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低碳环保理念

2020-12-10张杨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低碳环保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张杨

[摘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初中阶段是学生环保意识教学的重要阶段,而初中生物学科又是环保教学的优势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融入低碳环保理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文章对低碳环保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展开深入的探讨,旨在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低碳环保;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有力保障。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渐渐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正在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来实施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需要我们共同参与进来。因此,渗透环境保护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对环保理念加以高度重视,从而采用各种创新、高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渗透。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低碳环保理念的意义

低碳环保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基础上,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及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此同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低碳环保理念,是教育部门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的全新教学要求,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因为生物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活动规律及生物的发展现象,是其他学科的研究基础,在教学中融入低碳环保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帮助学生采用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方式去看待众多生物问题,思考生物发展规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够重视。于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依然只是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所以就没有办法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低碳环保理念,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尽管部分教师已经充分地意识到,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但是,教师在采取渗透教学时教学手段还是过于单一,以至于起不到教学引导效果。很多教师只在讲解到节能减排等环保知识的时候,才简单地为学生讲解一些环保概念和技能,没有真正地将环保理念有效地融入教学中,导致教学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有学生认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与此同时,很多学生对环保的概念只是单一地认为环卫就是环保,所以只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乱丢垃圾就可以了。在这样一种认知下,大部分学生对低碳环保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将学习重心放在提高成绩上,认为环境保护事不关己,不予学习。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低碳环保理念的策略

(一)充分契合教材知识点进行低碳环保理念的渗透

初中生物学科在环保教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在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涉及低碳环保的知识点。基于初中生物学科的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契合教材知识点进行低碳环保理念的渗透,从而让学生在认识到低碳环保重要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低碳环保意识,做一个积极的环境保护小卫士。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契合相关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低碳环保理念的渗透教学。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有关燃料使用情况的社会调查。通过这一社会调查,学生了解到人们在日常生产及生活中会使用到的燃料种类和数量。教师让学生就社会调查展开讨论,讨论人们在日常生产及生活中使用的燃料会产生哪些空气污染物。通过学生讨论及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得出结论:人们在日常生产及生活中使用的燃料主要有煤油、柴油及汽油等,而这些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在得出这一结论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教材重点知识“光合作用”展开教学引导,在学生了解到“光合作用”的原理之后,让学生明白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地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对人类的生存意义重大。光合作用需要通过绿色植物来完成,如果没有绿色植物就会导致空气中的碳氧失衡,就会导致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如此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就保护绿色植物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讨。通过探讨,学生可以了解到很多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策略,如低碳生活,尽量减少燃料的使用;退耕还林,尽量保护绿色植物的生长面积。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有效进行低碳环保理念的渗透

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阶段的各科目教学中,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及直观性的特点,充分地契合了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渗透低碳环保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来引导和渗透低碳环保理念。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堂前精心收集当地的生态系统破坏情况的图片和视频,包括滥砍滥伐、水土流失、水資源污染等。然后,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这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严重的生态破坏现象。通过观看这些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现象,学生心中会有保护环境的意愿。其次,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重点知识,组织学生探讨如何才能够有效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激烈探讨,学生们提出了一些方案和策略:①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节能减排;②大力开展植树造林;③做到垃圾分类。如此,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

(三)积极开展各类课外实践活动,践行低碳环保理念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知识教学中渗透低碳环保理念,还需要通过开展各类教学实践活动来践行低碳生活,从而不断深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与此同时,实践活动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在节假日的时候带领学生进行植树和垃圾清扫。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我们生活中的各类环境污染状况和原因。另外,教师需要通过活动竞赛的方式来让学生养成低碳环保的良好生活习惯,如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及垃圾分类丢弃等。如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积极开展各类课外实践活动,渗透低碳环保理念。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重视低碳环保的渗透,通过契合教材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及课外实践教学等创新、高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低碳环保意识和习惯。

猜你喜欢

低碳环保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区域低碳环保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高职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构建与实践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