某个特定的学科,或者关注学科界限。STEM課程可以设计一些项目学习,将重放在特定的问题上,强调利用科学、技术、工程或者数学等学科相互关联,解决问题,从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角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育目标。

根据STEM教育的特点和设计理念,课可以设计“嵌入物理课堂中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下的探索式学习和课后项目学习”相结合的课程。结合物理课程的内容,有的章节可以改编成是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下的探索式的STEM学习课程;有的章可以在整章教学的结束后,有一个课后STEM项目学习课程。在后面第三、四点将具体讲解到“科学体验课”和“项目学习课”的STEM 课程模式。

STEM课程编写的模式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项目,教学工具与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

二、创设新情境,任务驱动的STEM“科学体验课”

当前物理学科中的实验教学,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演示实验,另一类是以教材为中心,学生操作,老师指导的验证性实验或探究性实验,这一类实验在书中写明有明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在指定的,器材中进行实验,这些实验教学中,比较强调怎样通过实验得出规律。这个过程能锻炼学生理科逻辑推理思维和动手能力,但和没有过多强调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我们把物理课本里部分章节的内容设置成一个新的情境,划分成多个任务,充分的利用科学实验的思维,把习得的物理知识同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日常生活结合,这样既能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又能强调物理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的物理知识与其他化学科知识的联系,体现了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和STEM的教育理念。

在物理课堂中嵌入STEM课程——科学体验课,大体的设计思路如下思维导图:

以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为例,本节内容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传统的物理课中,是在课室里,教师告诉学生长度和时间是什么的物理量,以及用什么工具,如何测量。比较多的是讲授式模式。我们可以把这节课进行STEM课程改变,首先,给本节课创设一个新情境:“我们今天要去操场测量操场的跑到长度,旗杆的高度或旗杆的直径”,引起同学们探究的动机。然后,分小组,让小组自己设定项目,有的小组想要用卷尺测跑道,有的小组想用脚步测量跑道,有的小组想用手拉手的方式来测量跑道……同学们都比较有兴趣自己猜想问题,提出猜想,并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实施的过程中采集数据,并分析与论证自己的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有偏差,是否需要改进方案,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交流与合作,最终一起测量出比较理想的跑道长度。

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没有制定具体的工具和方案,但同学们在新情境中,比较感兴趣,在任务的驱使下,会自己思考有什么办法来测量它们呢?需要用什么工具?并利用数学的知识,工程设计的思路,科学的探索方法,进行完成跑道长度的测量。在此过程中,自然学会了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并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用知识实际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了各种能力。

这种在物理课堂中嵌入STEM科学体验课,可以不拘泥于上课的形式,可以是在课室里,也可以在课室外;即能把物理中的知识应用会,又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物理社团,嵌入STEM项目式学习

可以利用学校社团活动,成立一个初中物理STEM社团,在课后做基于初中物理学科的STEM项目活动。在学习每章或每个模块知识时,我们设计相关的项目学习,在设定项目时给出明确项目的结果,但模糊实施项目的具体任务。学生在指定的要求和课时内完成作品。学生得经过工程师般的思维过程来完成整个作品:学生利用多门学科知识积极探索,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实践,测试调查调整,寻找出最优方案,完成任务或制作出作品。

在基于项目STEM学习中,学生要进行经常能够聚焦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跨学科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实践中从多方面对项目学习的探索与思考,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艺术素养,培养学生跨学科、多元化思维,最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复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完《物态变化》可以设计贴近生活的项目《自制唇膏》。学生制作唇膏的过程中,做一个唇膏需要什么材料,涉及工程中的材料学;需要什么配方,量多少,需要数学运算;如何熔化和凝固,涉及科学;如何从颜色,气味,形状等做的更受欢迎,也需要学生从艺术的角度设计完成。一个简单作品的完成,涉及学生从多个角度,跨学科完成制作唇膏。

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给学生的是一个明确定义的结果——制作唇膏,但模糊定义的任务,例如需要买什么材料,制作操作过程等,我们都不给出具体的任务,而待学生自己建构思路,调查,设计方案,初步制作,测试第一次作品是否合要求,然后分析问题所在,进行修改,然后用批判性思维讨论出最优方案,再制作出最优作品。这而整个过程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小组合作, 结合自我确定的挑战而开展合作性活动。评价是以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积累性表现和体验所获得的知识,而不是传统意义的考试和测验所得的成绩。

四、借助学校科技活动节或年级比赛,嵌入STEM项目活动比赛

以《鸡蛋撞地球》STEM项目为例,设置一些游戏活动进去,在学校初二年级举办这项活动,经过初赛和决赛,检验“鸡蛋撞地球”科学游戏活动成效。比赛设置一些获奖的条件,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方案,尝试实践,修改完善方案,再实践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学校规定的比赛时间,再进行实践。类似这样的项目可以成为联系各個学科的纽带,学生在完成真实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构建和深化,最终解决真实问题。让同学们体验“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而且,这种活动形式,时间比较灵活,可操作性强。

五、不足与借鉴经验

我们基于初中物理学科实施STEM课程的研究,以初中物理学科为研究对象,在初中物理课程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开展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下的探索式学习教材和课后的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的STEM素养,即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以达到提高学衡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同时也有不足的地方:

1.对于如何设计物理学科实施STEM课程,精准设计项目,联系实际生活,整合资源,形成STEM学习系统等没有同一的标准,存在评价差异。

2.实施STEM课程,必要有相应的硬件,例如实验工具,场地等支持。

3.教师经验不足,需要更专业的STEM素养的教师培训指引。

4.没有现成的通用的教材,需要继续模式实践,并将成功的经验编写共享。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悦颖,沈祖芸,小学STEM教育实践路径与方法——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的探索,[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7.

[3] 丁杰,蔡苏,江丰光,余胜泉.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创新与跨学科研究——第二届STEM国际教育大会述评[J].开放教育研究,2013,4,19(2).

[4] 赵中建,施久铭.STEM视野中的课程改革[J].人民教育,2014(02):64-67.

[5] 秦瑾若,傅钢善.STEM教育:基于真实问题情景的跨学科式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7(4).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实施策略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