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题解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途径分析

2020-12-11郭跃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9期
关键词:应用题小学数学教学

郭跃华

【摘要】应用题解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应用题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交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应用题   小学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064-01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数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已有的数学知识来理解数学”。从中可以看出当前的教育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中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而解题有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理解、解题方法、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在实际的解题过程将可能导致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本文就小学应用题解题教学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技能。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应用题作为小学阶段考察的重要题型,主要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做好应用题是具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厘清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方面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采用讲授的方式来进行解题。无法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无法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导致小学生厌恶数学应用题。

(二)应用题“类化”

应用题分类从短期上来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考试分数。但是长期来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应用题分类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小学阶段学生想象力丰富,在解应用题时采用同种方法进行解答,会遏制学生创新的能力,无法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这种应用题分类化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小学阶段的教学,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非固化机械式的解答数学问题。

二、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

由于数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成熟,在应用题解题能力上欠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由易到难。帮助小学在掌握应用题解题方法和思路,并引导小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于学生一起探讨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小学生在解题中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以及提高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例题:例1:一筐橘子连筐重50千克,橘子卖出去一半后,剩余橘子连筐重26千克,问这筐橘子有多少千克?

方法1:先求卖出的橘子重量。(50-26)*2=48(千克)

方法2:先求一个桔子框的重点。50-(26*2-50)=48(千克)

方法3:先求半个框的重量。50-(26-50/2)*2=48(千克)

(二)加强联系,扩展学生解题思路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数学应用题的实践联系,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解决探讨应用题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提高一题多解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题的解答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还需要加强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在解题实践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解答,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课后练习中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在习题讲解中演示一题多解的方法。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一题多变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道应用题转变成不同的体型,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三)直观展示,启发学生解题思路

课本的数学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较为抽象,应用题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考察要求更高。许多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时,无法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实际的问题,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无法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乐趣。在面对应用题时,学生感觉没有解题的思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展示,建立起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比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视频动画、线段图等方式来辅助学生能够了解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例:为方便学生上学,我市准备在学校附近修建一条公路。第一天工程队修建了这条公路的1/8,第二天工程队修建了这条公路的1/6,第三天工程队修建了这条公路的1/4。最后这条公路还剩下50米没有修完,请同学们帮忙计算这条公路的总长?教师如果是采用文字表述来进行解题,学生将难以抓住解题过程中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解除图形等方式,比如采用线段图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变成为可视化的图案。也可以使用动画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理解题意。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以及掌握解题方法。

结语

社会转型赋予教育的新使命,更加关注培养人的综合素养,侧重于教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应对新的教育目標和要求时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小学应用题解题作为一项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题型,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值得教师思索,并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建立起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庆梅顾.数形结合在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渗透[J].教育研究, 2019, 2(9).

[2]李苗苗.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行程问题[J].数理化学习, 2019, 000(005):P.61-62.

[3]曹云.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8(002):95.

猜你喜欢

应用题小学数学教学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