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作品的渗透路径

2020-12-11江宗利罗保意莫树芹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9期
关键词:课堂渗透初中语文教学

江宗利 罗保意 莫树芹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接受的课堂教育在内容选择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文学素材储备,能够在优秀的名著作品中获取到优质的内容,在阅读中深化理解,在写作中学习名著写作的优势。因此,给学生进行名著作品的导学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重点探究名著学习在语文课堂中的价值呈现,如何运用名著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名著作品   课堂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081-01

引言

在语文教学中,名著是具有历史沉淀和学习价值的中国古近代在文学界出现的最优秀的一批文学作品,其中既包括各种体裁的作品,也包括各种类型的文章类型。学生学习这些名著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学生的文学鉴赏力。但是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对于名著教学的重视性没有充分重视起来,对于作品教学没有掌握良好的方法,这会导致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其本身的教育价值。

一、名著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在名著作品中获取灵感

语文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这是基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于学生培养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名著教学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中国优秀的文学著作,这对于学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著作可以大大扩大他们的认识范围和眼界,在日常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名著中优质的节选内容或经典的片段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时的灵感,激发学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在历史的洪流中所沉淀和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经过了大批文人志士的肯定,能够在文学之林中脱颖而出是值得学生阅读的优秀读物。

(二)有利于增加文学知识储备,在读写学习中提升综合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名著作品的渗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课本教材之外增加更多的文学知识储备,这些优质文学内容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文章理解层面上进行强化,名著一般分为长短不一的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对于其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和积累,经过长期的文学积累,有利于学生在文学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其文学性,用更加具有可读性的方式创作成文。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有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习惯,形成在读写过程中进行思考的能力。

二、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融入名著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发掘名著作品中的教学价值,充实课堂内容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想将名著教学更加顺畅地融合到课程中,就需要教师甄选合适教学的名著素材,并且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学价值,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整合其中的教学重点内容,丰富语文课堂,带来趣味性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论语》作为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论语中的内容,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除了课文内容外,还可以选择整个《论语》著作中其他优秀且适合在课堂上教学的内容展开教案设计,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充实的课堂教学。

(二)构建完善名著阅读教学体系,增强理解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名著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渗透,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重视名著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能够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构建起完善的名著阅读教学体系,可以建立专门的名著教学环节,增强对于名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学生在接受名著作品熏陶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自身对于文学的理解,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有效增强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先给学生接受作者的详情以及作品写作的背景,再展开内容的讲解,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同时系统化的教学也能够提高教学的连贯性,不会因碎片化的教学模式而打断原本的教学思路。

(三)运用名著中的阅读优质素材,提升写作质量

学生在学习名著作品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带而过,或是简单地阅读一遍,而是应该学习其中深层的价值,充分利用作品中的优质内容,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学创作质量。名著学习融入到写作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许多不错的素材,学生将其记录下来,可以在写作时将其灵活运用到文章中。一些著作中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就可以作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借助文学高度来升华自己作文的质量。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傅雷家书》的过程中,其中包含着作者对于家人深切情感,学生在写此类亲情为主题的文章时,就可以运用其中的语句为文章添彩。如“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可以运用在对于情感感悟的写作中。

(四)合理设计名著作品教学课堂,细化经典著作教育

更好实现名著教学的效果,需要合理地规划当前的语文课堂,并且在其中探索正确的教学模式,能够使用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形式来增加学生对于名著的兴趣。此外,一些名著由于本身的篇幅比较长,因此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进行教学赏析,就需要教师能够节选出其中最经典且具有教学意义的内容,浓缩语文课堂的教学精华,将精力放在更有效的名著导读中,鼓励学生基于兴趣可以在课下进行拓展阅读,增强阅读能力。

三、结束语

对于名著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需要充分考虑到名著本身的特点,调整教学的措施,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价值。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名著阅读经验,更好达成语文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小艳.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的編排及教学实施研究[D]. 2019.

[2] 孟祥利.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创新探究[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 2019.

[3] 郭万芳. 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名著阅读教学[J]. 商情, 2019, 000(016):227.

[4] 谢兆国. 名著课堂,活力无穷——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例谈[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25):162.

猜你喜欢

课堂渗透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高职英语课堂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实践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