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地理教学备考策略研究

2020-12-11张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9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内容能力

张伟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可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地理作为等级考试科目为高考加分。在此种选择环境下,更有助于凸显出学生的特长,实现整体成绩的科学提升。文章将新高考模式作为背景,分析了地理教学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  地理   备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141-01

关于新高考相关问题的分析,据以往有关统计结果显示,此模式推行后有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地理等级考。同时也有大量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参与到地理等级考试中,两级分化情况较为严重。在步入高二后地理的学习难度进一步提升,合理的准备工作对于学生顺利迎接考试至关重要。

一、新高考背景下地理教学备考面临的问题

(一)地理教学倾向深度还是宽度

原课标地理1拆分成为必修《地理1》与选修Ⅰ-1《自然地理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期间对于地理学科衍生出两种基础模式。其一,依然应用传统教学办法,关注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容量较大,且涉及到的地理原理较多致使所学内容深度加强。其二,在新指令下,参考《指導意见》要求,学习目标定位在合格考层次。有关基层调查结果显示出,多数教师对于地理的教学选择倾向深度与宽度存在一定争论。

(二)教材缺失内容重构或跳过

参考新课标指导意见在《地理1》增加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与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景观主要特征,应用资料阐述常见自然灾害出现原因。为此,并没有能够参考的教材,导致教师茫然无措。另外,教师对于意见内容标准的某些表述也存在疑惑。有部分学校凭借集体智慧,分析与设计出与其匹配的课程资源,学生反映效果较为理想。有部分教师在应用传统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加入地貌景观,也就是简单的加法,同样获取到较为显著的效果。有少数教师依然应用跳跃式的教学方式,等待全新教科书的出台。为此,针对教材缺失部分的内容选择重构或跳过还存在着一定争论。

(三)地理教学内容的整合及对接问题

在原课标必修1被细分为两个模块后,学生若进入等级备考阶段,需要对相关的内容实现整合。同时需要将地理1某部分可进入等级考要求的内容从合格标准提升到等级考,完成不同部分教学要求的对接。另外,涉及到如何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发展整合,如何做好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的衔接问题。

二、新高考背景下地理教学备考策略

(一)凭借科学方法备考

对于全新高考模式的特征,备考教学工作应该随之作出调整,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学效率。第一,立足基础逐步提升。在地理教学中,基础知识作为根本存在,若脱离了基础则能力将会寻找不到根源。无论如何命题,学生若想要获取到理想的成绩,则必须具备扎实且全面的基础知识以及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高考竞争不仅仅是对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量,更为重要的是在基础知识上的竞争。多年实践证实,掌握基础才是成功的关键。为此,将打好基础放置到备考中的关键地位,着力复习基础概念与理论等内容。第二,优化教学与训练。应对新高考模式在教学方式上必须要实现优化。关注具有代表性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指导学生学会建模,促使学生掌握处理同类型问题的解答模式。除教学之外,训练方法也应该做到优化,需要明确训练的目的,同时关注训练的反馈与跟踪检查。

(二)重新梳理及整合教材内容

基于选考学生视角进行分析,实际教学时间明显减少,但课堂容量却有所增加。地理课程与教材内容在此过程中并未出现改变,这导致学生在备考期间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为此,应该对现行地理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地理教材内容整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作为基础目标,将地理学科能力的提升以及地理思维培养作为切入点,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完成地理教学。在此种情况下,教学期间除发挥出教材内部资源之外,还应该进一步拓宽视野,收集更多地理材料,丰富教学内容。

(三)将课堂教学与代表性案例深度融合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关注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教学重点内容的提取,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或是课后教学中,均需要指导学生精准识别问题的关键之处,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打破学习期间所面临的问题。有多数学生表示在课后习题锻炼中难以寻找到着手点,希望教师能够给予指导。此种情况是习题内容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所导致的,同时也显示出课后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存在缺失。新高考模式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自主性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期间关注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课堂教学尽量延伸到课后自主学习。课后习题锻炼中存在着诸多无从入手的题目类型,但此类型题目对于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教师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调整,将其作为课堂研究的一个部分内容,可为学生留下思考分析的时间。同时还可经由分析讨论以及总结等形成全新解题思路,为学生在课后解决地理问题奠定基础,有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可将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开放性问题留给学生作为课后思考内容,引导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形成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供指导。

三、结论

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等具有一定要求,尤其是在新高考模式下,需要教师在传统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独立理解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可经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开展合作研究。在小组讨论中能够集思广益,发散组内学生的思维,在思维碰撞下整理出全新解答思路。作为教师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是,对现行地理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另外,为学生创建起轻松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能够融入其中,积极参与到地理知识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吕淑琦.新高考背景下自然地理教学备考策略研究[J].地理教育,2019,04(005):26-27.

[2]王建芹,姜建春.新高考背景下区域发展教学备考策略研究[J].地理教育.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内容能力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