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2020-12-09魏莲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32期
关键词:感染控制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魏莲

【摘要】目的 研究在医院控制感染中应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9年1月执行护理管理,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随机抽取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感染情况。结果 经本文研究,患者中未见感染病例0例(0%),感染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改善感染控制效果,最大程度上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关键词】感染控制;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2..02

医院感染是患者住院期间以及院内获得感染,造成患者治疗周期延长,不利于患者康复。预防医院内感染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护理管理,需要护理人员严格执行灭菌、消毒以及隔离技术,充分发挥出医院管理协同效果,严格控制医院感染,改善护理质量[1]。为研究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本文于本院的患者200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随机抽取200例患者为样本,男23例,女177例;平均年龄(28.83±4.17)岁。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由院领导组织建立护理管理小组,制定护理管理规范,对临床护理工作展开全面管理,每个科室安排一名感染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感染管理。要求各个科室划分污染区和无菌区,定期消毒,保证病房整洁。感染管理人员每天检查,汇报管理效果。一名感染管理人员和一名临床感染医师作为管理工作组,医院也要建立以院长为主的感染管理领导组,各科室负责人分别管理各个科室,深入临床医疗工作中,对感染风险系统管理。

(2)对全体护理人员展开培训,由科室护士长培训,要求全体护理人员掌握控制感染的措施,在病房内张贴警告标志,引起护理人员重视。护理人员进入无菌区前需要穿戴防护设施并进行手部清洁,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执行无菌化操作。每天早上组织护理人员分批开会,在会议上强调控制感染护理,提高全体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护士长每天随时抽查感染控制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评分,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在第二天会议上予以强调。

(3)监测医院环境,严格执行病房消毒,定期抽查空气菌群和物体菌群,要求科室立即整改,并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管理。若有科室患者出现感染,需要立即填写报告,汇报感染情况,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由于医院环境密集,环境管理是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湿式扫床和擦地,保证病房湿度保持在50~60%,每天通风,对病房空气消毒。

(4)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护理人员使用医疗器械包前,要检查密封度,观察表面是否洁净。同时对医疗设备要在使用前后消毒,定期更换导管等,严格控制院内感染。严格按医嘱给予抗菌药物,患者有感染迹象,要及时提取样本检测。患者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相互传染。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护理人员要熟悉抗菌药物知识,视病情合理给药,对患者服药后疗效进行观察。给药前需给予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指导用药。

(6)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叮嘱患者保持个人卫生,病房内垃圾要及时倾倒,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更换衣物,提高患者预防感染的意识,有效预防致病菌滋生,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另外要重视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叮嘱患者家属注意佩戴口罩,教学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遵守医护人员教学的护理程序,护理患者前后清洁手部。自觉维护病房的卫生环境,及时倾倒垃圾。通过健康宣教,调动患者及家属自觉性,配合医护人员感染管理。

(7)加强感染数据统计和监测,实时调查各个科室患者感染情况,以以往工作中出现的感染典型患者为例分析引发感染的风险因素和护理问题。经过数据收集和细菌培養,能够形成详细的统计报告,标注感染风险环节。从手术、护理、药物等多个角度标注感染风险,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加强注意,严格控制感染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x2检验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患者中未见感染病例0例(0%)。感染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住院阶段、院内获得以及出院后出现的感染。医院感染多发于住院阶段,也有少数患者感染潜伏期长,在出院后发生感染。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后,病期延长,影响患者康复速度,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国针对医院感染管理起步较晚,医院对感染管理的关注度不足,对感染监测尚未形成统一指南,患者仍然受到多种致病菌威胁。对着对感染管理重视的升级,医院不断加大感染管理力度,护理人员作为感染管理的主力军,必须要以护理人员为核心,积极推动感染管理,提高管理标准,消除感染风险。

医院内环境复杂,人员杂乱密集,每天产生大量医疗废弃物及患者分泌物等,医院内感染风险高,患者发生感染后,临床疗效受到影响,患者治疗和住院周期延长,造成医院医疗质量受到影响[2]。在控制医院感染中严格执行护理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护理措施严格监督管理,消除感染风险。我国医院目前的感染管理仍然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对保护患者身心安全,改善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医院预防感染和控制感染面临诸多挑战,目前病原微生物朝向多样化变化,耐药菌耐药能力一天天增强,医院使用的越来越多,使得医院感染表现出隐蔽性、危险性的特征。感染管理难度的升级,对于医院医护人员、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并重预防和控制,追求突破,达到理想的感染控制效果。

通过建立护理管理小组,严格执行护理规范,定期及随时抽查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定期消毒医疗设备和环境,执行无菌化处理,可有效规避感染风险,控制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作为感染管理的主要队伍,具备专业医学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但对于分子生物学以及流行病学的知识并不了解,局限了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因此需要定期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针对分子生物学和感染管理知识展开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以实现良好的感染控制效果[3]。根据各个科室常见感染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依照制度实施,同时充分利用监督检查作用,督促护理人员主动自我约束,实现感染管理的目标。经本文研究,患者中未见感染病例0例(0%)。感染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在医院内执行护理管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感染风险,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另外有助于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维护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改善感染控制效果,最大程度上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乐乐,贾云朋,任晓飞,等.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心理月刊,2020,15(02):125.

[2] 彭宝兰,赵江燕.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2):136+138.

[3] 凌 莉,凌 敏,钟丽嫦.探讨医院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办法[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286-287.

猜你喜欢

感染控制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手术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