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青村党支部书记杨立斌

2020-12-09

新长征 2020年10期
关键词:金海木耳集体经济

4年前的海青村,贫困户一家挨着一家,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今天的海青村,产业强,环境美,村民兜里有了钱,党员干部有了样。追溯这些变化的根源,绕不过去的是村里的主心骨、领头雁——村党支部书记杨立斌。

2016年脱贫攻坚伊始,杨立斌担任蛟河市拉法街道海青村党支部书记。他发现,想扭转村里的贫穷面貌,必须要改变村容村貌。杨立斌做通了全村300多户父老乡亲的工作,投资70万元,占地1464平方米、建筑面积224平方米的村部,连带1240平方米的水泥广场如期竣工。到2020年,全村路灯安装、自来水入户、围墙、柏油路面修整、改厕、屯文化广场修建及“高铁下最美乡村”果树林、绿化、荷花池等全部实现。

“80后”的第一书记于洋说,奔波于村中大小事务的杨立斌平均每天走将近1.5万步,按步频60公分计算,这3年下来就是8100公里,若折算为从长春到珲春的高铁里程,他可以走8个来回。

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上来了,他的个人致富项目规模却越来越小,杨立斌说:“钱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更何况是一名党员!”

在其位谋其政。4年来,村里相继建起了山黑猪养殖、光伏发电两个精准扶贫分红项目,先后上马了木耳、黏玉米、香瓜、洋姑娘等种植项目。

4年来,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均增长了3倍多,但杨立斌却由于“肩上的責任”,忍痛放弃了自家甜粘玉米种植,这收入一下子就“腰斩”了。

说起帮助贫困户精准扶贫上项目,杨立斌如数家珍。刘金海养过牛,杨立斌就动员他从散养到圈养,帮他协调贷款,协调饲料,养牛走上了正轨。凭着养牛的收入,刘金海供女儿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了业,一双儿女都有了好工作。村里人都说,刘金海“牛”了。还有养猪的顾建海,杨立斌帮他抓了6头猪崽,恰好赶上了行情,6头猪年底卖了1.8万元,纯收入达1万元,今年,顾建海又抓了6个猪崽,收入可期。

依托村里的集体经济项目,患有脑血栓后遗症的郭玉波种植木耳,他晚上打更,白天给木耳浇水、晾晒,年收入4000元。郭玉波患有眼疾的妻子宋春杰摘木耳年收入2000元,她还在村里当保洁员,一年又能收入4000元。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分红和个人辛劳务工,他俩一年收入近2万元,2019年,郭玉波一家被蛟河市政府评为了“年度脱贫模范先进户”。

村民们都说,海青村能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杨立斌的付出和辛劳。可杨立斌从不居功,他坚持为民服务的本色不改,强村富民的使命初心不变,始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金海木耳集体经济
故纸情怀
百花绽放
百花绽放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巧洗木耳
发现木耳
木耳变形记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