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0-12-11李靖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9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历史教学初中

李靖

【摘要】初中历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系统了解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大众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正在发生变化,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与意识成为了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能力,也成为了初中老师们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探究问题,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记忆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创新探究意识也能够得到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關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078-01

引言: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需要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太过单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样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基于此,初中历史老师应该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去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一、构建融洽师生关系,创设良好提问氛围

在现代教育中,融洽师生关系是老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老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学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与老师一起探讨研究学习问题,这样既能够让教学氛围变得和谐友爱,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初中历史老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与学生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提问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提问,从而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与意识。例如,在讲述八年级的《香港与澳门的回归》一课时,在讲课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演唱七子之歌的歌曲。这样老师与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沟通交流,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亲近与友好,进而构建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老师在具体讲述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在发现问题时敢于提出来。这样的教学既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历史教学带来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与意识。

二、创设良好情境课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现代教育中,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其中创设情境课堂是运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情境课堂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内容为学生建立不同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娱乐性与创新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初中历史老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创设一些良好的课堂情境,利用情境氛围引导学生逐渐发现问题,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老师的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讲述九年级的《文艺复兴运动》一课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片段如但丁的《神曲》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将文中的对话内容作为台词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会对其内容有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主动进行思考,出现这种对话内容的背景原因是什么?这些对话包含着怎样的情感等等。这样通过情境表演去引导学生思考,更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探究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们拥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所以,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去开展实践活动等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与意识。例如,在讲述完九年级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内容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以“蒸汽手工”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比赛,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制作以蒸汽为主要动力的手工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作品的制作进行探究思考,并且也会主动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发挥自己创新思维,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够不断培养自身的问题探究意识,进而有效提高综合素质。

结语:总而言之,学生只有善于发展问题,乐于提出问题并探究问题,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与主动性,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重要性,并积极实施手段进行培养。当然,在培养过程中也要注重有效性,通过构建融洽师生关系、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提问氛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学生探究问题,进而让学生在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形成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国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分析[J].才智,2020(17):186.

[2]胡捷.问题意识,创新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才智,2020(09):73.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历史教学初中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