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20-12-09王冬花

江西教育C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文趣味性语文

王冬花

经典诵读是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提升文学素养、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学生从经典诵读中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形成良好的语感。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对经典诵读没有足够的重视。本文针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 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经典文章诵读的意义认识不足,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应试上,很多时候诵读只是放在早读课上完成,诵读的意义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另外,学生对待经典诵读的态度也不够积极,常常是以默讀的形式进行,或是在诵读的过程中不过脑也不过心,将诵读流于表面形式。

(二)诵读时间不足

“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文章需要经过反复诵读,才能朗朗上口,学生才能体会作者更深的意思,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小学语文所要教学的内容比较多,课堂上进行经典诵读的时间有限,学生也没有深入读懂作者的用意,教师没有做到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带领学生朗读,导致诵读的效果不佳。

(三)学生兴趣不高

受年龄特点影响,小学生更喜欢一些包含流行元素的东西,比如电子产品、图画书、绘本、有声视频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产品吸引力较强,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有的学生一玩这些电子产品就忘了时间,加上控制能力不足,家长也没有严格管理,导致学生对经典诵读缺乏兴趣。另外,古诗词历史悠久,小学生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在理解诗意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从而加大了诵读的难度。加上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经典诵读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会教,学生才会学;教师乐教,学生才乐学;教师善教,学生才善学。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教育的根本保证。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古代诗歌的教学,加强自身对古诗文的学习和鉴赏能力。其次,教师要有敬业爱岗精神,重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真正意义。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对古诗文的学习并爱岗敬业,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能让经典诵读教学更具全面性和趣味性。

(二)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增强学生对诵读的浓厚兴趣。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导入教学非常重要,新颖的课堂导入方式更具有驱动力。例如,在《牧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人物故事入手,先给学生讲述作者吕岩的神仙故事,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还可以通过改写诗文,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加强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教学。如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村居》改写成400字的短文。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锻炼想象力,还可以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另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将诗词中的画面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并配上相得益彰的音乐,让学生对当时的环境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

(三)制定合理的诵读时间

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制定合理的诵读时间。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特质和环境因素,因材施教,指导学生自行制定读书计划。如利用早读30分钟、晚读30分钟帮助学生养成诵读的良好习惯。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印象,还可以强化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为语文诵读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同时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古诗文的写作特点较为丰富,可以通过景、人、物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经常诵读可以丰富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

总而言之,经典诵读教学需要各方力量配合完成,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学生自身也应积极进行诵读练习,这不仅能加强口语交流能力,还能体会经典文化中诗文韵律的美,从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义岗川镇文化小学)

猜你喜欢

古诗文趣味性语文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