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020-12-09李雯霞

江西教育C 2020年11期
关键词:编写者式子比例

李雯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是成功学习的基础。探究性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实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活力无限。下面笔者结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学欲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思维也就随之而生。 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时,笔者直接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用这个富有开放性的问题代替直接呈现的教学目标,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学生思考片刻,便议论纷纷:“什么是比例?比例与比有什么区别?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他们自然希望这些问题快速得到解决。接着笔者又告诉学生:“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上都能找到。”于是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聚精会神地在课本上寻找答案。可见,这个富有激发性的问题情境,成功地诱发了学生主动探知的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二、创设角色情境,培养责任意识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特征。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例如,书本上给比例下定义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笔者问学生:“假如你是教材编写者,你会怎样下定义?”学生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意识到作为一个教材编写者的责任,于是他们会认真地去理解比例这个概念,尽量让自己写出的定义被他人接受。一个学生说:“如果两个比相等,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这样的式子就叫比例。”另一个学生说:“用等号把两个相等的比连起来,这样的式子就叫比例。” 总之,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比例的关键要素。学生通过角色互换意识到教材编写者的责任,这不但深化了他们对比例的内涵的理解,还强化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接着,笔者又给学生出了几道例题,学生试做后,按传统教法,本该是教师讲评,但笔者让学生来充当讲评的角色,笔者问:“有谁能来当‘小老师,把你的解题思路讲给同学们听?”顿时,学生的表现欲望被激发出来。“小老师”走上讲台,拿着粉笔,一丝不苟地边讲边写。可见,学生能在不同的角色中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矛盾情境,促使合作学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矛盾情境,学生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活动,乐于相互探讨,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例如,当学生判断出4、5、12和15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时,笔者让学生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然后四人一组进行交流,经比较每组中各个学生写出的式子大多不同,如:4∶5=12∶15,5∶15=4∶12,5∶15=1∶3。写对了的学生胸有成竹地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验证给大家看,写错了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学生说:“5∶15=1∶3是正确的,因为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符合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有一个学生说:“5∶15=4∶12也符合‘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的基本性质,也是比例。”有学生反驳道:“不对,5∶15=1∶3没有用到题目中规定的数。”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中相互纠正,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道知识是怎样联系的,错误是怎样产生的,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的过程。

事实证明,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交流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欲望,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意识才能充分地培养起来,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單位: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新桥小学)

猜你喜欢

编写者式子比例
潜心“三读” 精准发力
人体比例知多少
论情报编写中的情报观点表达
活用根表示系数巧求多参数式子的取值范围
三九变九三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