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参村第一书记丛琳

2020-12-09

新长征 2020年10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蔬菜村民

2018年9月,丛琳受组织选派到长白山池西区东参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复杂艰巨的脱贫任务,丛琳坚守一线,无私奉献,既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又当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践行初心使命。

2019年4月,长白山管委会扶贫办组织第一书记到延边州学习参观,丛琳看到金达莱村“共享庭院”的经验做法非常好,可以借鉴推广。回到东参村后,丛琳便邀请管委会包保部门深入村里调研,商讨如何扎实有效帮助东参村开展扶贫工作,真正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调研达成共识,决定大力开展消费扶贫,通过畅通消费通道,打響消费扶贫攻坚战。丛琳积极沟通协调各部门、企业食堂等采购东参村各类农特产品,形成了消费扶贫“大网格”。半年时间,累计销售农产品、有机蔬菜、禽类共1.55万斤,蛋类7000余个,土特产20余种,消费金额突破7万元,真正帮助村民解决了卖菜难的问题。在扶贫工作中,丛琳及驻村工作队除对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口采取兜底帮扶措施外,尽量采取以工代赈、消费扶贫等措施,让村民通过辛勤劳动取得收入,树立“输血”不如“造血”的理念。

建档立卡贫困户蔡兴福就得益于消费扶贫的帮扶实现了脱贫。蔡兴福家庭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他本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丧失劳动能力,老伴患有脑血栓,独生女儿嫁到了外地,家庭不是很富裕,疾病的困扰给这个家庭蒙上了阴影。2017年,在长白山管委会民政部门的协调帮助下蔡兴福完成了心脏搭桥手术,还报销了大部分手术和住院费用。2019年,丛琳为蔡兴福申请筹措资金2.5万元,建设了近5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并联系承包专供渠道,蔡兴福为承包企业种植绿色有机蔬菜,一家人的生活和收入有了保障。一家脱贫,不如大家致富,丛琳想通过蔡兴福蔬菜大棚的脱贫经验进行精准对接,普遍推广,为更多家庭开拓致富道路。

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丛琳及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全员回到岗位,积极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疫情发生后,丛琳首先想到的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主动为困难户送口罩、送酒精,时刻叮嘱他们少外出。村民姜佩花先天性肢体残疾,二弟和三弟都患重病,一直是由大姐姜佩花照顾。疫情期间,二弟哮喘病发作严重,丛琳得到消息后,马上去医院取到应急药品送到姜佩花的家中,让姐弟俩十分感激。

驻村干部扎根基层服务一线,就是为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丛琳在扶贫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舍小家顾大家,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朴实无华的巾帼风采。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蔬菜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蔬菜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驻村第一书记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