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

2020-12-09贺高福

江西教育C 2020年11期
关键词:观念图形空间

贺高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实物及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小学图形教学的重任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生的认知里,实物认知较强,空间思维较弱。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图形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提升核心素养。

一、破除课堂教学壁垒,让学习走向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打破课堂教学壁垒,让课堂教学走向实际生活。因此,在图形讲解时,要根据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注重图形的生活化、多样化,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将课堂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连,引导学生将生活經验内化为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手绘平面图形、搭建立体物件等方式,鼓励学生去观察、体验和感知,进而帮助学生由具体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甚至是抽象思维,最后形成空间观念。

二、鼓励学生表述,让具体走向抽象

在图形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物体,之后用语言进行描述,力求精准、全面。同时在角度变化中,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述过程的变化,不断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使空间观念得到构建和巩固。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正方形有几条边,再让学生观察正方体有几条棱,又有几个面,之后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思考长方形与圆柱体之间要如何转换……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转变,学生的思维能从具体走向抽象。教师要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空间观念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团结协作,让个体走向合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模仿及记忆的方式进行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把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进行有效结合。在图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程内容分析后,也要思考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事物的认识方式的差异。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发挥集体力量,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用三角形拼凑各种形状,拼出形状种类多者为胜。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了观察、想象、比较、创新、实践等过程,这些过程建立在对生活事物的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对空间和平面的理解和应用,这是空间观念得以建立的基石。

四、注重内容融合,让实践走向创造

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图形的认识、测量、变换等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要注重学用结合,平时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日常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增进对数学的了解和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中的位置与顺序、观察与测量、平移与旋转等学习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概念的了解,通过丰富的想象,让创新变成可能。

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应以直观、形象的图形和体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来帮助学生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进而形成空间想象力。在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中,教师要充分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强化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实现课堂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城厢小学二部学校)

猜你喜欢

观念图形空间
维生素的新观念
空间是什么?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创享空间
健康观念治疗
分图形
找图形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图形配对
QQ空间那点事